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容县教育人,暮春赴山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大学理论,名校取真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日时间短,收获却颇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追求卓越路,砥砺勇前行。</div>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2021年4月6日——4月13日,容县名师培养对象跨越千里,问道重庆。在美丽的西南大学里,品读教育的魅力,破解课堂的秘密,追寻教育的初心。在充满朝气的星湖幼儿园、星湖小学和江北中学里,多观察、广思维、深链接、高实效。遇见西南,遇见美好!成就更好的自己!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1</b></h1> 在这里,靠近就是温暖,聆听就是洗礼。美丽与智慧并存的贺晓霞院长带领我们悠然地品尝着一个外形好看、味道多样、营养丰富的“汉堡包”,真是令人“飞流口水三千尺”,这个“汉堡包”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学科全息”育人打通“五育”关节。它是以学科课堂实现教学到育人的功能转变,贯穿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法、路径、策略。“学科全息育人”正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和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以解决“五育”分离、统筹五育培养的问题,解决重知识教学轻学科育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同时兼具四种身份:先生、知识分子、学者、教育专家,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2</b></h1> 巴山夜雨涨秋池,偌大的西南大学,刚刚被雨水洗过,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清风徐徐,草木葱茏。在《论文写作与案例分析》为题的讲座中,张良副教授从“论文写作的若干误区”“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系统地阐述了论文写作的注意问题和基本要求。他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序言、框架、论述、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八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范式。张副教授对教育前沿的考虑、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深厚的教育素质令人折服。他引导我们秉持决心、耐心与恒心,小步走,不停步,敢于动笔,找准切入口,积极写作与投稿,真实提升论文写作能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3</b></h1> “做最美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4月8--9日两天,研修班学员分学前组、小学组和中学组分赴重庆市星湖幼儿园、星湖小学和江北中学跟岗研学,入课堂,深交流,行学于巴山渝水,问道于教育先锋。星湖附属幼儿园宽敞的园舍、整洁的教室,优质的课程、有爱的教师、健康美味的餐点、精致的环创文化令学员们驻足徘徊,流连忘返。星湖小学以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学生的文化底色,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知美、知心、知行。江北中学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科研活动”让学员们大为震撼。我们领略了幸福江中的至美色彩:志愿红、生命绿、视野蓝、荣耀金、合作紫、成才青、活力橙。美丽校园,移步换景,校园文化,浸润心灵,魅力无限!两天的学习,满满的收获,有智慧教育的前沿引领,有课堂教学观察诊断,有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索,有学校课程的完美建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专家讲解深入浅出、生动详实实用,让我们的眼界不断开阔起来,时时启发着我们对照反思自己的工作,梳理思考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与不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data-filtered="filtered"></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4</b></h1> 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成长。4月9日晚7点,在班主任黄顺利的主持下,肖荭、李明、陈观钊、彭峰、刘云坚、谭延辉和梁庆芳做了分享交流。这7位老师分别梳理出了跟岗学习中印象最深的地方,最精华的内容,通过理论加实例的方式展示给大家,观点各有侧重,呈现了自己学习的收获与感悟。最后,张良副教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学员们分享三个关键词:活力、团队、理念,并希望全体教师在教学业务上不断实践、探索、成长。学员们聚精会神,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会心呼应,沉浸其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5</b></h1> 培训犹如拨云见日,让我们在这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里,窥得了教育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恬美大方又年轻睿智的袁文所长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讲座 ----《名师成长的密码——基于生涯规划的视角》。袁老师从生涯规划的内涵,阶段理论,规划方法,制定步骤及名师成长密码等方面进行了解读,袁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长历程无私分享了她的成长秘决:成长靠自己,成才靠平台,成名靠组织。袁老师独特的育人方式、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妙趣横生、春风化雨,提供了榜样示范作用,令我们茅塞顿开,干货满满,收获满满。听课老师们都忘记了下课时间,希望快乐的课堂一直延续下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6</b></h1> 轻雾,风骤凉,天有暖阳。4月11日,研修班全体学员赴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了解邱少云烈士的生平事迹和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学习邱少云烈士用生命诠释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参观学习过程中,4D影像厅生动再现的革命烈士壮烈牺牲的场景让老师们深受感动和震撼,在烈火中被烧得乌黑的枪托和残存的衣服碎片也让老师们久久凝视和思索。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教师在黄猛的组织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从思想上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与灵魂的净化,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要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7</b></h1> 窗外春光明媚,内心亦温暖如春。王永友教授为我们开讲《立德树人——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该怎么办三个方面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苏格拉底告诫他的学生,“一定要把灵魂教育托付给那些拥有美德和真理的教师”。王教授语重心长对我们说:育人先育师,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只有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我们深以为然。我们应该肩负起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08</b></h1> 研修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周刘波教授最后带来《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方法》。从课题研究概说、选题、方案的制定、方法四大方面展开,结合实例,深入浅出指导我们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周教授多与老师们互动,分享他的教研故事,专业而不失幽默,和蔼而不失睿智,点燃了在座老师的教研热情,激活了每一个教师的教研动力。 他谈到教学有三种境界: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既教又研,就会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他用朴实风趣的话语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觉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从周教授的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他执著于教育事业、潜心钻研的品质。 铭记这几天的培训,因为它让我们净化和升华的同时,也得到了沉淀。科学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我们要做一个行动巨人,因为只有行动,才能体现价值。而今,我们已在成长进步的路上,在这条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路上,我们要迈开大步,做行动的巨人。因为: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这些天,源自对学生成长的美好愿望,我们背起行囊;<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我们带上学习的激情,来到西南大学研修;<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我们怀揣美好愿景,追寻发展容县教育的有效途径;<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冒雨到校跟岗,恪守风雨无阻;<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考察、读书、思考,追寻教育的方向;<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观课、研讨、碰撞,萌生智慧的力量;<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反思撰稿、编辑简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我们学习着、思考着、践行着;<br data-filtered="filtered">这些天,我们快乐着、收获着、成长着!<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李棋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