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幸福一家人,快乐怒江行(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的伯舒拉岭南部山峰,向南流经贡山县独龙江乡,之后向西流入缅甸克钦邦,入缅甸后改名“恩梅开江“。全长只有250公里,流域面积1947平方公里。虽然不长,面积也不算太大,但流域里降水丰富,河流落差特别大,水流湍急。独龙江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管辖范围。</p><p class="ql-block">独龙乡位于中缅边境,西,南与缅甸联邦毗邻;北面与西藏的察隅县接壤,也是云南与西藏的交界处。这里是我国人口较少的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独龙族目前只有七百多人口。这里属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独龙江是人们熟知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外独立存在的,所以也有“第四江“的称号。独龙江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上完整的保持着原始状态,因此被专家们称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独龙乡交通不便,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深藏在大山里的独龙江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一个神秘的地方。2014年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后,独龙乡以醉人的自然山水,独特的独龙族文化吸引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进入独龙乡的道路十分险要,盘山公路多急弯,沿途的山势陡峭,山体岩层松软,极易形成滑坡和滚石等地质灾害。因此,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景区经常会封闭旅游通道。2017年10月1日到2019年9月30日整两年的时间独龙江乡都禁止游客进入。两年里对独龙江景区进行了提升改造,改造的重点就是公路。</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行程中,独龙江最是我们的心之所向。</p><p class="ql-block">出发前,女儿女婿就多次在网上查询独龙江景区的情况,随时关注着独龙江景区的通行状况。</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独龙江景区自3月15日起已经恢复开放,每天的开放时间是早8点到下午18时。每天限制进入的人数为300人,只允许九座以下的小车进入。进入景区必须提前预约,预约后游客在景区入口处经过实名验证后就可进入景区。</p><p class="ql-block">一见面小马就告诉我们早已提前预约了进入独龙江的日期。但同时他也提醒我们做好思想准备,因为即便已经提前预约了,也未必可以顺利进入景区。因为一旦出现天气变化,或遇到山体滚石,滑坡险情,景区又依旧会立刻封闭通道。因此,我们每天都在担心愿望无法实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独龙江景区的入口,经过了严格的身份验证,包括核实身份证。检查手机里的行程安全码,体温检测。我们全都合格,终于可以进入期待已久的独龙江景区了。</p><p class="ql-block">心中忍不住的激动,小马也跟我们一样兴奋起来。他说我们一家是他今年接待的第五批游客,前面四波客人都没能进入独龙江景区。其中最遗憾的是我们之前的三位广州客人,她们是同胞姐妹。虽然她们按照预约日期准时到达了景区入口,但景区里面又出现突发情况,入口处紧急封闭通道,无可奈何的她们只得抱憾返回。</p><p class="ql-block">昨天一整天都细雨蒙蒙,我们心里都做好了进不去独龙江的准备。喜出望外的是,早上起床就见天空放晴了,哈哈……我们怎么如此幸运!老天爷太关照我们了,应该感恩!</p> <p class="ql-block">出发后,我有些心有余悸,问女儿女婿,今天的路会不会像贡当山的路一样险要。女儿说,去独龙江的路应该比贡当山的路还要险。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又紧张起来,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驶上盘山公路后,我觉得路况并不像贡当山那样危险。虽然盘山公路一样狭窄,急弯一个接着一个,公路边还经常看到:“此路段多滚石,滑坡,急弯,注意安全“的提示牌。但路面比较平坦,完全没有颠簸的感觉。心里慢慢踏实了,一路上,我又可以随时举起相机,随心所欲地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盘山公路旁边的一道瀑布,也是飞流直下,虽然高度不及三千尺,但水流急迫飞溅,也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张口双臂拍照,老叶讽刺我说:这是你拍照的经典动作。经典就经典,有什么关系,开心最重要!</p> <p class="ql-block">盘山公路路面都还平坦。