爱和自由

蕊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曾经在《爱和自由》一书中写道: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地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有的人话还特别多;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到机会,反而打扰他,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咱们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① 尊重孩子的喜好</b></p><p class="ql-block">爱与自由,其根本就是给孩子基本的尊重,让孩子有自己可以做主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过,在他们幼儿园里,曾经有一个孩子,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在幼儿园什么都不做,就是听一张巴赫的唱片,直到把它听烂。</p><p class="ql-block">而在此期间,老师们都不会去干扰他,而是给他足够的自由。</p><p class="ql-block"><b>尊重孩子,意味着不再围绕着大人的想法和感觉转,而是关注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b></p><p class="ql-block">当父母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尝试新的事物,去花时间钻研自己喜欢,而不是父母喜欢的东西,孩子才有可能对这件事产生内驱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② 给孩子爱和陪伴</b></p><p class="ql-block">有时候对于某些事,孩子的确很难产生兴趣,比如说读书,学英语。这也是为何父母会想到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但实际上,<b>比物质奖励更有效的是父母给予的关注和陪伴。</b>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以及父母发自内心的鼓励和快乐,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做一件事,可以耐心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期望,事情的重要性,以及不做的结果。父母这么做要让孩子觉得,是自己做了选择。而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应该陪伴孩子一起,给他鼓励。有任何小的成就都可以鼓励他,让孩子有成就感,也就能让孩子有更高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③ 学会只做60分父母</b></p><p class="ql-block">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喜欢一手操办。有的父母希望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是又害怕自己的爱变成纵容。其实,父母只需要做到60分,此时能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做自己,去探索和试错,但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也总能及时出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一个家庭中,父亲通常是建立规则的人,所以父亲对于孩子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父亲要承担起自己的角色,来帮孩子建立道德的底线和规则。</p><p class="ql-block">同时,<b>在处理问题时,父母要学会只给孩子指南针,而不是地图。</b>指南针可以引导孩子独立和主动面对问题,当孩子解决之后就会有胜任感,由此产生自驱力。而如果父母为孩子画好整个地图,也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很多时候,是父母无意间的行为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而父母还反过来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一点也不自觉。想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父母要学会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自由,给予他们探索和试错的机会,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多给陪伴和爱</p> 蒙特梭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蒙氏教育起源于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蒙氏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之处,在于让孩子在0~6岁的时候通过自己对外界的探索、找到规律、获得经验、找到完整的自我。</span></p> <p class="ql-block">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p><p class="ql-block">在蒙氏教育上,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比较主要的三条:</p><p class="ql-block">第一,不伤害自己;</p><p class="ql-block">第二,不伤害他人;</p><p class="ql-block">第三,不伤害环境。</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p> 给孩子爱和自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为你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你好”,常常是害了孩子,比如说,为了孩子能吃饱饭,给孩子喂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孩子本来是想通过自己吃饭来锻炼自己的手,也想通过这件事来让自己体会到“我能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却因为“为你好”的喂饭,而失去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关心孩子的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是要孩子只认自己,只跟自己好,而是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让孩子有探索世界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爱孩子,最主要的就是让自己的心理成熟起来,具备一个爱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爱的核心在于包容和理解孩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怎样给孩子自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先来看看,儿童自由的定义,是指儿童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精神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即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意愿来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重点在于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意愿来,我们这些成人不要控制、强迫和引诱孩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原则是,孩子的行为不伤害健康、不伤害生命、不伤害道德,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儿童就有自由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对于孩子而言,尤其是0-6岁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任何自发活动,都与智力发育、意志力、人格的完善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孩子智力的形成过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孩子在0-6岁期间,认识的每样事物,都是用这种不断感觉的方式,因为只有感觉才能内化到自己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智力源于感觉。比如玩水、玩土、玩沙子等等,孩子通过手摸、眼睛看…才有了对水、土的感觉,孩子会反复体验这种感觉,至此孩子明白了什么水…这个概念就建立起来了,这就是智力形成的初级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那给孩子自由,这个度我们应该怎么把握?</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需要一些“规则”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说到这,我们来看一看,幼儿园的六条规则:</b></p><p class="ql-block">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p><p class="ql-block">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p><p class="ql-block">3.“请归位!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p><p class="ql-block">4.“请等待!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p><p class="ql-block">5.不可以打扰别人。</p><p class="ql-block"><br></p><blockquote style="text-align: justify;">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并学会说“不”。</blockquote><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