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杨振宁</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他的地位足以跟教科书上任何一位物理学家并列,其名字也会在未来成为无数学子们奋斗的目标。杨振宁从1945年开始赴美留学,并且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他第一次回国还是在1971年。</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回国时,杨振宁见到了周总理,在回忆中,杨振宁表示周总理的学识非常渊博,觉得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2年后,杨振宁第四次回国,这一回他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其实,最开始杨振宁觉得毛主席不一定愿意接见他,认为自己这个愿望太过于不切实际。但是没想到,毛主席竟然同意了会见的请求。两人在中南海的书房中还畅谈了几个小时,交流了不少问题。</p> <p class="ql-block">对于杨振宁来说,毛主席整天日理万机,需要处理许多重要的国家事务,在科学领域应该不甚了解。然而,这一次会见彻底改变了杨振宁的想法,他发现毛主席其实在自然科学这一块也有深远的涉猎,甚至会从基本粒子的角度来了解宏观宇宙。</p><p class="ql-block">谈话进行到一半,毛主席突然笑着问道杨振宁:“别人都喊我万岁,杨先生认为这个观点科学不科学?”</p><p class="ql-block">杨振宁没想到毛主席会提出这个问题,一下子犯了难。不过,经过简短的思考,杨振宁回答说:“人们之所以这么喊,是因为群众希望主席您能够身体健康,这当然不算科学,但是这属于人们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不过毛主席摆了摆手,说:“我虽然不懂科学,也知道守恒,这个万岁就是不守恒,不科学。”</p><p class="ql-block">谈话结束后,毛主席亲自送杨振宁到门口,握着他的手说:“我年轻那会也想搞科学,但是没搞成,不过我很高兴你能对人类的科学有所贡献。”</p><p class="ql-block">杨振宁闻听此言深受感动,他激动地说:“主席,我也要祝福您万岁。”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说:“刚才不是说过了,这句话不对,不科学。”</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杨振宁</p> <p class="ql-block">后来,杨振宁每每谈到毛主席,都说这是一位天才般的人物,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对于杨振宁来说,此次跟毛主席的会见意义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日后回国的想法。</p><p class="ql-block">其实,很多人在谈到杨振宁时都会对他有些负面评价,尤其是跟同时代的邓稼先相比。但是,杨振宁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过,自己最大的成就不是提出理论,也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觉得自己不行的心理。</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中国百废待兴,我们工业不如人,经济不如人,科技更不如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邓稼先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搞原子弹。而杨振宁也在这时候站起来说:中国人也能得诺贝尔奖。</p><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喊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带给中国年轻一代的信心。</p><p class="ql-block">1978年,杨振宁提议创建少年班;1980年杨振宁在美国创建学术交流会,资助中国学生学习;1983年杨振宁再次提议设立计算机专业;1984年杨振宁提议创建发明奖、物理奖、数学家;1997年杨振宁建议清华大学成立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尽可能拉近中国和世界一流科技的距离。</p><p class="ql-block">不论是周总理还是毛主席,他们都肯定杨振宁做过的贡献,那么我们作为受益者,就更没有理由指责杨振宁。</p><p class="ql-block">▼杨振宁和邓稼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延伸阅读】 经典老照片:1973年7月17日,毛主席、周总理会见(接见)杨振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73年7月,杨振宁和杜致礼第四次回国探亲。这次回国,杨振宁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个请求,他要拜见主席。很快,他就接到了通知,主席要接见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7月17日下午,在周总理和周培源的陪同下,杨振宁走进了主席的书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主席亲切接见了杨振宁,谈话进行了一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时间到了,大家都站了起来,主席笑着对杨振宁说:“你拉我一把。”杨振宁急忙上前搀扶他起来。虽然主席走路不是很方便,但仍然坚持把杨振宁送到书房门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门口,和杨振宁握手告别时,主席说:“感谢你这位科学家,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38, 33, 74); 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会见杨振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8, 33, 74); 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2000年8月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马库斯、米歇尔、丘成桐等6位国际著名科学家。</span> <span style="color: rgb(38, 33, 74); 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span></p> <p class="ql-block"><b>【延伸阅读】50年代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北京曲折相见</b></p><p class="ql-block">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的长女。当时,杜聿明作为国民党43名首要战犯正在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接受改造;他的岳母曹秀清和岳母家中其他成员则在台湾。1971年杨振宁要回国探亲了,是先往祖国大陆还是台湾探亲备受关注。</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杨振宁还是普通学者时,周总理就已经指示并通过从美国回来的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递信,让在狱中的杜聿明与杨振宁取得了书信联系,通过杨振宁将杜聿明在北京一切安好的情况,告知杜聿明在台湾的家属和同学好友,解除了他们的担心忧思。