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教育研修之树,接国家优秀之果——记新都中学情境化工作坊活动

起点之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终身学习榜样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新都中学理化组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4月16日上午,情境化工作坊活动如期举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主题是研修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海淀区学业标准》,会议由王杨老师主持,教导处崔志红主任参与本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分为三个环节:1、三位青年教师做研读后的分享。2、全体成员共同探讨个人心得。3、崔主任进行点评总结。</p><p class="ql-block"><br></p> 环节一 李乐老师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研读《海淀区学业标准》,李乐老师收获很多,她根据学到的知识总结设计课程的新思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分享了 “如何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定量认识”这一节的课程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让学生阅读化学史实,了解有关化学变化研究发展史以及科学家研究化学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得出参加反应物质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相等的关系。让学生真正会观察,会分析,从而自主地形成认识。这时候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最后一环节,教师再设计一些有真实情境的问题,作为课堂练习和当堂作业,让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认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应用实践中发展固化定量认识。</p> 冯炜杰老师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交流中,冯炜杰老师将《海淀区学业标准》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了对比分析,将分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解析;第二部分,学业标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课程标准解析里包括两个方面: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学业标准包括行为动词的说明、学年学业标准中的机械运动和力的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冯炜杰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更能确定课标是衡量物理课堂教学的标准,是物理教学的航向标,我们要加强课标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实际情境和问题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标准解析和学业标准解读完后,冯炜杰老师又结合自己实际的课堂教学,认为我们需要在研读课标后,将更具有理论依据的教学设计带入课堂,用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去面对不同的课堂生成。</p><p class="ql-block"><br></p> 田敏老师分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田敏老师分享了《海淀区学业标准》中的第三部分,有关教学关键问题及指导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课堂交流了其中的两个问题: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能力。2、在教学中怎样提升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每个问题的研究,田敏老师结合学业标准,都从两个方面解决,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在解决每个问题的同时,田敏老师都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根据实际课堂的特点提出更符合学生水平发展的解决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环节二 思维碰撞的火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工作坊成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思想才能不断进步,行动才能不断创新,创新为课堂增添活力,充满活力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课堂的出发点。将《海淀区学业标准》的理论指导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中,在研讨中提升我校理化组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p> 环节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崔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希望大家在研修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专业素养提升的方向。因为热爱而坚持,因为研修而提升,因为精益求精而完美。同时也对工作坊成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自觉学习教学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养成阅读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多听课多学习多请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大胆实践、探索,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积极主动参与区教研工作室的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道行思,取则行远。</span>相信在崔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情境化工作坊的全体成员定会以研修为主体,以提升自我素养为根本,扎实常规教学,不断探索知识、总结方法,为魅力实验添彩。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有效的工作,慧心思考,不倦追求,发扬“三牛”精神,深扎教育教学的土壤深处,根深叶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

教学

老师

学业

课堂

学生

分享

标准

情境

研修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