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祖父周图南是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上学,有一次因为脚伤了不能放牛,哥哥把他背到村里学堂门口听先生上课,因为记性好又聪明,常常里面的孩子没学会,他倒是先会了。先生很喜欢他,但是家里没有条件,上了七天学,脚好了也只能继续去放牛了。<br>五岁的时候父亲过世,长兄为父,年少的哥哥挑起了养家的重担。17岁时,兄弟俩各自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他和另一个“壮丁”想逃离国民党部队,结果被抓住绑在树上,打算枪决。他趁着看守的人不注意用脚帮同伴解开了绳子逃走,几番波折投奔到共产党的队伍,1949年编入二十一军六九师一八三团八连。<br>因为他个子小跑得快,在部队里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通讯员,还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舟山群岛等多场战斗。有战争就有牺牲,在一场惨烈的战斗后,死去的战士被搬到了一个大坑里等待掩埋,战友打扫战场清点伤亡的时候,一个邻村的战友看到了被当做死人的他,发现还有一口气,就把他从坑里拉出来,躺在掩埋坑边的他竟然奇迹般缓了过来。<br>解放后,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在志愿军汽车连担任班长。当时许多人留在了朝鲜,可是哥哥因为事故已经不在了,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他选择退伍回乡。由于部队的锻炼,他也学了一些文化知识,回乡后当了黄村乡的公社副书记,后任丽云区人武部长继续为人民服务。虽然退伍了,但其心赤诚从未褪色。正如他在入党志愿书上写的:我自愿加入共产党,是为了穷苦人民能翻身。党给任务坚决完成,永远跟着共产党走。<br>那时,农民种田用氨水做化肥,那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腐蚀性化学物质。那一天正值农忙,氨水池的管子偏偏堵住了,怎么也出不了氨水。大家的田还等着施肥,村民们却一筹莫展。这时,一个后生说:“我去大队找人!”话毕就跑开了。不一会儿,后生领着周图南到了氨水池边,着急的村民们一下有了主心骨,大家都期待着这位驻村的中年干部能帮忙解决问题。周图南仔细查看了水管和开关,觉得应该是出水口靠近开关的地方堵住了,拧了几次开关都出不来氨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可也没能想出什么好办法。看着一大群等着接化肥的村民,他心一横,蹲下身子,用嘴含住了出水口。村民们一愣,有人想阻止却已经晚了——他用力地一吸,氨水突然冲了出来。氨水管被吸通了。<br>周图南一阵猛烈地咳嗽,有人端来清水让他漱口。等到他气息慢慢平缓下来,所有人都以为没事了,可是没人知道,氨水已经烧坏了他的肺,包括他自己。此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但是作为一名战士,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始终奋战在建设家乡的最前线,一边工作,一边与病魔抗争。1978年,51岁的他带着一身病痛和对党对人民无尽的热爱离开了人世,留下孤苦的母子四人,那一年,小儿子还只有5岁。<br>在他的墓碑上,有党和政府题的一副挽联:生为革命功勋殊,死为人民笑迎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