一边紧靠着陡峻的山崖,一眼就能看到山崖的地质构造呈松软的状态;另一边是很深的山谷,公路大部分路段都很窄,有的路段如果两车相遇,必须其中一辆退回较宽的地方才能顺利错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独龙江盘山公路就是这样的,大弯套着小弯,一弯接着一弯。小马的驾车技术真的很棒,我们坐在车上感觉非常平稳。</span></p> <p class="ql-block">滑坡经常造成树木的毁坏。这个弯道处比较宽,养路工人正在清理堆放在山坡上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随着海拔越来越高,山间的雾气也越来越浓。</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一片朦胧的山色,心里不断的在默默念叨:好美呀!用“人间仙境“来描述,一点儿也不夸张。</p> <p class="ql-block">路旁树木葱茏,看得出大山里的原始森林非常茂密。</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就会看到路边一些高大的树木没有了树梢,我知道这些树应该是被雷电击中后变成了“断头树“。</p><p class="ql-block">小马告诉我们,这样的树就算材质再好,运出山去也不会有人用它做加工的材料。因为人们很忌讳“断头树“。很多大树最终都会烂在山里,这么好的资源得不到利用,真的很可惜。</p> <p class="ql-block">视线里开始出现雪山了,不知不觉中海拔达到三千多米,在景区入口处时海拔才一千九百多米。</p> <p class="ql-block">到达第一个观景台,游客挺多。</p> <p class="ql-block">视线转向观景台附近的山间,就可以看见山谷里有不少开着花儿的树。</p> <p class="ql-block">山谷里应该是山花烂漫的景色,只恨自己没有摄影的专业设备“大白“, 怎么拍也拍不出清晰的山花。</p> <p class="ql-block">选择一个角度与雪山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小马又为我们拍下了全一家四口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盘山公路上,经常会经过这样的棚洞。棚洞里的宣传画蛮有特色。“巍巍高黎贡,悠悠独龙江“,正是对独龙江地理位置的准确描述。</p> <p class="ql-block">有的棚洞长度很长,长度是由公路经过的山体状况决定的。如果遇到山体松软程度严重, 发生滚石滑坡的几率大的路段长,棚洞就必须有相应的长度。照片里的这个棚洞就是长度较长的一个,我只拍到了棚洞接近出口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长度较长的棚洞,宽度都可以容得下两辆车顺利错车。</p> <p class="ql-block">感觉离雪山越来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偷偷拍下小两口的背影,随时随地就是这么甜蜜!</p> <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到了三月下旬,大山里依旧积雪深厚,这是一个棚洞外面的积雪,丝毫没有融化的迹象。</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处观景台,雪峰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在2014年贯通的独龙江公路隧道,全长6680米。这条隧道贯通后,进入独龙江的盘山公路缩短了十几公里,而且缩短的是路况最危险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隧道里的光线,构成的画面还挺漂亮的,所以忍不住拍了好几张。</p> <p class="ql-block">隧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看到山体的岩层结构。我们不知道留出这样的地方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凭直觉猜测,一是为突发事故留个处理的应急空间;二是让人们看到并了解,打通隧道的艰难程度吧。</p> <p class="ql-block">经过这个棚洞时,听到棚顶上还有滴水的声音,难怪名为“叠水“棚洞呢。</p> <p class="ql-block">渐渐的,雪峰不见了,山间云雾迷蒙,树影婆娑,让人心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又看到了路边很多树的树枝和树干上都悬挂着一些毛茸茸的植物。前些年在香格里拉的国家公园里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导游说:这样的现象只能在自然生态环境特别好的地区才会看到。</span></p> <p class="ql-block">穿过独龙江公路隧道后,感觉盘山公路开始盘旋下行,从一路上的景观变化就可以知道海拔明显降低了。</p><p class="ql-block">一路行驶中,我们能够感知到独龙江公路修建工程的难度,也能够理解由于沿途山体地质构造的特殊,导致公路养护的艰难。所以,每当我看到路边的公路养护工人的时候,心中都会萌生出对他们深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终于进入独龙乡的辖区了。</p> <p class="ql-block">在入口附近的观景台上 看到了独龙江峡谷秀美的景色。这个观景台名为“绣切观景台“,因临近绣切村民小组而得名。这里是俯瞰独龙江峡谷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女婿放飞小无人机拍到的峡谷比我们的视线看到的更深远。