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研讨(二)“个别”幼儿教育

童心

<p class="ql-block">  在幼儿教师的教育生涯中,每一年每一个学期,都会碰到一些缺点较多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表现,如任性、固执、爱发脾气、说谎、捣乱、不守纪律、打人、骂人等。这些在性格上、行为上具有一些特殊不良表现的孩子,一般称为“个别”幼儿。</p><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167efb"><b>(一)案例分享</b></font> <p class="ql-block">“个别”幼儿教育线上研讨在共同研讨案例中导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环节二 话题讨论</b></p> <p class="ql-block">针对轩轩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老师们积极发言讨论,并分析其原因:</p> <p class="ql-block">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影响有许多方面,主要表现在)</p><p class="ql-block">1.父母对子女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首先,家庭的氛围围要安全,值得信赖。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会使他觉得有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心理上产生一种安慰感,能使他产生一种舒适、信任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其次,父母的家养方式,采用采用专制型、忽视型、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孩子表现出或多或少的问题行为,缺少正确与人交往互动的技能。</p> <p class="ql-block">2.其它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家庭主要有两种结构组成,”独生子女家庭“及“二孩家庭”,独生子女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这就造成了“四二一综合症”。俗话说“隔辈儿亲”吗,因此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弱化了对子女道德品质教育的正常投入,造成了他们乱发脾气、无理狡三分等情绪特点。同时二孩家庭父母精力的分散、对两个孩子的不公正对待,尤其是对老小教养的忽视及放纵,是导致孩子问题行为多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3.孩子“自身”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大人虽能担负天然的职能,却不能代替儿童间的交往,而且同龄儿童间的互助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因此,孩子缺少儿童世界的生活,他的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较弱。因此成人更要为幼儿创设同伴交往的环境,帮助其掌握集体生活的技能。</p> <p class="ql-block">二、社会环境的影响</p><p class="ql-block">1.教师对父母的影响,直接导致对孩子的最初评价</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一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可是一旦孩子进入了群体中,一些在家庭教育中隐藏的“弊端”便暴露无疑了,这时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就是至关重要的。父母会很在意教师的评价,因为教师象征着教育权威,他们会觉得教师的评价就是孩子的现状,并且关系着教师对孩子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其他家长、教师对孩子的态度、舆论氛围,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孩子之间一定会有一些纷争,那是不可避免的。每个家庭又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这同时也造成了孩子之间不知如何去处理纷争,而他们一进入群体中,便无一例外的要参与到解决纷争中去。最初他们不知如何去解决,会采取丛林规则的方式解决,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使一些家长产生偏见,对某个孩子有了一个固定的观念模式,这样就使孩子本身产生一种“异样”的感受,造成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类儿童不当的处理方式,会导致班级集体形成一定的不良舆论氛围,甚至时集体“标签”,也是导致问题行为得不到改善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在案例研讨中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案例中“轩轩”的问题行为折射出许多家庭、幼儿园教育的问题,让老师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个别幼儿教育问题。接下来,老师们纷纷交流分享自己班级的个案,结合自己面临的教育实践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在个别幼儿教育问题上的策略及教育智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环节三 聚焦问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环节四 经验提升</b></p> <p class="ql-block">  那么我们该怎样教育“个别孩子”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教师要认真调查了解孩子不良性格及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因材施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百个人一百个性格”,孩子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家长要针对孩子的爱好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及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拉近与孩子的距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欢你,才会乐意听从,接受你的教育。教师、家长要对孩子热爱、了解、同情、关心、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使他从心眼里愿意接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b></p><p class="ql-block"> 作为孩子,每一个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表扬的话,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那些被大家定格为不听话的孩子,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只怕是一个温柔的目光,都会让他们感动。</p><p class="ql-block"> 然而,很多老师,常常会把焦点放在那些乖孩子身上,从而忽略那些“个别孩子”,让他们备受冷落。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有的孩子比较很好动、调皮,常常屁股不粘椅子,破坏班级纪律,然而他们的在动手能力方面却有着突出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教师,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优点,发掘孩子的长处,以长制短,依靠孩子的优点来克服缺点。有的家长和教师对“个别孩子”往往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短处上,很容易只看到缺点,常常恨铁不成钢,不分场合、不讲情由地训斥、挖苦、讽刺,还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要过多谈论孩子的缺点,因为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对立情绪,效果很不好。要不断发现、表扬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调动其积极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相信他们会有进步。对孩子微小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同时提出希望和要求,使孩子有信心改正缺点。</p> <div></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四、依靠集体教育“个别孩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和集体配合,对“个别孩子”进行教育,效果比较大。小朋友集体的正确舆论及约束的力量是相当大的,社会集体的新风尚、好行为对“个别孩子”的教育、感染也是很重要的。通过游戏、小值日生、小组长等……这一切可以使“个别孩子”的行为适合集体的要求,去掉或控制自己不利于集体的性格及行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五、家园协同</b></p> <p class="ql-block">  幼儿家长是我们实施教育方案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人文支持环境,只有让家长明白教师的目的和良苦用心,家长才会积极地去配合教育,这样才会有教育环境之外的一个客观、公正的人文环境支持。有耐心的与其它家长进行沟通,这是使方案最后成功的必然保障。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多方面,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多向其它家长谈论该幼儿的进步和成长的历程,这样既能使幼儿周围有一个良好环境的保障,而且也能给其它家长一些借鉴。</p> <p class="ql-block">  教育专家周弘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家长和老师,只要我们对这些“个别”孩子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我们相信,孩子将会勾画出彩色的未来。 </p>

孩子

教师

家长

教育

个别

幼儿

行为

家庭

老师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