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注重体验,唤醒学生语文感受力</span></p><p class="ql-block"> ——潘庆玉《桃花源记》课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崔凯 </p><p class="ql-block">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带着学生细细咀嚼每个字每句话,字字落实、句句清晰,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却并未真正将文本咀嚼,反而对文言文学习形成了刻板印象,很难对整篇文章形成自己的理解,更难以建构认知结构,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桃花源记》是教学的经典篇目,在中国知网中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所以越是经典的篇目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便越高,潘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为文言文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仿佛又跟随着潘老师重新学习了一遍课文,是一种完全沉浸式的体验,带领我走进了原本并未发现的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唤醒文本,释放知识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实词虚词的知识,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为了应试机械的去记忆、背诵,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钱梦龙老师曾说,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白文言文教学中的古代书面语,对学生来说是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对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进行初步的理解,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唤醒文本中隐藏的知识,释放文本的活力。像在《桃花源记》中有许多成语像“豁然开朗”“鸡犬相闻”等都是学生并不陌生的,因此潘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将系统知识转化为具有高度认知势能的教学设计,并没有死板教条对文言知识进行机械的讲解,也没有一套套的总结归纳,而是让学生根据经验尝试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唤醒了文本。</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搭建认知工具支架,灵活处理文本。</span></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在《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中曾说,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认知工具系统的中介价值,通过灵活运用各种认知工具,转换文本经验认知形式,激发学生认知兴趣,架构意义理解的立交桥。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中仍抓住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知识,但是潘老师搭建认知工具支架,巧妙利用教学手段,唤醒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主动的参与对知识的学习与建构中。</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在执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理解,并进一步明确文本中的文言知识,采用了“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讲故事,又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尝试理解文本内容。在这一过程中,看似是让学生复述段落内容,但与此同时也让教师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的缺漏,教师也能因材施教,重点强调文本中的重点文言知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解文言知识,更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潘老师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习文言知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将激活了文本中冷冰冰的文言知识,让教学实现了一种双向奔赴,文本向学生敞开的同时学生又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文本的学习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还原文本留白,体验文本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 召唤结构主张一切文学作品以及艺术作品都存在着空白,需要读者凭自己的经验以及理解去填充空白,进而完成审美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若学生无法体会到文本中的空白亦或是由于经验不足而无法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填充,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的手段带领学生感悟空白,进而形成自己的创造性体验。在文言文阅读中,由于学生日常积累不足以及自身经验有限,就更难深入理解文本,创造性的体验文本,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逻辑还原、情感还原等教学手段,适当补充文本留白,让学生感受文本特点,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体验。</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文本的写作特点,但其实在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其写作特点、语言风格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带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生成对文本的理解,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环节便是对文本语言句子紧凑的特点的探究。老师通过简简单单的一句“问今是何世”入手,点出这一句既没写谁问谁,更没有写回答的句子,文本内容逻辑却不矛盾。潘老师对文本进行逻辑还原,通过填补文本中的这一空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潜藏在句子后未被发现的内容,理解了文本句子紧凑的特点,更形成了自己的创造性体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唤醒学习体验,释放学习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 目前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文言文的学习比较枯燥,文言知识也靠着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来掌握,这样的学习势必会走向单一的模式化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目标也不能很好的实现。无论是对哪一种文体的学习,语文课都需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体验从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潘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一文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走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发挥感官体验,融入文本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老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在桃花源中的体验。老师课件的色调完全迎合了文本的主题内容,尤其是第一张课件,用满屏的桃花围住“桃花源记”四个字,冲击着学生的视觉体验,让人感觉如同真的在桃花源中一样;此外,在讲到写作的“详略”艺术中时,潘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结尾一次比一次简单,由浓到淡的感觉,不仅让结尾“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一句的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到一句一句的逐渐由浓到淡的感觉,同时老师又让结尾这几句的字体颜色慢慢由浓变浅,学生又从视觉上再次感受到结尾的变化。此外潘老师又通过视频为学生补充背景知识,让学生通过多方面体验文本,融入到文本情景当中。