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笔池疏通排水风波 <p class="ql-block">👧:快看呐,这个水池好特别。</p><p class="ql-block">👦:哇,是三层的呢!每层还有个水龙头。</p><p class="ql-block">👧:快看,把水龙头都打开,上面池子里的水就可以流到下面的池子里,最后流到这个地下管道里……</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在这里洗笔,真方便呀!</p><p class="ql-block">👧: 我们给她涂上颜色吧!水泥的颜色太灰了,我觉得彩色的应该更好看。</p><p class="ql-block">户外涂鸦区,孩子们对新建的水池产生了兴趣,涂色、玩水、洗笔……水池里水花泛滥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水池积水啦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晨间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昨天水池里积满了染料水,打开水龙头,发现水排不出去了。崔彦君小朋友焦急的喊到:“糟糕啦,水池的水龙头不能流水了,这里已经堵住了!”周围小朋友陆续跑过来,围在水池边查看情况。崔彦君又用手戳了戳出水口,说“真的已经堵住了,一点都戳不动。”</p><p class="ql-block">崔彦君问到:“那是什么东西把出水口堵住了?”</p><p class="ql-block">“是树叶吗?昨天晚上刮风了”</p><p class="ql-block">“不对,树叶应该会飘在水面上,我想可能是石头”</p><p class="ql-block">“怎么会有石头在里面呢?”</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可能是没有融化的颜料吧?”</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开始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杨骁蕤喊停了大家的讨论:“现在水这么多、这么混,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怎么会知道水管被什么堵住了?”</p><p class="ql-block"> 刘嘉栋思考了一下说:“我们把水倒出来不就行了!”</p> 齐心合力忙排水 <p class="ql-block"> 刘嘉栋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各自四散去找工具。孩子们拿来了染料盒、罐子等物品开始排水。干了一会儿,水已经见底了,染料盒的效果开始变弱。崔彦君说:“现在水变少了,染料盒舀不出水了,怎么办呀?”刘嘉栋去转了一圈取了一支大毛笔回来,说:“这个可以,我可以用这个把水吸出来。”说完他就试验了一下,果然水变少了。我问道:“我们这里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像这支毛笔一样吸水?”只见刘嘉栋环视四周,指着不远处说:“我们用的那个刷墙的滚子应该也可以吧!”。他取来后经过试验发现真的可以吸水,他非常高兴。这样,孩子们就用海绵毛笔和滚筒将水池里最后的水清理干净了。 </p><p class="ql-block"> 清理完水后,露出了下水口的“真面目”,孩子们凑近一看,发现里面满是小石头、沙子、干染料片。这与孩子们一开始的猜测有的相同,但有的是我们没想到的。</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自主讨论、交流,主动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对毛笔的创造性使用表现出了孩子们积极主动、发散创造的思维品质,再一次体验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完整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没有干涉和支招。如:“<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水变少了,染料盒舀不出水了,怎么办呀?”等问题都是幼儿自主发现,自主解决的,教师偶尔启发式提问,引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思考。</span></p> 攻坚克难通管道第一次 <p class="ql-block"> 崔彦君转头取来了绘画用的笔刷,但是第一次取来的太粗,所以他又去换了一个,取来后他开始尝试疏通管道,但是发现还是太粗。我问他:“在家里下水道堵了的话,妈妈会用什么疏通?”这时崔彦君的眼睛亮了起来,略带骄傲的说:“妈妈会用细铁丝把东西勾出来。”“那我们这里有细铁丝吗?我们一起去找找”。</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孩子们带回来一段粗铁丝开始尝试,效果还行,但是不能完全疏通管道。刘嘉栋这时又提出,我们可以把它们吸出来呀!我问他准备用什么材料呢?他回答道:“用瓶子就可以啊!”说完后,我帮着他找到了一个瓶子,他拿到瓶子后,将瓶口正对下水口,用力挤压瓶身然后松开,果然吸出了一些垃圾,但只能吸出很少一点,多次尝试后也没有能将垃圾清理干净。就在这时响起了收拾整理的音乐,我们只好带着“遗憾”先整理好物品。