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7日,毛主席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此时在井冈山驻扎的我党干部袁文才带着队伍欢迎毛主席的到来,并主动与毛主席握手。随后袁文才向毛主席介绍了队伍里的干部,年轻秀丽且颇有气质的贺子珍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要知道当时革命运动的条件非常艰苦,很少有女性能吃得了这种苦,因此贺子珍的存在就十分引人注目。经过袁文才的介绍,毛主席才知道眼前这位就是在永新颇有名声的妇女部长贺子珍,而贺子珍也刚刚知道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就是前委书记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早在之前贺子珍就听说过毛主席的名字,她在接触新思想后,也阅读了很多革命相关的书籍,其中有一些就是毛主席写的,她从那时起就对毛主席产生了崇拜。不久后,因为工作原因,贺子珍被安排担任毛主席的秘书,在工作中,贺子珍勤快干练不怕吃苦的品质让毛主席很欣赏,且贺子珍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很了解,这位革命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毛主席为革命工作做社会调查时,贺子珍便自告奋勇地要当他的翻译,在后来的工作中,2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且互相有了好感。</p> <p class="ql-block">但感情的事并非你情我愿就够了,当时的毛主席刚刚得知自己的妻子杨开慧牺牲,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从这种悲痛中走出,因此对于贺子珍的好感都被这沉重的悲痛压抑着。随着2人的朝夕相处,毛主席终于察觉到了这种感情,他不愿隐瞒,便将自己的妻子杨开慧的事情全盘托出,对此贺子珍并不在意,还安慰鼓励毛主席,就这样,2人的感情得到了升华。1928年5月28日,在众人的见证下,毛主席与贺子珍结婚。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婚礼办得异常简单,他们衣着朴素与亲朋好友一起吃了顿饭。</p><p class="ql-block">▼贺子珍和女儿李敏在苏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贺子珍和女儿李敏在苏联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革命斗争是残酷的,毛主席与贺子珍在一起的那10年里,他们共有6个孩子,但只有1个女儿李敏活了下来。1929年,他们的第1个女儿金花在福建出生,但由于当时的红军队伍还没有建立根据地,却时常会遭遇敌人的“围剿”,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忍痛将这个孩子交给当地的村民抚养。1年后,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再次去当地,却带回了金花已经夭折的消息,当时只有20出头的贺子珍大哭一场后,默默咽下了这份痛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生活,但艰难的生活并未放过她,1930年,他们的第2个孩子出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1个男孩,毛主席给他起名毛岸红,小名毛毛。毛主席说:比我多一个毛,肯定比我厉害多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只有2岁的小毛毛无法带走,贺子珍就将他托付给了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当时毛主席正在于都治病,未来得及看孩子最后一眼。在毛泽覃牺牲前,他将毛毛托付给了自己的警卫,但这位警卫后来也没了音信,毛岸红也就随着警卫一起没了消息。在长征途中,贺子珍第4次怀孕,她不顾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坚持跟着队伍行军。</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并决定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当时的情况依然严峻,时刻面临着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贺子珍临产了,条件艰苦,最终贺子珍在一个窝棚里生下1个小女孩。但当时根本不具备带着孩子行军的条件,我军干部董必武当即决定把孩子留给当地百姓,并拿出30块银元交给为孩子找养父母的战士。贺子珍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后,又从口袋里拿出4块银元,叮嘱战士给孩子找一个好人家,并表示不给孩子取名字了,就让她留在群众里当一个普通人吧。</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女儿李敏</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这个名叫张二婆的养母虽然竭尽全力想把孩子抚养成人,还给孩子起名王秀英,但受限于当时条件,这个孩子还是在3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夭折了。1937年1月,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最后1个孩子李敏出生,这也是他们唯一一个幸存下来的孩子。不久后,因为一些误会,贺子珍与毛主席吵架,不顾毛主席的挽留离开了延安远赴苏联,在苏联生下了他们的第6个孩子,但这个孩子在10个月大的时候因肺炎去世。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老一辈的革命家,为新中国牺牲了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贺子珍和女儿李敏及外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