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路小学教育集团“让阅读点亮生命”读书活动之好书推荐《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推荐给家长和老师)

迎小祥云道 李尽辉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天气,让人觉得格外的惬意,春光明媚,春雨淅沥,清风敲窗,这样的时光,最宜读书,春雨润身,书页润心。这个四月,携一两本好书,在这一方世界享受和文字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  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读书,可以润泽心灵、陶冶情操。</p> <p class="ql-block">  李尽辉,热爱读书,喜欢旅游。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思,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能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乐于学习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充实和乐趣。</p> 荐语 <p class="ql-block">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套书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p> <p class="ql-block">  这套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以31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彻底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很多国家。</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学教授、艾德尔菲大学博士后。 吉诺特博士的一生并不长,他将其短短的一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研究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 他依靠他的职明才智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书中、演讲中、专栏中宣传的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创新思想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反响。</p> 读书感受 <p class="ql-block">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它是以生活中的事例诠释着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智慧。这本书的主旨非常明确,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同一主旨的书应该是不在少数,但这本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爱是需要技巧的。你爱他,就要小心呵护他,而不能强把他占为己有。因为,爱是自由,爱是宽容,爱能包容一切。你只能适时、适当地牵着他的手,教他认识人生的牵牵绊绊,然后由他自己去面对这些牵绊。</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师,这么多年来自己不断地探索,有意识地去学习,虽然有一定的收获,但每每和同事谈起来还是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教育技巧的学习永无止境。《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我们值得学习与欣赏的读物之一,看后感觉受益匪浅。掩书而思,书中的家长理解孩子、鼓励孩子的方法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老师,书中很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话语更值得我去运用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p><p class="ql-block"> 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一个九岁的男孩,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的父亲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遭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脾气?”然而这次这位父亲打算用一种新的方法,他想:我的儿子对错过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失望,,我可以帮助他,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儿子说;“你看上去失望,”“我当然很失望,”“一切已经准备好了,却下雨了。“是啊!”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理解他们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而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作出不恰当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就更应该如此,平时对待有情绪,有怒气的学生,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冷处理,把他放一边,或是马上强制他不准发火,现在我们也不妨换一种方式,说一些理解他的话。如:“这件事的确让你受委屈了,你的心情很难受吧!”我想这些理解的话,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心和他在一起,我们理解他,这样学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绪也会缓和,师生的情感关系自然会提升很多。给孩子一定的理解,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承认他们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们的失望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用关心的方式和孩子交谈,做到尊重和理解孩子。</p> <p class="ql-block">&nbsp; 第二鼓励与指导孩子:一个孩子表现好,我们通常总会夸赞说:你是个好孩子,或者:你很棒等评价性的赞扬。但在这本书中说到: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学生,你真棒!这些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为什么呢?他们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批评和评定性的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为了避免下判断,心理学家建议我们不要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在批评孩子时,我们会不经意间攻击了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导孩子时,我们应该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不要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p> <p class="ql-block">  第三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与人进行交流。所以当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时,孩子才会茁壮成长。父母在和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努力,并且表示感激时,我们就帮助了他们培养希望。如果每一个孩子享有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那我们的学校教育就能事半功倍了,做为教师更是要注意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科学、健康的教育和培养。我们要承认努力、表达感激,但是我们不能评价孩子,不能给他们定性。所以,让我们改变自己,掌握一定的技巧,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路上,我觉得语言太重要了,它既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野蛮的,既可以用来疗伤,也可以是伤人的利器。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语言,在语言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多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那么,孩子们就会幸福地学习,我们也会快乐地工作,我们都能身心愉悦,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nbsp;</p>

孩子

我们

理解

尊重

父母

读书

技巧

沟通

感受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