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于孩子来说,拥有内驱力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老师和家长又应该如何做呢?本文给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内驱力的生物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内部刺激。当有机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释放这种内部刺激。一旦刺激产生,有机体就会做出相应反应,进而满足需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驱力和需要基本上是同义的。</p><p class="ql-block">当内驱力的概念被运用于教育教学方面时,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将内驱力分为三种:</p> <p class="ql-block">(1)认知内驱力</p><p class="ql-block">指的是一个人渴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需求。对于孩子而言,就是自觉地“好好学习”的力量。</p><p class="ql-block">(2)自我提高内驱力</p><p class="ql-block">指的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做出一定贡献,取得一定成就,赢得一定社会地位的需要。在学习期间,这种动机会使孩子努力地追求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较高的排列名次。</p><p class="ql-block">(3)附属内驱力</p><p class="ql-block">指个人为了得到长辈或者教师的赞许和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需要。</p><p class="ql-block">这三种内驱力,其实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都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实现了从“我不得不……”到“我想要……”的转变。但如果比较一下的话,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更具有长远的影响。附属内驱力会呈现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年龄较小的孩子身上,附属内驱力对其影响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的增强,附属内驱力从强度上有所减弱。</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点燃这把火,其实就是在点燃孩子身上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调动孩子的内驱力呢?</p> <p class="ql-block">(1)巧妙的留白</p><p class="ql-block">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不能滔滔不绝地对学生讲话,而是应采用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不能对学生讲很多话,而是应让他们自己表达某一件事情;不要详尽无遗地讲完这个题目,而是要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再予以纠正。”</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聪明的老师善于在课堂中“留白”,让学生自己有主动探求的机会,使之在字里行间神思遐想。</p><p class="ql-block">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领悟力。只是,个体的差异性导致有的孩子在抽象思维方面领悟力较高,所以数学课一点都难不倒他;有的孩子则在感知力方面有高超的理解力,所以古诗词中的意境他们能够立即知悉。想要满足每一个个体需求其实是很困难的,但是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体验、感悟的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学上所说的“超限效应”,即因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p><p class="ql-block">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有关募捐的演讲,最初,他认为这位演讲者讲得非常好,令人感动,所以他决定捐款。但过了10分钟,演讲者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话,这令他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点。没想到,又过了10分钟,演讲者还没有结束的意思,其实他的观点早就已经传达完了,这令马克·吐温非常反感,于是决定不再捐款。</p><p class="ql-block">放在教学活动中,也不难发现,如果在课堂上不给学生思考、揣摩的时间,不给他们参与的机会,而是同那位演讲者一般,滔滔不绝、反反复复地讲着某个知识点或观点,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2)适当容忍错误</p><p class="ql-block">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教师们大可不必“见‘错’色变”,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为教学服务,使“错误”变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p><p class="ql-block">学生本身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他们需要在不停地探索与操作中,一点点理解其中隐藏的道理,作为教师,需要有一颗包容心,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摸索、去操作、去成长。相比于以教师的身份严厉批评、指责,或是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道理,不妨试着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自己冷静下来思考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之中慢慢成长。</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非常能够说明问题。</p><p class="ql-block">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有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先生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他随后就开始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当他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我却迟到了。”</p><p class="ql-block">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p><p class="ql-block">陶先生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也有与坏人作斗争的勇气。”</p><p class="ql-block">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我打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已经没有糖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p><p class="ql-block">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生先是及时制止男孩的错误行为,而后去了解情况。当面对孩子时,表扬他守时、尊师的行为,也认同了他的正义感。这样的另类惩戒方式,引起了孩子自发性的思考,愿意从自身找原因,改正错误,这样的教育效果会非常明显。</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课堂上,孩子们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回家后,家长应该怎么做提高孩子的内驱力呢?</p><p class="ql-block">正如《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中提出的: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或是经理人”。</p> <p class="ql-block">(1)时不时夸一下孩子</p><p class="ql-block">家长们可以花点时间,用“放大镜”来观察孩子身上的变化和优点。做得好的地方,就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年龄越大,就越不需要使用物质奖励,而是重在精神的肯定。有效的称赞,才能真正触及孩子的内心,最大限度的调动内驱力。</p><p class="ql-block">(2)保持界线感</p><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缺乏界线感,常有的表现就是“越俎代庖”,在孩子的学习或生活上参与过多,而这自然就会导致孩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降,认为“反正我得听父母的,何必还要自己去想?”这样的想法,会使得孩子的内驱力荡然无存。合理的界线感,是要让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他们跌倒了,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来,能够挽回局面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充满认同——我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p><p class="ql-block">内驱力,是一个值得被不断探讨的话题。对此,老师和家长有很多值得合力去做的事情,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为了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关注畅博实验学校</p><p class="ql-block">抖音号 美篇号 时时与孩子共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