</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幼儿想到用细铁丝将垃圾勾出来,自主寻找工具,这源于日常生活中有观察到家长这么做的经验,并将已有经验积极地迁移到游戏中来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以及孩子想到用小瓶子将垃圾吸出来,这也反映出孩子在思维上的一个创新性。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遇事冷静、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p> 问题讨论与经验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分享时间,孩子们对到底是什么堵住管道的“罪魁祸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p><p class="ql-block">崔彦君:“应该是干染料片堵住了水管。”</p><p class="ql-block">杨骁蕤:“染料片怎么可能堵住水管?”</p><p class="ql-block">老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堵住了水管?”</p><p class="ql-block">杨骁蕤:“我认为是小石头、小沙子。染料片很轻,水一冲就走了。小石头有点沉,它们会沉在水底,堵住水管。”</p><p class="ql-block">崔彦君听到杨骁蕤的发言后,转变了想法表示也认同杨骁蕤的观点。</p><p class="ql-block">老师:“我们今天上午通了一上午也没有成功,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p><p class="ql-block">刘嘉栋:“我们可以用瓶子把它吸上来,但...吸上来的水总是会漏掉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老师:“有没有什么改进的方法呢?”</p><p class="ql-block">杨骁蕤:“你拿起来的速度快一点不就行了嘛!”</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可以找到下水道的口,从下面进水,将里面的垃圾冲出来。”为了让小朋友理解,我请杨骁蕤根据自己的描述画了一个示意图,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可能实现---水池第二个和第三个水龙头是没有独立水管的,它们只是负责将上一层的水放下来,想到这里不禁感叹孩子的创新思维真是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这时,崔彦君也高高的举起了他的小手,说:“我们可以用一个薄薄的勺子的后柄将垃圾挖出来。”</p><p class="ql-block">老师:“为什么要用薄薄的勺子?”</p><p class="ql-block">崔彦君说:“因为太厚了塞不进去啊!”</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回想家里泼水的时候,土会不会被冲的凹进去?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我又问到:“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这种方式,将垃圾冲出来?”孩子们表示可以试一试,这样最终我们得到了四种方案。</p> 攻坚克难疏通管道第二次 <p class="ql-block"> 下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快速的来到了水池边。通过讨论我们决定先从崔彦君的方案开始验证,孩子们拿出从班里带下来的勺子,开始围绕着下水口进行尝试,他们小心翼翼的操作着勺子。不一会儿就听见孩子们发出叫喊:“老师,真的可以挖出来!你看!”我凑近一看,在水池边上果然有很多小石头,在给他们加油打气之后,我就继续在一旁观察。</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会儿,发现动静变小了,我一看原来是挖不动了。孩子们打开了水龙头,但发现水几乎不会流下来,杨骁蕤说:“明明我们已经清理干净了啊!怎么还是不淌水?”我问他们有没有可能是里面更深处堵住了?孩子们点了点头。接着我们又开始验证杨骁蕤的想法,我们找来了管子,但奈何管子太粗,套在水龙头上之后,还空出很大的空间。崔彦君一把捏住了水管,将它固定在水龙头上。之后我们开始放水,但发现一个人捏不住,一直往外滋水,崔彦君又喊来了其他小朋友,几双小手一齐捏住了水管。这次,随着开关的拧动下水口开始冒气泡,不一会儿便返上来许多垃圾,孩子们惊奇的叫了起来:“哇,出来这么多。”之后我们打开水龙头一试,果然有了水流。孩子们高兴极了,杨骁蕤高兴的说:“这是我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高兴之余,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垃圾被冲上来了,但是随着水流它又会再次进到水管里堵塞水管,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p><p class="ql-block"> 新的问题产生了,期待孩子们明天的探究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