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银川第九中学的学术报告厅,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再次聚齐,参加“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全区中学地理教学观摩研讨暨中学地理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活动。 首先观摩了由银川第九中学的蔺耐春和福州第三中学的郑友强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两位老师以新修订的课标下的2019年版地理教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准,设计了两趟精彩的展示课。<div>蔺耐春老师以宁夏闽宁镇的双孢菇种植作为情境,以电视剧《山海情》情节作为脉络串联起整堂教学,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区位因素发生的变化。</div><div>郑友强老师选取了宁夏五宝之一的“红宝枸杞”的生长,用故事串联教学,以大量的地理图片和问题探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落实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div><div><br></div> 来自福州市第十八中学的李琪老师,做了《基于思维建构的教学设计》专题讲座,以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堂为例,介绍了其所做课题中的部分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创新和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建构。 银川市教科所王跃华老师以《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题,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点评。强调应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为标准,抓住教学目标,以案例作为依托,使学生理解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马学梅老师以《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为题,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点评。指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情况下,设计出有深度的,能够对学生思维培养有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和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依据知识脉络的有逻辑关系的整合,在教学中要对学情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息后,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曾呈进名师工作室的梅国红老师带来《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地理“探研式教学”模式研究》,《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地理“探研式教学”课堂及命题实践》的专题讲座。梅老师用了多个真实探究案例,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从教学情境设计、链条式问题设计、合作探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了深度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在高考备考中,梅老师介绍了“一核,四层,四”的评价体系,提出的考什么,怎么考和为什么考,发人深思。关于“探研式教学”模式下的命题实践,梅老师列举了大量的历年高考真题和自己命制的试题进行分析说明,认为地理教师备考时应多研究真题、探究备考的策略和方法。 银川市第二中学孔斌老师带来的是《中学地理研学旅行与学校德育教育融合实践》,与参会老师分享了通过银川二中地理教研组的多年实践,通过“循目标,设主题”“据主题,选基地”“大研学,微主题”的设计思路,打造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研学活动。 银川市刘秀梅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刘秀梅老师,通过其所在学校银川市实验中学的特色教育背景,摸索探究《艺术特色高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艺术特色高中学生和老师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多年实践探索出特色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无前无后,问题驱动,知识提取,策略学习和百日冲刺模式,并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展示。 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的杨佰智老师以固原市第二中学“任山河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的实际案例出发,从四个方面做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乡土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专题讲座。杨佰智老师对乡土地理见解之深,令人敬佩,分析之透彻,为乡土地理开发与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专题讲座结束后,来自福建省曾呈进名师工作室的郑友强老师进行了工作室经验交流。曾呈进名师工作室主要从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命题研究、刊物发表、微课资源库建设多方面进行丰富的研究。吴孟宇老师代表永泰县中学地理学科工作室做主题为“乡土实践‘草根’教研”建设经验介绍。从团队建设、教学研究两个方面做了精彩分享。 刘秀梅老师代表银川市中学地理学科名师工作室,回顾了工作室成立两年以来的各项工作与成果。从工作室活动回顾总结、主持人工作总结、工作室取得的成绩三方面做经验交流。展示了工作室成员在教学、教研、课题、论文、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毛忠义老师代表银川九中高中地理教研组从“研习新课标,创新教学设计”、“参加大教研、学习他人之长”、“开展教研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完成课题研究,助推教学提升”、“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助推教师素养提升”、“开展教师技能培训,研习原创试题命制”、“开发微信公众号,交流地理教学思想”几个方面做教研组工作交流。 最后,进行了福建-宁夏地理名师工作室共建签约仪式及赠书。 本次活动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在网络上进行了同步直播,为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同仁们同样送去了一场饕餮盛宴。一天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教学教研的路程并没有停止,祝愿宁夏地理人在与福建名师的合作交流契机之下,走向更远的前方!<br><br><br><br>图文:马莉<br><br>审核:刘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