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制度 | 用处罚的方式管理员工合适吗?

jahbca

<h3>一提到“处罚”,感觉马上就会有一波反对的声浪扑面而来。</h3><h3>在越来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时代,处罚这个词好像与个社会格格不入。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讨论这个话题的帖子不多。</h3><h3><br></h3><h3>所以,讨论这个话题我有点忐忑,但考虑到问责在社会治理中普遍存在,做管理要赏罚分明,免不了要问责,就试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小讨论一下。</h3><h3><br></h3><h3>特别声明:</h3><h3><br></h3><h3>这里讨论的是标准明确、有理有据、合法合规的处罚制度,不是随兴而定,不分青红皂白的乱罚。</h3><h3><br></h3><h3>或者说,只是单纯地讨论一下问责制度目的和意义。</h3><h3><br></h3><h3>网上对此讨论的少,大概是因为“处罚”听起来即不像管理的高招又不像好人干的事,事关人品,有意回避。</h3><h3><br></h3><h3>但是不是通过“处罚”来管理就是人品有问题呢?</h3><h3><br></h3><h3>是非难辨,我们听一听圣人言。</h3><h3><br></h3><h3>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h3><h3><br></h3><h3>殷之法有这样一条规定:在街上乱倒灰者要判刑。子贡认为重了,问了孔子,孔子是这么说的:</h3><h3><br></h3><h3>“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h3><h3><br></h3><h3>翻译成白话是:这么做是懂了恰当的治理方法。在街道上乱倒灰(垃圾)必会扬到别人身上,扬到别人就会发怒,发怒就会打斗,进而导致三代人相互残害。三代人相互残害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小矛盾导致的,(对此)即使用刑责罚也是可以的。重罚是人所厌恶的,不乱倒灰(垃圾)是人容易做到的。让人通过做容易做到的事来避免受到厌恶的(重罚),是恰当的治理方法。</h3><h3><br></h3><h3>孔子并非一味鼓吹仁义道德,而是明辨事理,懂治世之大道。孔子在周游列国前,曾在鲁国做到大司寇(相当于相),管的那叫一个好,治鲁三个月,秩序井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h3><h3><br></h3><h3>仁义礼智信固然是好的,但并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仁义礼智信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但解决不了眼下温饱安危以及个别人的私欲,也解决不了因弃灰这样的小矛盾所导致的三族相残之祸。</h3><h3><br></h3><h3>刑和礼并不矛盾。早在以礼为法的周朝就主张“为下无礼,则不免于刑”,强调礼所禁亦为法所不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