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记

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辛丑仲春,海南环岛游最后一站,游历海口骑楼老街。充满浓郁地域历史文化色彩的骑楼建筑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何谓“骑楼”?</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老街,亦或古街,许多城市城镇都有,往往与历史文化关联,成为人们旅行游历的目标内容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而“骑楼老街”有其特指,与一般意义的老街古街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骑楼者,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楼的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侨乡地区。</p><p class="ql-block">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贝尼亚,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也使用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后来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由从东南亚返乡的琼籍商人所建。1875年以后,骑楼出现在厦门的部分街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骑楼之特点</b></p> <p class="ql-block">1、仿哥特式。这种形式较为少见。 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拱形窗,体现出哥特式装饰风格。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设哥特窗,底层骑楼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p><p class="ql-block">2、南洋式。这种骑楼有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显现着一种建筑智慧,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p><p class="ql-block">3、古罗马券。这种骑楼底层有券柱,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一些部分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p><p class="ql-block">4、仿巴洛克式。这类骑楼采取了巴洛克式装饰,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p><p class="ql-block">5、现代式。这种骑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海口骑楼老街</b></p><p class="ql-block">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p><p class="ql-block">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尽管已过去了百余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赏到街边建筑的美。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街的形成</b></p><p class="ql-block">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改扩建出中山路,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博爱路,新民东西路等。“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p><p class="ql-block">如今,以前卖米卖盐卖油的得胜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卖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为五金灯饰一条街;新华路、博爱路也都分别成了家电、小商品及纺织面料一条街。沿着五条街漫步踱溜,会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这些地方白色骑楼主体建筑欧味十足,而墙面上的细致雕刻,则全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吉祥图案。一座骑楼就是一副风景画,一条街就是一个文化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街的建筑文化</b></p><p class="ql-block">骑楼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p><p class="ql-block">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明朝洪武年间,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的市场街,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他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艺术。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既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这些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骑楼的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尤其在外墙体上浮雕的花纹上有着精美的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腊梅花等中国传统雕刻艺术。</p><p class="ql-block">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骑楼老街中的名宅——邱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骑楼老街之中,有若干名宅。其中,首推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邱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碑刻</span></p> <p class="ql-block">游历骑楼老街的前夜,学生云杰告知,如去骑楼老街,可联系带团友们“偷偷”地去其老公家的邱宅——龙华区中山路骑楼老街知名的老宅院看一看。因邱宅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宅院,又有祖宅后人居住,为“游客止步”区,普通游人是不得进入的。然而因事前一则没弄清楚华谊冯小刚摄影公社中的老街与骑楼老街之关系,二则没把骑楼老街与邱宅联系到一起——以为邱宅与骑楼老街地处两个不同的地方,所以,当笔者游历骑楼老街之时,眼前突然出现“邱宅”门楼时,一时有些懵懂,没能反应过来并做出判断,故而不仅没能及时联系学生进入老宅院内游览,甚至没能在老宅大门外好好滴拍拍照,仅有先一步到此的几位女团友拍下几张“到此一游”。事后,无不为之遗憾至极。</p> <p class="ql-block">邱氏老宅坐落于海口市中山路老街63号。是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骑楼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可成为老街景观的特中之“特”。</p><p class="ql-block">邱氏老宅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原先的正屋共有5进,民国二年(1913年)不知何故拆掉了第五进,否则现存面积更大。宅基地东西宽度有10余米,两侧是廊庑,可住人,可读书,也可品茗。正屋和廊庑共同组成了3个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团队只有四位女士在邱宅大门洞“偷偷”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邱宅内部建筑局部特点及陈设</p><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以屋脊房沿的精巧木雕见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