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博物馆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23日,我们在古镇溱潼吃完午餐,便乘车来到兴化,参观兴化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兴化市博物馆位于苏北水乡兴化城区中心,是国家三级博物馆。与郑板桥纪念馆、施耐庵纪念馆合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馆内庭院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矗立着</span>郑板桥的塑像,奇石修竹辅之,有水池、池边嵌石,犬齿相依,参差有致,逢夏季,池内睡莲盛开,红鲤穿梭其间,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馆内主要有《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兴化历代名人》、《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等陈列展览。</p> <p class="ql-block">施耐庵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p> <p class="ql-block">兴化市博物馆小院楼台</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纪念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b></p> <p class="ql-block">兴化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游览图</p> 兴化县署 <p class="ql-block">兴化县署跟兴化市博物馆相邻,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其中兴化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县令,当属北宋时的范仲淹了,当年范仲淹曾经在这里做官三年。</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狮身像已老矣,留下了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门儀两边的对联是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宋天圣三年(1025),37岁的范仲淹在兴化担任县令,就是在这里办公的。范仲淹在兴化的功绩,是修建了捍海堰,阻挡了海水淹没农田,范仲淹至今仍被兴化人民所铭记。</p> <p class="ql-block">不过范仲淹在兴化只待了三年,就因母亲病逝而辞官回家守丧。县署中建有范仲淹纪念馆,介绍范仲淹的平生事迹。</p> <p class="ql-block">天圣四年,范仲淹建成了兴化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官办学校-兴化学宫,据说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学宫之一。兴化文化兴盛,人才辈出,范仲淹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这座宋代古县署一直沿用到明代。明初,知县徐士诚在紧邻宋衙的西侧新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新衙,这座旧的县衙清朝时作为县丞署使用,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亭子两侧有一副对联:昭阳采邑,文正儒基。上联谈历史悠久,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昭阳的封地;下联说文化根基非同一般,是谥号文正的范仲淹在兴化任知县奠定的儒学基础。</p> <p class="ql-block">县署规模并不大,小巧精致如同一座江南园林。县署的原址在博物馆后侧,现在的县署是2009年复建的,距离原址不足百米,博物馆内有一条通道与县署相连。</p> <p class="ql-block">兴化原名昭阳,在宋朝原为犯人发配之地。后因范仲淹在此任职取名兴化,意为“昌兴教化”。是江苏省的一座由范仲淹取名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李园内主要有船厅一艘,与兴化县署仅一墙之隔,墙壁上开有月洞门,可直接从县署来到李园参观,李园是清代时期当地著名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建于咸丰年间。李园的厅形似船状又称船厅,船厅构造奇特,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李园最著名的就是这艘船厅了,这里和兴化博物馆的距离也非常近,李园始建于清朝的咸丰时期,距今已一百多年。李园的设计非常的精妙,是典型的扬州园林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而且这座园林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这里有一堵很高的墙,一般的园林都不会造这么高的院墙,其实在当时兴化博物馆是一所监狱,在1989年被拆除成为了博物馆,1993年博物馆和李园连为一体,这成为了兴化的一处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李园和监狱只有一墙之隔,园主人经常听到镣铐的声音,并且认为这是不详之音,所以请了许多的知名园林设计师,建造了一个造型像船的建筑,将镣铐的声音变为船的锚链的声音,意为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船厅的旁边有一个参天大树,环境清幽,船厅的一侧栽着一株高大的广玉兰,这棵广玉兰是一级保护树木,至今已经有164年了,和广玉兰相邻的还有一处砖砌的花坛,这里面种着一颗紫藤树,这棵紫藤树的年纪和广玉兰一样都是164年。在广玉兰和紫藤树盛开的季节一定很美。</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宋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生于徐州,两岁丧父,两年后母“贫无依,再适淄州长山朱氏”,范仲淹也改姓更名朱说(yuè)。