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朴石</p> <p class="ql-block">一套拳架子根本代表不了太极拳,</p><p class="ql-block">练会一套拳架就沾沾自喜,以正宗自居、以传人自诩,自我陶醉不已。孰不知,太极拳博大而精深,易学而难精,更决非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所能领悟和掌握。</p> <p class="ql-block">有的人坐而谈拳论道,</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忙于一招半式的苦练,</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盯着一套拳架苦练,</p><p class="ql-block">习练太极拳者,各自秉性不同,追求不同。因此,老师传授也是因人而异。</p> <p class="ql-block">拳架仅仅是太极门的一个表面,</p><p class="ql-block">拳架子的大小、高低、快慢、刚柔等仅仅是练法而已,都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因时、因人、因地的权益之法。</p> <p class="ql-block">不要让一套太极拳架蒙骗了自己,要及早觉醒,扎实踏实地的用功。</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经解义中讲:“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也恐枉费功夫尔。</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太极行功习练程序</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学架子:初学太极拳的拳架,必须得一招一式地学习,一点也马虎不得。</p><p class="ql-block">二、顺架子:经过了一招一式系统的学习,就可以把动作慢慢地连贯到一起。</p><p class="ql-block">三、正架子:在动作连贯的基础上,要开始要求每个动作都是标准的。</p> <p class="ql-block">四、捏架子:动作准确之后,要开始纠正各个关节。</p><p class="ql-block">五、定架子:通过学,顺,正,捏架子的阶段,太极八门劲别上身,清楚太极劲是如何练出的。</p><p class="ql-block">六、拆架子:拆拳讲劲。以上的架子练习一段时间后,要开始拆架子,这是为太极拳技击用法的准备阶段。</p> <p class="ql-block">七、解架子:返璞归真。这时候太极拳的架子行如流水,达到了新的境界。当经过以上阶段的时候,就必须知其所以然。通过对太极拳每个招式的分析,知道每个招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太极拳爱好者,每天只练站桩和拳架套路,却没经过严格的规矩练过功架,实际练的就是一套散架子。被有功夫的人一撞,就会连连退步,“练什么就有什么”,不练功架,功夫怎么会上身呢?老前辈教导的话一点不假:练就定架子,才会懂得“易筋经“的含意,才知晓太极拳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功夫功夫全凭功架”,这句话何解?实际上体现出老一辈武术家代代相传的核心练法,“太极行桩”。孔老师常常说:“太极拳每个式子都能当做桩功来练,太极拳何止75势,称之为108势功架也不为多,也可以这样说,太极拳每一动都是桩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初学太极拳时,孔老师不止一次的嘱咐:“别急着学拳,也别急急忙忙的练拳,要先按规矩每一式的每一动都必须采用“定架子”的方法来体认身法的中一个个的“规矩”,并把这一个个的“规矩”练到身上,合成一体,这就是整劲,太极劲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练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慢练拳架,铁下心来,体认太极行功过程中的八门劲别是怎么产生的,“由脚而腿而腰,通过脊背,肩肘手”拳谱里“八法十三势”可不是读上几遍就行了,要求把拳理和拳架结合在一起,一点疑问都不许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静下心来,知拳谱、行拳架,知行如一。在定架的岁月里,形成了外方内圆的,属于自己的功架,也就是老拳家说的“做窝了”,这时侯的拳架外形方正,还会显出呆滞的形态,但是,有谁能深刻理解“丑把式俊功夫”这句真言呢!只有练成了定势太极拳行功,才能懂得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少汗水多下多少功夫,不要抱怨自己练的拳架不如公园里漂亮的行云流水,生米还没煮成熟饭呢!急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想在人前显摆,就得尬旯受罪。</i></b></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是道之载体,在内不在外,练理、练势、练气、炼劲,以无为之理,行有为之道,形顺,🉑使五气自然归位,充实五脏六腑。</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论讲:“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两膀,形于手指。”</p><p class="ql-block">定架子,也须虚实分清。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起辅助支撑作用的腿为虚。两腿一虚一实,始终随着拳路交替运行。</p> <p class="ql-block">“慢练功夫快用功”,踏踏实实的定架子慢练功夫,比寻求各种拳术秘诀要务实的多。行话称“正架子、定架子,捏架子”。这种练法,在行拳过程中,老师随时叫停,不管做到哪个动作,手脚运动到哪个位置,老师喊停,就马上定在那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时候,定架子的第一反应,通常觉得身体各处都不得劲,十分别扭,此时,老师会纠正姿势,甚至让弟子保持一个姿势一段时间,耗功3至5分钟,在别扭中求顺,逆中求顺。</p><p class="ql-block">腰为主宰,塌腰可🉑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体现“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主宰作用。</p><p class="ql-block">太极拳每个拳架运动轨迹上的每个点,都可以当桩来练,当桩来检验,这就是所谓的“太极行功”,如此一趟拳盘下来,一二个小时不为多。如此练法才能功夫抻筋拔骨,日日精进。这是一种很吃功夫的功夫架练习秘法,过云在师徒中世世传承,如今不以此为谋生技能,公布有缘人,不使埋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