</p><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整节课潘老师都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冲击学生的听觉、视觉,继而让学生去触摸文本、深入文本。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教学手段、资源等多种多样、应接不暇,我们教师应当学会在琳琅满目的教学资源中去选择最合适、最能调动起学生兴趣的,潘老师选择的各类教学资源都非常贴合文本,并且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体验,真正让学生融入文本,实现了沉浸式学习。</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把握教学痛点,加深知识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肯定会对课堂内容有预设的成分在,但是学情是随着课堂不断变化的,学生在课堂中也是不断地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需要一边结合已有的教学设计,一边根据学生学情的现状不断对上课内容进行调整变化,紧抓学生学习痛点,设计符合学情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中灵活设计对文言知识的学习过程,将课堂完全开放,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复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代入到文本,教师利用这一个过程中准确把握到学生对文言知识理解不充分的地方,紧跟学生的发展,及时进行订正。这一过程对教师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学生的回答是不可预设的,也是在备课过程中无法估计到的,但是潘老师却勇于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暴露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症下药,及时订正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文言知识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知识是教学的重难点,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部分教师对文言知识进行梳理,为学生整理出详细的知识点汇总,方便学生记忆,但是这一过程就变成了教师的单方面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抓住学生的学习痛点,而后设计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只有亲身参与过对知识的学习,才能对文言知识的学习产生热情,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切实掌握文言知识。</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潘老师的课始是为学生服务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框架,通过各种手段唤醒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而让学生焕发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问题,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唤醒思维,释放语文感受力</span></p><p class="ql-block"> 文言文本身就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教材中的选文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他们并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一个个冷冰冰的文言知识,其背后蕴含的我国古人的精神世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都值得我们学生去学习、理解,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应有的文化自信。由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散思维,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背后蕴含的深厚的人文情怀。潘老师的课向来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提升,让学生通过文本形成更深厚的理解体验,这节《桃花源记》更是将经典文本讲成一节经典课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互文阅读共振,发展学生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对文本内容进行了拓展,为学生补充了大量的知识,实现了与文本的互文阅读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目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个,也有不少老师进行文本拓展,引用其他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是有部分教师很难把握使用材料的尺度,导致过多、过偏的对文本进行拓展,让语文课变成四不像的样子,原本的文本知识也变的支离破碎,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收获的内容大大减少,反而变成了教师的炫技课堂。潘老师的这堂课就为我们作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既实现了互文阅读的共振,又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进行写作艺术的探究的过程中,潘老师引用了《桃花源记》的其他两个版本,通过对《幽明录》和《异苑》的对比阅读,学生从中体会到陶渊明写作的真实性,并且也能够从对比中感受到“桃花源”这一文学意象在中国古典作品中的不同呈现形式,不仅对文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此外,在《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成语像鸡犬相闻、黄发垂髫等词语都是沿用至今的,并且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潘老师在讲到这两个词语时,又补充了《道德经》和《孟子》,老师补充的材料简洁明了,学生一读便懂,学生从这样简单的材料补充中能够与文本实现有效的链接。</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潘老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文本,有效处理材料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互文阅读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也让学生不知不觉间感受到语文背后蕴含的深厚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导向深度学习,理解文化内核。</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文化中,“桃花”本身就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并且关于类似的桃花源记的描写也形式多样,甚至还有相关的绘画、书法、音乐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去表现桃花源。学习语文,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文本表面知识,对文本进行机械性的学习,语文文本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思想情感对学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链接其他艺术作品,并且深入挖掘文本,导向深度学习,让学生读懂文本、读透文本。</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在执教《桃花源记》的过程中,引入了《幽明录》《异苑》《道德经》以及《孟子》等资料对文本进行补充,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在讲解“鸡犬相闻”“黄发垂髫”词语时,又通过材料补充,让学生明白“鸡犬相闻”背后蕴含的是老子提出的理想世界的境界,“黄发垂髫”背后体现的是儒家文化、儒家精神的一种传承。这种互文对比,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发展,让学生进入了深度学习,不仅进行文言知识的学习更体会到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此外,潘老师在课堂最后部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寄托,通过文本中的两个矛盾入手,引发学生对“桃花源”的思考,让学生体会“桃花源”背后的文化,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当今社会的拥有的桃花源,理解“桃花源”蕴含的文化价值,带领学生走向更深入的思考的境界。核心素养中提出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语文课本身就具备其他科目所缺少对文化的理解、传承,教师更应该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在课堂中对学生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