少年时代,他学习勤奋,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每天用小米煮粥,待粥凝固后,用刀划分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靠切细的腌菜佐餐,为后人留下“断齑画粥”的苦读励志故事。</p><p class="ql-block">成年后,范仲淹23岁慕著名经师戚同文之名,到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书院读书,书院提供免费教育,虽然伙食差,学风却刻苦严谨。范仲淹求学时,“五年未尝解衣就枕”“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五年中,即使是寒冬,他读书疲困就用冷水洗脸,不解衣就寝;腹中饥饿,就喝粥充饥,从不叫苦。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成为陪都,范仲淹的同学看到他生活太清苦,就送给他一些佳肴,让他改善一下生活。范仲淹却一口不尝,说:“我已安于吃粥,如享受了你的美食,恐怕以后就难咽下粥和咸菜了。”后来宋真宗率百官经陪都,到亳州去朝拜太清宫,同学们都跑出书院观看车驾,范仲淹却不动身,埋头读书。有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去看,他说:“将来再见也不晚。”又继续读书。</p><p class="ql-block">经过在书院五年苦读,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27岁的范仲淹参加会试,礼部选第一,中乙科第九十七名进士,授将仕郎(从九品下)、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司理参军,开始了近四十年起伏不定的政治生涯。有了朝廷俸禄,范仲淹就把母亲接到任上奉养。后来升任文林郎(从九品上)、试秘书省校书郎、权集庆军(今安徽亳州市)节度推官,才归宗复姓范。</p><p class="ql-block">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调到兴化所属的泰州,任西溪镇盐仓监,管辖梁垛、何垛、小海、丁溪、刘庄五场(《两淮运司志》),负责监督五场的淮盐贮运、转销及盐税。范仲淹有经世之才,却到基层做小官,有些好友劝他不要到任,请求改派(当时是允许的)。范仲淹却认为,做官不在大小,关键是能为百姓办好事。这时他33岁,刚到西溪就写了一首韵牡丹的诗:</p><p class="ql-block">《西溪见牡丹》</p><p class="ql-block">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p><p class="ql-block">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p><p class="ql-block">前两句赞扬牡丹的生长不选择土地,在海边盐碱土里也能生长,只要气候和暖,春天照样开花。后两句中的“上林”是“上林苑”,秦汉时宫苑名,这是追忆自己中进士后,曾在京城看过皇家宫苑的牡丹花,用以赞西溪牡丹色彩艳丽。虽仅短短四句,却由花及人,托物言志:作为富贵之花的牡丹尚且能不选择土地生长,到海边也能开花;自己是有抱负有作为的官员,也要像牡丹一样,即使环境较差,也要做出利国利民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天圣初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从通州、泰州、海州、楚州征调民夫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p><p class="ql-block">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任兴化知县的任期未满,调任监楚州粮料院,因母去世丁忧。他人离开兴化,仍不忘修堰之事,写信给张纶,说修堰好处,感动了张纶。</p><p class="ql-block">捍海堰修成后,地跨通、泰、海三州,长180里,因“捍海堰东距大海”,能“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宋史·河渠七·东南诸水下》),使堰西民户的耕种和盐丁的煎盐都有了保障。百姓不忘范仲淹发起修捍海堰的功劳,改堰名为“范公堤”。兴化人因感激范仲淹,“往往以范为姓”(司马光《涑水记闻》)。不仅建了范公祠、景范堂,还在古香堂内孔子牌位旁立范仲淹牌位,以配享孔子,这在全国,包括范仲淹的故乡苏州府吴县,他都无此殊荣。</p><p class="ql-block">范仲淹为治水请求调任兴化知县,正式进入地方政治,不仅修堰,还有兴学校,定礼俗、敦民风等各项举措,当时就能取得成效,如果没有他个人的道德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兴化期间,政治与文学这两点在他身上相辅相成,使他成为启开兴化道德与文化先河的主角。此后,范仲淹的影响一直是兴化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p><p class="ql-block">他在兴化建了学宫,内有文会堂和清风堂,是全国最早的学宫之一。为了培养人才,他邀请知名学者来讲学,也开始他以“天下忧乐”为主题的诗文写作。有五言古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嘉靖《兴化县志》标题简略为《文会堂》)为代表:</p><p class="ql-block">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p><p class="ql-block">诗书昉周礼,琴瑟咏羲皇。</p><p class="ql-block">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p><p class="ql-block">芝兰一相接,习习庭阶香。</p><p class="ql-block">德星相聚兹,千载有余光。</p><p class="ql-block">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p><p class="ql-block">笙磬得同声,精色俱激扬。</p><p class="ql-block">栽培俱桃李,栖止俱鸾凰。