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让语文流光溢彩

温宿县第三中学

<p class="ql-block">  为了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深入推进教材教法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温宿县第三中学于2021年4月12日—2021年4月16日,特开展七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我们结合七年级班级多的特点,在形式上我们将本年级组教师分成了三个小组,每组三人同上一个课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本次活动既有散文、小说、又有文言文。既有利于教师交流切磋、探讨教育教学规律,又有利于教师各显本领,各展所长,还能让教学异彩纷呈,是一种有效的教研形式。</p> <p class="ql-block">  何海霞老师和杨芳珠老师执教的《老王》,精心选题,课堂设计新颖有趣,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工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整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在钻研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探索、演示自主学会了新知识。整堂课教师引导得有序、有理、有法,学生在思考、钻研、整理中,整堂课过得轻松、和谐。</p> <p class="ql-block">  杨积勇老师执教的《台阶》,精心设计了课堂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杨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巧妙设计,改变了以往枯燥、呆板的课堂。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p> <p class="ql-block">  聂风老师和包小菊老师设计的文言文教学《卖油翁》,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特点,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体现了阅读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深入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 </p> <p class="ql-block">  评课过程中,援疆教师郎美巧老师指出: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才更独具匠心。 </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虽然多多少少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 </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这是一场以声释义的活动”。活动结束后,由我校校领导专门为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颁奖。并表示过去的永远不再回来,且不代表未来,所以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要继续扬长避短,虚心向援疆教师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变换教学思路,在教研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讨实践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教师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从而提升听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教研室</p><p class="ql-block">审核:杨峰(温宿县第三中学教学副校长)</p>

学生

教学

教师

老师

活动

课堂

教研

语文

同课

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