</p> <p class="ql-block">小飞机还拍到了峡谷岸边的一个村寨。</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下的路旁小山坡上,几头黄牛好不悠闲自在哦。我用相机给它们拍照,它们的目光很是整齐的看向了我 ,干嘛呢?你们认识我吗?!</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五公里,就可进入独龙乡的孔当镇。远远的看到江对面的公路上有点堵车。那条公路也是我们返程时的必经之路。不免有些担心,我们返程的时候千万不要遭遇堵车哟。</p> <p class="ql-block">到达孔当镇,根据途中的经验判断,这样的建筑群应该也是国家援建的。在这片区域里转了转,看到了独龙江乡的一些政府部门,原来这里就是乡政府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有很多外地牌照的轿车,越野车。还有一些绿白相间的类似出租车的轿车,就是当地的游览车。因为景区不允许九座以上的客车进入,所以一些旅游大巴车的游客就得改乘这样的游览车进入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所中学的教学楼。墙壁上的文字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学临近江边的后门,正门面向大街。</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后门外的公路上,一群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训练。看得出来学生们都很努力,一位穿着蓝色运动衫的男老师一直鼓励着自己的学生。老师特别年轻,看起来顶多二十岁。</p> <p class="ql-block">训练一轮后的学生们,又走向下一轮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孔当镇另一部分的建筑,全部是同样风格的民居。我们进入居民区里浏览了一下,依山而建的小区里干净整洁,不少人家都种着花卉,而且多兰花。</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我们就做好了准备,在贡山县城购买了足够的食品。一是如果遇到堵车或封路的特殊情况时,我们可以有备无患。二是,如果我们特别幸运,什么困境都没有遇到,这些食品就足够我们当做午餐。</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我们真的就是幸运儿。非常顺利的到达独龙乡孔当镇。我们开始了快乐的野餐,小马借来烟具抽了支烟。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他一路上的辛苦,在这条盘山公路上开车,注意力一直都在高度集中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站在我们野餐的地方拍到的小镇一隅。</p> <p class="ql-block">站在野餐处看江对面,是一个房屋整齐布局的村子,民居依山临江,景色秀美。</p> <p class="ql-block">看向江心,水量丰富的江面,江水哗哗啦啦的奔流不息,这江水的颜色绿中泛蓝,真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后,来到另一个景点“普卡旺“。还没下车就看到一群群的游客,好不热闹。最抢眼的就是桥上站着的这几位“傣族大妈“了,艳丽的服饰,漂亮的小伞。一听口音,哦,原来是重庆人。她们乘坐的就是那种本地的绿白游览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们用翡翠来形容独龙江水的颜色,直到亲眼所见才会相信这是恰如其分的形容。</span></p> <p class="ql-block">在普卡旺景点主要就是观赏碧绿如玉的江水,沿着江岸崖壁上栈道漫步,这条观光栈道不太长,但名字十分浪漫,名为普卡旺滨江风情道。</p> <p class="ql-block">河谷里,堆积着很多大石头。要爬上大石头拍照并不容易,我小心翼翼地坐在石头上,生怕一不小心掉进水里。</p> <p class="ql-block">还是年轻人灵活,一样站在江心的大石头上,女儿多神气呀!</p> <p class="ql-block">看得出来吗 ,我身后的那条黑线实际上是一座简易的吊桥。</p> <p class="ql-block">女儿说:在这么仙气又这么漂亮的地方,老爸老妈怎么能不合影留念呢!于是,老两口心里美滋滋,满脸笑嘻嘻的合了影。</p> <p class="ql-block">走过那座简易吊桥,左拐就是这条普卡旺滨江风情道。</p><p class="ql-block">吊桥边有提示牌,上面提示游客不要五人同时站在吊桥上。据此可知,吊桥的承重力并不大。可有的游客一点儿也不在意安全提示,呼啦一下,七八个人都上了桥。</p><p class="ql-block">我们还是严格按照提示,尽量不在人多的时候上桥,也尽量不在吊桥上停留。从桥头左转就走上岸边的风情道,栈道顺着江流蜿蜒延伸着,一边是山崖,一边是潺潺流淌的江水。</p> <p class="ql-block">栈道两边绿树成荫,青藤缠绕,一路走来没有拥挤的人群,格外清新宁静。看到这支红色又毛茸茸的植物伸展在一片嫩绿的藤叶中,好漂亮呀!</p> <p class="ql-block">又见到很多树干上都缠满了毛茸茸的植物,这里又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极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自然生态环境总会被破坏得很严重。