</p><p class="ql-block">1957年,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周总理当即决定派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前往瑞典祝贺。代表团其实只有两人,就是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和夫人王承书。张文裕在启程前,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到北京德胜门外的功德林1号与杜聿明会晤,希望他以岳 </p><p class="ql-block">父的身份给女婿杨振宁写一封祝贺信。由他带往斯德哥尔摩颁奖仪式时面交杨振宁;杜聿明欣然命笔,写了一封言简意赅的祝贺信:亲爱的宁婿: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奖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p><p class="ql-block">杜聿明即草</p><p class="ql-block">杨振宁给杜聿明回了信,托张文裕教授带给杜聿明,信中向杜聿明表示感谢,并说,岳父的关怀使他很受感动。</p><p class="ql-block">亲情国事,特别是来自中国共产党的人情温暖,使杨振宁选择了祖国大陆。</p><p class="ql-block">曹秀清1949年去了台湾。当时,杜聿明已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蒋介石怕杜聿明“投共”,下了手谕,将曹秀清全家八口人作为人质,“送”到台湾。</p><p class="ql-block">曹秀清到台湾后,度日维艰,家庭生活子女教育无人过问。1957年,杨振宁得了诺贝尔奖,鼓励曹秀清设法取道美国转往祖国大陆,曹秀清立即提出要去美国看女儿女婿。</p><p class="ql-block">国民党突然对曹秀清“恩爱有加”,她提出去美国,不仅立即得到批准,而且接到通知,“蒋总统”和夫人宋美龄要接见她,为她送行:“国防部”的—辆高级轿车驶来,接曹秀清去“蒋总统官邸”。刚进入会客厅,蒋介石宋美龄随即跨入,与曹秀清握手寒暄几句后,就请曹秀清坐下。蒋介石先询问了她子女的情况,接着就仔细地问起了杨振宁的情况,蒋介石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奖,为国争了光。杨振宁的父母都在上海,你这次到美国去.要凭着岳母的关系,争取杨博士到台湾来访问,为党国效劳。”曹秀清心想,我到美国去,是为了设法找到杜聿明。但表面上不得不敷衍,说:“杨振宁没有到过台湾,台湾的情况他一点都不知道。我见到他后,一定向他好好介绍台湾情况。台湾是个宝地,物产丰富,环境优美,要他回来看看,为建设宝岛贡献力量。”蒋介石听了微微笑,点头说:很好。曹秀清清楚大陆的情况。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1952年回国,任复旦大学教授,在周总理的关心下,60年代后每年暑假都要与杨振宁的母亲飞往日内瓦与杨振宁一家团聚,介绍大陆和杜聿明的情况。曹秀清确信杜聿明现在作为人民政府的“上层人士”,生活不会有问题.杨振宁杜致礼也鼓励她去大陆,她对返回祖国大陆的信心就更足了。</p><p class="ql-block">最后,在杨振宁的安排下,曹秀清从美国飞往日内瓦,由中国外交部的同志亲自接机,安排休息数日后,转机飞往北京。当时祖国大陆物质条件还比较差,杨振宁为让岳父岳母安度晚年,买了一批美国最新的家电如电冰箱、空调、电动缝纫机和照相机等托运到北京,均得到特别关照,免税进口。</p><p class="ql-block">曹秀清回大陆后,杨振宁着手准备回祖国探亲。当时,由于中美两国隔绝来往,杨振宁一时还不能成行。</p> <p class="ql-block">1971年春,中美关系开始显现解冻融解迹象,美国国务院解除了美国公民不准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的禁令。杨振宁马上给在上海复旦大学的父亲杨武之去信说,他要回到祖国来看望父母、岳父母和同学朋友。</p><p class="ql-block"> 杨武之立即把杨振宁的信息报告国务院,得到十分肯定的回答,祖国敞开胸怀欢迎杨振宁远洋归来。这样,杨振宁携妻乘法航径飞上海,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土。在上海,他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之后,他到北京,见到了中学、大学同学挚友、中国的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还见到了吴有训、周培源等许多师长好友。</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的“重头戏”是他首次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并与岳父一家一起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宴请。</p><p class="ql-block"> 同年7月28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并宴请杨振宁和他的家属。周总理与杨振宁亲切交谈,谈话内容从科学研究、社会问题、国际动态到家庭生活,毫无拘束。总理精神抖擞,谈笑风生,当听到杨振宁称曹秀清“妈妈”,而称杜聿明为“杜先生”时,立即纠正说:”应该称为岳丈大人。”席间.周总理还风趣地对曹秀清说:”你坐到女婿旁边去,丈母娘最爱女婿嘛!”在座的各位禁不往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1973年夏天,杨振宁和杜致礼第四次回国探亲,这次回国,杨振宁向中央提出要拜见毛主席,很快,杨振宁就接到通知,主席要接见他。7月17日下午,毛主席亲切接见了杨振宁,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就播送了这则消息。毛主席会见美籍科学家,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引起全世界的瞩目。</p><p class="ql-block"> 杨振宁四次回祖国探亲,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期间有何炳棣、任之恭、王浩、陈省身、李政道、牛满江等100多位美籍华人科学家来到祖国访问,打开了祖国与国外的科学交流之门。</p><p class="ql-block">▼杨振宁夫妇和邓稼先夫妇</p> <h1>杨振宁原配杜致礼:这个出身名门的顶级名媛,是杨振宁唯一爱情</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管您愿不愿意,中国当代科学史,绕不开杨振宁,谈论杨振宁,绕不开他的第一任妻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不管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婚姻如何幸福。杨振宁和原配杜致礼的婚姻持续了53个春秋,他们在最美好的年纪琴瑟和鸣是盖棺定论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杨振宁和杜致礼及孩子</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初,被当时的科学家称为“物理界最兴奋的年代”,杨振宁对获得物理界诺贝尔奖志在必得。为了不干扰丈夫科研工作,杜致礼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承担起全部的家务。</p><p class="ql-block">▼杨振宁夫妇和李政道夫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