</p><p class="ql-block">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p><p class="ql-block">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p><p class="ql-block">《文会堂》是兴化文学的最早记录,而兴化有名存文史的诗,当从范仲淹这首诗起。诗中的“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正是他后来写《岳阳楼记》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源头。范仲淹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君子不独乐”,而“先忧后乐”思想正是怎样做到“君子不独乐”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范仲淹任职的兴化正是他“先忧后乐”思想的起源地。因此,这是兴化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值得我们引为骄傲。</p><p class="ql-block">如同士大夫为官地方时经常建筑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亭阁一样,范仲淹在兴化任上,于南溪建了两座亭子。兴化是故楚之地,为表达对楚国诗人屈原的敬意,特地从屈原《渔父》中的诗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里,给这两座亭子取名“沧浪”和“濯缨”。他自己还专为濯缨亭题了两首诗《濯缨亭二绝》,</p><p class="ql-block">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p><p class="ql-block">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情。</p><p class="ql-block">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p><p class="ql-block">不见有京洛,风尘恋客衣。</p><p class="ql-block">这两首诗表达自己“云水”之思,身在水垛之城,他不仅品题“云水”,也提升了兴化文学的品格:创造性地通过诗教传统,将屈原诗中“水”的德性之义,融入兴化,并由此接通更高的文化目标,凸显对“水德”的诗性崇拜。</p><p class="ql-block">他还写了一首五言古体《南溪驯鸥》,也都表现了范仲淹情寄云水的沧浪诗情。这三首诗是兴化史志中古诗入志的最早记录,因而兴化有名存文史的诗,当以范仲淹在兴化写的诗为起点。</p><p class="ql-block">作为兴化儒学的奠基人,经过他品题的“云水”流风余韵,内容充实,无浮词丽句,虽历经千载,仍有余光,对兴化朴实醇厚的文风有着良好的影响。</p> 郑板桥故居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六十一岁去官,后客居扬州、兴化,以卖画为生,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画画只画四样——“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他作了很多竹的画,又写了很多竹的诗,尤其那首《竹石》更是脍炙人口,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对画竹情有独钟,其竹画可谓 “古今第一人”。而他对竹的一些独到见解,更让我对他感佩有加。</p><p class="ql-block">郑板桥画竹,可谓形、神、韵三者的完美组合。一枝一叶,灵动而稳健;一摇一摆,飘逸而扎实;一张一弛,高远而清晰。</p><p class="ql-block">据传闻,郑板桥画竹毫无师承,完全“师法自然”。他在自然中体会,汲取精华,形成独到画风。</p><p class="ql-block">他曾对友人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益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耳。”也就是说,他是比照着竹枝竹叶投映在窗上和墙上的影子,不断临摹而悟出的画竹之法。</p><p class="ql-block">为此,他常常将完整的窗纸撕破,让竹影直落纸上,在飒飒竹声、莹莹竹影中挥笔画竹。此时此刻,竹身、竹影、竹声与郑板桥已完全融为一体,他不仅仅在用笔画竹,更是在用心、用神去了解竹,化作竹枝竹叶,与其共舞。</p><p class="ql-block">如此的画作,当然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他自己也常在诗中说:“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最爱白方窗纸破,乱穿清影照禅床。”</p><p class="ql-block">郑板桥画竹独树一帜,成为“古今第一人”,不仅仅因为他师法自然,独创新法;更因为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他一生不离竹,毕生追寻于竹。他爱竹、赏竹、敬竹、学竹,以竹为师、与竹为友、引竹为邻、视竹知己。</p><p class="ql-block">他喜吃竹而留念头。有诗为证:“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吩咐厨人休砍尽,清光留此照摊书。”鲜笋虽好吃,但他告诉家人,别砍得太多,留下一些长成翠竹,使得青光照书。</p><p class="ql-block">他居住之处必有竹。对人说:“余家有茅屋两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他单喜种竹,有诗为证:“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众卉许同栽。从今不复画芳兰,但写萧萧竹韵寒。”</p><p class="ql-block">他听竹声而虑民生。还能从竹声中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和韵味。有诗为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朝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正因如此,他才不惜得罪上司,最终不得不辞官,回归故里。</p><p class="ql-block">郑板桥画竹神妙异常,恐怕更多的是对竹充满了一种真情厚爱。