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是丰富的四月,是充实的四月,是收获的四月。在四月的十七、十八日杜甫川小学一行九名数学教师踏上了为期两天的“名师之路”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孙敬彬老师讲授的《变化的量》,课始让学生用“如果…那么…”造句,让孩子们在说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在变化,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课中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海拔高度和气温的关系;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的近似关系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在理解题意,看懂图表的基础上感悟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孙敬彬老师这次授课中重视运用表格、图像、关系式这三种表示方式的结合,为学生后期学习函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这种结合,让学生在健康学习数学中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张静老师把一节枯燥,单调的数学复习课变成了一节好玩的活动课,先随机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两位数,然后老师给出相应的一组,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火车的秘密,揭示课题“开火车”,接着张老师通过让学生构建更多的车厢把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到游戏中,同时也适时激发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整堂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最后张老师又从“尊重儿童的视角,构造生本课堂”的角度倡导教学中应关注儿童视角,体会儿童感情,运用儿童的语言,从学生的“学”出发去设计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p> <p class="ql-block">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许卫兵老师《认识分数》这节课从疑问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大胆的去探索分数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节令人“震惊”的“三无”课,无教学课件,无创设情景,无固定教案。一上课,徐斌老师直入主题,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逐步地、由浅入深地探索。学生和老师融为一体,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激烈争论、时而写写画画……看似平常无奇,徐老师却在一进一退之间,运筹帷幄,细微巧妙之处,点亮提升。一节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在循序渐进中掌握技能,在春风化雨中提升思想。</p> <p class="ql-block">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黄爱华老师的这节《整理与复习》让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上课前,黄老师先和学生讨论了整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了要多多回味挖掘之前学过的东西。然后提出了:要整理也要明理,让大家明白数学的本质和联系。带着如何整理复习这一问题,他提到了以下三个重要的复习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整理。在接下来的课堂中,黄老师用了四个问题来教授并让学生体验这种整理和复习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进而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所研究的要比日常生活所讲的含义深广的多。</p> <p class="ql-block"> 《方程》这节课,开课就联系生活,从跷跷板引出“平衡”、“不平衡”,接着给学生搭建模型思想,渗透符号意识,初步体会符号的优越性。在探究方程概念时,以天平图为整节课的主线,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去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天平两边的相等关系,进一步感受到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达等量关系的简洁性、直观性,注重概念教学的数学化过程,抓住实质,多层训练,沟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让他们感知了算术方法和代数法的重要性,最后以讲方程故事升华了方程的含义和实际生活运用。</p> <p class="ql-block"> 顾老师授课语言风趣幽默,教学设计有趣味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他最大的教学特点就是把枯燥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让知识“活”起来,顾老师把发展思维作为课堂根本目标,并在课堂上精彩有效地实现了这个目标。</p> <p class="ql-block">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学习名师之旅已经结束了,但我们在收获的同时,将继续思考,继续钻研。正所谓:“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暇,僵化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 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