究竟怎样才能让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怎么才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真的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和难题呀。</p> <p class="ql-block">b女儿走在前面,我觉得好看,喊了一声,趁她回头,抓拍了一张。这是我很得意,女儿也喜欢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如此美好的风景,如此清新的空气,如此幸运的旅途,真让我心情舒畅,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拉开两扇门帘一样的绿叶,女儿冲着我俏皮一笑,我的心里好甜!</p> <p class="ql-block">透过绿树青藤看向江滩,水流潺潺,清澈透明。</p> <p class="ql-block">站在如此风景如画的地方,谁能够不痴迷?不沉醉?!</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太过短暂,无论多么流连,多么不舍,我们还是要离开独龙乡了。</p><p class="ql-block">回到孔当镇,经过这座可以通行小汽车的吊桥,就驶上了返程的必经之路。刚进入公路就堵车了,我们有些担心会耽误返程。小马下车打探,原来只是因为每车都要停车接受检查,这才导致的堵车,这种情况的堵车时间不会太久。</p> <p class="ql-block">等候检查的时候,看到车窗外几棵开满黄色花朵的大树。恰好一位养路工人走过来,抓紧时间向他请教,指着树问:师傅,这是什么树?这叫什么花儿?</p><p class="ql-block">师傅很和蔼的一笑,回答:我也不知道呀。</p> <p class="ql-block">离开普卡旺之前,我们又完成了一个自愿选择的重要项目,那就是去看望一位独龙族的纹面女。</p><p class="ql-block">纹面女是独龙族独有的奇异习俗,这种习俗也早已经消失了。目前在世的纹面女约二十五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已经七十多岁了,她们分布在独龙乡不同的村落。</p><p class="ql-block">关于纹面习俗形成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漂亮女孩担心被人抢去为奴才纹面;有的说是纹面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纹面是为了死后可以带走生前的东西。但至今并无定论,仍是个不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我们见到的这位纹面老奶奶已经九十一岁了。每次来看望她的游客都会给她两百元钱,老奶奶脸上的纹面痕迹已经模糊了,估计是年纪老了脸上的皱纹密集造成的。虽然老奶奶的脸已经有点儿难看了,但仍然感觉得到她很慈祥。我刚在她身边坐下,她就伸出双手轻轻握住了我的手,我心里生出的感情有点复杂,那种情感甚至无法表述清楚。</p> <p class="ql-block">在网上搜到了几张纹面女的照片,感觉这就是我们见到的九十一岁的独龙族老奶奶不同年龄段的照片。由此可见,她应该算是位独龙族名人呢!</p> <p class="ql-block">再次行驶在独龙江公路上,天空飘起了细雨,整条山脉都隐藏在浓浓的雨雾里。</p> <p class="ql-block">除了能看到公路边缘的树影,对面的大山完全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用“虚无缥缈“来形容眼前的景色,简直太贴切了!</p> <p class="ql-block">好在公路上车很少,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稳稳的行驶着。</p> <p class="ql-block">在进山时的第一个观景台稍事休息。天空渐渐开朗,景色立刻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已经下午五点半了。停车下来,看远处的雪峰。小马说,如果天气晴朗,在这里就能看到夕阳照耀下的金灿灿的雪峰。可惜今天天气不好,看不到那种特别美的雪峰了。其实我很满足,虽然没看到金灿灿的雪峰,但我们能够顺利进入独龙江,而且雨雾散开我们也看到了远处亮堂堂的雪峰。</p> <p class="ql-block">离开独龙江景区入口处的时候,那里停着很多游览车,就知道游客们也都在下午六时之前离开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住在贡山县城的云途酒店,特别要展示一下晚餐吃过的一种特殊的菜,这盘菜的食材叫“刺头“一种野生植物。新鲜的刺头形状有点儿像笋,这可是只能在贡山的春季才能吃到的野菜,物以稀为贵,新鲜的刺头价格超过四十元一斤呢!</p> <p class="ql-block">就用贡山县城里的这座灯塔当作此次完成独龙江之旅的标记吧。在这个大山里的小县城度过了两个夜晚,也总该留下点印记吧。</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顺利实现了独龙江之旅的心愿,但时间短暂,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匆匆而过。用“初识“二字来形容,都不够准确。要想真正认识和了解独龙江,那就需要在独龙乡多住些日子,好好来趟深度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