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生原创艺坊

于亚杰

<p class="ql-block"> 绿生原创艺坊蛟河市特殊教育学校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艺术教育发展,展示我校艺术教育风采,加快美育改革进程,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蛟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丁秀梅的大力支持,在副校长蔡雪梅、韩艳辉、邹鸿博等领导的引领下,由于亚杰老师具体负责,带领高年级的学生创建了以“绿生原创艺坊”为名的艺术实践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  蛟河市地处长白山西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也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其中独具地区特色的树种有红松、赤松,一到秋季松塔便挂满枝头;蛟河市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和大豆,秋收过后玉米桔杆,玉米骨头,玉米叶子便会堆积成山。依托这样的生态环境和便利条件,我们把工作坊制作的材料定为松塔、玉米、及周边废旧材料,使之重新利用,启迪智慧、变废为宝,因此我们将主题确立为绿色、生态、环保和创新,故取名为“绿生原创艺坊”。创艺坊作品依托这些主要原材料划分为三大主题,它们分别是“松柏后雕”、“玉米之乡”和“ 修旧利废”。</p> <p class="ql-block"> “松柏后雕”系列作品主要以松塔和树枝为主要材料用炳稀颜料在松塔上涂上颜色 ,让一个个松塔变成一朵朵漂亮的小花,结合树枝的造型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玉米之乡”系列主要以玉米粒、玉米骨头、玉米桔杆为主,利用玉米粒颜色鲜艳的特点来装饰生活物品。玉米骨头坚硬不宜剪裁,制作一些简单的装饰艺术摆件。如自行车、房子等等。玉米桔杆轻巧好造型,可以制一些较为复杂的学生喜欢的工艺品,如飞机,坦克等。</p> <p class="ql-block"> “修旧利废”系列是以生活中随手丢弃的一些物品作为学生的创作材料,大到纸壳、石头、小到贝壳、瓜子利用其形状、材质特点进行创作。</p> <p class="ql-block"> “绿生原创艺坊”秉承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生存,使学生融入主流社会的教育理念,为这些残缺的花朵打开的艺术的大门。它为学生创设的一个很好的艺术环境,也为课堂创设了宽松、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激发学生渴望创造的教学艺术,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孩子的艺术灵感才能得到发展,它让每个孩子能真正的走进艺术殿堂,提高欣赏层次,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好的艺术理想和种子。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更让学生认识了常用工具及基本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我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完善推进创艺坊建设,让“艺术工作坊”这一教育新形态,助力每个孩子获得“真实而生动的美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