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矢志树木木成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忆张树林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 景山</b></p> 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我考入了晋中师专汉语言文学系(中文系)——“中文一班”。<br>因晋中师专1962年曾遭停办,直至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复校,因此,百废待兴。复校之初的老师大多数是从晋中地区各学校选拔上来的“文革”前的老牌大学生。他们或是当年晋中师专停办后下放到基层的教师,或是历次运动中的“右派”、“黑帮”分子,或是全区教学比较出色的骨干教师……这些老师学识渊博,功底扎实,学有所长,教学有方,但是,由于生不逢时,因此,命运多舛,经历坎坷,多年来,“夜明珠”埋在土里而得不到重用。现在,枯木逢春,久旱逢甘霖,他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可以大展身手了!<br>我们这届学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开始了自己特殊的大学生涯,因此,大家与各位老师的感情也就特别深厚,对他们的记忆也就特别深刻!<br>带我们古汉语课的张树林老师五十年代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知识分子被贬为“臭老九”的年代里,像张老师这样的老牌大学生,几十年来,怀才不遇,只能默默无闻地待在灵石乡下的一所“道美初中”教书。<br>那时,他全家居于距学校约百里之外的静升镇尹方村。因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全家又是农村户口,因此,多年来,张老师既要教书,又要为全家的生计而奔波。尹方村人多地少,改革开放前,是全县出了名的穷村子。每逢节假日,张老师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尹方村之间。回到村里,他顾不得旅途的劳累,除了为家里挑水、劈柴、担炭之外,还要下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以挣点工分,弥补八口之家的粮款所需。其旅途的劳顿和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多年来,他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成为晋中地区,乃至全省的名师。因此,晋中师专复校后,他便成为首批调入师专的大学教师。<br>张老师一米七左右的个头,肩宽腰直,精神矍铄,油光发亮的额头,银发稀疏的大背头,方方的脸庞,略高的颧骨,微笑时显出洁白如玉的牙齿,炯炯有神的双目上架着一副玛瑙色边框的近视眼镜,其鼻梁仿佛被镜框压弯了似的。平日里,他常爱穿一件半新不旧却干净整洁的对襟上衣和一双黑色平底的老北京布鞋。他走路时,步履沉稳,不慌不忙,讲课时,慢条斯理,不紧不慢,一副文质彬彬的老学究神态。<br>文言文历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古汉语既是文言文中的难点和关键,又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因此,多数人对其望而却步。学校能将这门课程交给张老师来带,可见其文言文的功底之深。<br>张老师教古汉语的字词时,既要讲清楚其音、形、义和本义、引申义,以及它们的来龙去脉,又特别注重区分古义和今义的异同。为了让学生们认得准,记得牢,辨得清,他讲每一个字词时总是出口成章,信手拈来一两句古文,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并且反复强调学生们要熟读直至背会。例如,文言文中“绥”的本义是指车上的绳带。《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供人上车时作拉手用,以保持身体稳定的东西。所以引申出“安”、“安抚”的意思。《左转.僖公四年》:“君若以德绥诸侯”,就是用恩德来安抚诸侯。现代的“绥靖”、“绥远”、“绥宁”等复音词的“绥”都是“安”、“安抚”的意思。<br>除字词的教学外,张老师还特别强调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异同及变迁。他很少用一些生词僻句,尽量举出那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多用的词语。例如,他讲介词结构的运用时,举了“含笑九泉”,即“含笑(于)九泉”,前者省略了介词“于”。“(于)九泉”是介词结构,古汉语的介词结构往往后置,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就是“(于)九泉含笑”,“于”是方位词“在”,全句的意思是“在九泉之下含笑”。采用这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深奥艰涩的东西简单化,学生们易学易记,印象深刻,兴趣盎然,完全打消了原先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因此,张老师所带的古汉语这门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br>攻克了古汉语这门课程的难关,不但为我们阅读文言文和古典文学扫清了障碍,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汉语字、词、句的深刻理解和遣词造句、写作文章的能力。<br>张老师酷爱读书,嗜书如命,特别是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除此之外,他似乎对任何事情都不太感什么兴趣。他家里人口多,仅靠其一人的工资养家糊口,经济并不宽裕。但是,多年来,只要遇到自己喜爱的书籍,他宁愿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要不惜代价把它买下来。每当买到一本自己特别心仪的好书时,张老师总是喜上眉梢,爱不释手,不停地浏览翻看,仿佛是向别人借来的东西,生怕得而复失,恨不得一口气就把它读完。在他的家里或办公室的书架、床上、写字台上到处堆满了各种古籍,其中主要是古汉语及古典文学方面的书籍。他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书籍,每本书都用牛皮纸包上了书皮,唯恐遭到污损。因此,他的不少藏书虽历经多年迁徙辗转,却仍然完好无损。平时,除了吃饭、休息和教学之外,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面。每当读书的时候,他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仿佛自己已置身其间,一会儿在古典文学浩瀚无垠的太空中翱翔,一会儿又于古汉语无边无际的汪洋里遨游……难怪他对古汉语的研究近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br>张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在古汉语方面尽管造诣颇深,但是同行或学生们一旦遇到一些生僻疑难的字词或语句向他求教时,他却表现得十分谨慎小心。对那些暂时有疑义、拿不准的东西,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翻看书籍,查阅资料,追根究底,寻求依据,非要查个水落石出,弄个明明白白,从不随意轻率地下定论。<br>张老师写的一手刚劲有力,峻荡奇伟,神采飞扬,颇具魏碑之风的独特行书。他在黑板上的板书如行云流水,龙蛇走壁。多年来,他总是用毛笔字批改学生们的作业,这些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与他那文质彬彬,深沉平稳的老学究性格不太相符。但细细想来,这不正是体现了张老师那外平内秀,外柔内刚,深藏不漏,身手不凡,底蕴深厚,功力老道的内在品质吗?<br>人如其名。张老师终身从教,别无他求,恰似一位辛勤的园丁,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人才。如今,老人家虽然已经作古,但他所教的学生仿佛一棵棵树木,早已长成参天大树,蔚然成林 。这不正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真实写照吗?<br>写于2021年元月<br>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景山,1954年生,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学一级教师。系灵石县文史研究会会员,曾任《灵石文史》期刊编委。先后在两渡中学,灵石一中从教,在县党政机关,乡镇任职二十余年。2014年退休于灵石县发改局。</p> <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梁志友 张 钰 杨志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