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瀛梨雪

平分春色

步入林中,徜徉在梨花的海洋里,便能发现它与雪的区别。不同于冰冷的雪,梨花的洁白是有温度的,那是一种素雅、是一种自爱,是一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白。 崂山沙子口陡阡口,地势较高,路窄坡陡。仲春时节,由陡阡口东望,巍巍青山围一盆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这里,万树梨花千顷雪,不知花里有人家。 大河东两岸一个个村落掩映于花海里。屋宇四周,山坡梯田梨花绽放,洁白一片,如茫茫白雪漫山遍野,玉蕊琼英如雪铺地,沿山坡、平地白色花环交汇于登瀛海湾前。”——这,就是旧时青岛十景之一的“登瀛梨雪”。 首先要说一下登瀛村的来历。登瀛旧名“登窑”,明初当地先民来此立村时,附近曾有许多烧炭的窑炉,故名“登窑”。清同治癸酉版《即墨县志》所载“村庄示意图”中即标注有“登窑”字样。 1934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下文将其更名为“登瀛”。随着人丁的繁衍,后来又分为前登瀛、后登瀛和小河东三个村子,另外,西侧山根还有一个村子叫西登瀛。 <p class="ql-block">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愁情写下《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p> “崎岖尽处落平川,菘圃椒梨接稻田。三面峰峦一面海,千重竹树百重泉。屋多跨水斜分径,帆远依山高入天。此是东崂名胜地,教人错认武陵仙。” 梨花,蔷薇科梨属。梨树,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雪五出,具有浓烈气味。果可供生食外,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药用。又到了这个季节,梨花开满树,犹如春天里的香雪。<br> 群山拥抱,众林如帷,走进大河东村,仿佛融进了一个莹白的、弥漫着一缕缕怡人清香的梦幻世界,令人陶醉。 从半空望下去,如银龙伏于地上,蔚为壮观。恍若让人一时回到了冬季,迎面而来的却是满满的春风。 洁白而高雅,一朵朵白得透亮的小花迎着春风摇曳,这大概就是所有人对梨花共通的印象吧。 梨花之姿,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姿态之一。风起,花飞,虽飘舞如雪,却温暖随风。 说起梨花,懂花的人大概明白,它的花语是“纯洁”,正如它的那洁白的花瓣一般,是一个十分贴切的花语。对于很多审美情趣高雅的文人来说,梨花的洁白正象征了一种不屈的高洁品质。 张之翰说梨花是“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王恽也曾说“爱一枝香雪,几暮雨,洗妆残”; 陆游更是对梨花大加赞赏,写出了“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的诗句来。 仰观一棵树,老干虬枝,如苍龙探海。细看一朵花,白瓣红蕊,似蝴蝶展翅。透过花枝,新颖别致的景象映入眼帘,交相辉映,美美与共。 拘一把年华绍逝、万物皆可萌的开悟,别错过崂山春天的这一抹清雅,将心中无数的情丝付于一场梨花雨吧。 近代著名学者黄公渚来此赏春时曾留下一首《登窑观梨花与道冲、子厚、金坡同游》的五言长诗:“登窑万梨花,俨入雪世界。海国春较迟,三月寒未懈。东君定如僧,为花一破解……” 放眼四望,只见身后群山青松如黛,远方大海烟波浩渺,脚下的千顷梨雪翻波涌浪 《崂山续志》中记载:“登窑旧有口岸……秋间椒梨熟时,渔筏之外,船舶捆载,与江南通贸易。”而《胶澳志》中对这些梨果的去处则有更详细的描述:“果木以梨为主……每年输出一千万斤……十之七八运贩于青口、海州、盐城、东台及上海等处, 在民国十三年(1925年)秋季举办的青岛市“农产展览会”上,登窑、西登窑村参展的梨果均获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登瀛村周围仍有大片的梨园,很多老树已有逾百年的树龄。 2003年,由林嘉欣、刘烨、郑伊健等主演的香港电影《恋之风景》曾专程来登瀛拍摄,虽然当时的梨树已为数寥寥,但片中如诗如画的场景,仍让“登瀛梨雪”成为很多观众梦中的向往…… 当年岑参有诗赞塞外大雪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在诗人的心中,雪如梨花。而登瀛花开之时,却为真正的梨花之海。这漫山遍野的花无可比拟,只能以“梨雪”喻之。 每当清明过后,“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的梨花宛如雪压枝头,漫山遍野,只见梨花千顷雪,不知花里有人家,因此而得“登瀛梨雪”之名。 当年郁达夫夏季来青岛,以末赏登瀛梨雪为憾。洪深早期剧作《卖梨人》取材于此。 雪如梨花,梨花如雪,也许当繁花盛开的时候,也无法分辨何谓雪,何谓梨,穿越时空的千年绝句在诗画一般的登瀛得到了绝妙的和谐。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鹊桥仙·春情 [宋]黄升<br>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绿阴庭院。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宝钗无据,玉琴难托,合造一襟幽怨。云窗雾阁事茫茫,试与问、可杏双燕。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宋]陈亮<br>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朝中措·清明时节 [宋]张炎<br>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寒食 [宋]赵鼎<br>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嘲三月十八日雪 [唐]温庭筠<br>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柳梢青·吴中 [宋]仲殊<br>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阙题 [唐]杜甫<br>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解佩令·人行花坞 [宋]史达祖<br>人行花坞。衣沾香雾。有新词、逢春分付。屡欲传情,奈燕子、不曾飞去。倚珠帘、咏郎秀句。相思一度。秾愁一度。最难忘、遮灯私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指春衫、泪曾溅处。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明]杨基<br>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宋]周晋<br>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宋]丘处机<br>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子夜歌·三更月 [宋]贺铸<br>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踏莎行·柳絮风轻 [宋]谢逸<br>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苏幕遮·草 [宋]梅尧臣<br>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宋]陈允平<br>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呼䣔童翦韭,和冰先荐春盘。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br>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宋]欧阳修<br>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宋]李清照<br>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br>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宋]黄庭坚<br>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宋]辛弃疾<br>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