</p><p class="ql-block">古人对竹爱之敬之,把竹的一些自然属性,诸如挺直、中空、根深等,比喻人类的品德和操守,加以推崇,其中不乏高论。白居易的《养竹记》讲的最为全面、准确、深刻、形象:</p><p class="ql-block">“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p><p class="ql-block">白居易认为,竹的美德在于“本固”,绝不见异思迁;“性直”,绝不趋炎附势;“心空”,绝不刚愎狭隘;“节贞”,绝不改变志向。难怪古人对竹崇敬,也难怪郑板桥爱竹如痴如狂,爱得那样高雅别致。</p><p class="ql-block">竹为古人推崇爱戴。今人不知作何感想?能像竹一般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吗?人心不古的今天,难!</p> <p class="ql-block">我也喜欢竹子,所以微信名用的是“翠竹”,因为竹子寓意深邃:</p><p class="ql-block">竹子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p><p class="ql-block">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它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它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它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p><p class="ql-block">竹子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文人墨客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显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经深入士人骨髓。</p><p class="ql-block">明月如霜,凉风如水。庭院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即有梅花凌霜傲雪的铁骨,又有兰花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体味君子之风。“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气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p> <p class="ql-block">翻墙黛瓦,兰竹萧萧,庭院清幽。整个故居建筑简朴典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生前所写的“<b>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b>”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p> <p class="ql-block">堂屋摆着三副清式靠椅、茶几,大气而稳重。堂上挂着一副郑板桥的《墨荷图》,两侧配以对联:“水夕苍茫残夏扇; 河间红树早秋黎”,书香味浓郁。</p> <p class="ql-block">太师椅旁的方几上摆放着线装书和画轴,虽一眼可见是新物,但主人之用心可见,仿佛先生随时可能走过来,拿起这本书或打开画轴一般。</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卧室在堂屋东边,橱柜、衣箱、灯台等都是他使用过的旧物。</p> <p class="ql-block">堂屋西边是郑板桥的乳母费氏的房间。</p><p class="ql-block">郑板桥善良的乳母费氏,在他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郑板桥为纪念他的乳母,写了《乳母诗》及《乳母诗序》。《乳母诗》云:“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p><p class="ql-block">乳母对板桥关怀备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还好。看到板桥取得功名,乳母便觉得再无遗憾。“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一句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于板桥来说,再多的荣华富贵都不及当年乳母放在自己手中的一块饼。郑板桥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无私、善良、勤劳的母亲形象,表达着他对乳母深深的依恋和无以为报的感激。有一段时间为生活所迫,乳母离开了郑家。过了三年,乳母又重返板桥家中。后来,费氏的儿子俊得操江堤塘官,欲接母亲去奉养,但乳母为照顾板桥及其祖母并未离开。</p> <p class="ql-block">院子的东侧是厨房,内有木刻对联:“<b>白菜青盐籼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b>”,是郑板桥写给他的表兄袁安石的。</p> <p class="ql-block">与堂屋相对院南朝北的三间,门楣上有“聊避风雨”的砖刻,下有一棵新竹傲然挺立,如板桥老人“删繁就简”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这朝北的三间,是郑板桥父亲郑立庵赖以为生的塾馆。塾馆的门额上有砖刻郑板桥手迹“聊避风雨”。郑板桥幼年在这里和父亲的学生一起刻苦读书。</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少年时,天资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郑立庵的教导下,刻苦用功,发愤读书。11岁左右已熟读经、史、子、集,并能默写《劝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文,深得其父喜爱。有一天,郑立庵带着12岁的郑板桥和他的几个得意门生外出踏青。他们来到了方壶岛小桥,一学生突然尖着嗓门,指向桥下叫道:“郑先生,你来看。”郑板桥和几个同学,随着郑立庵忙走过来,低头向那桥下看去,原来水中浮着个淹死不久的妙龄女郎,只见她粉面朝天,青丝随水不停飘动,只是两块巨石将这女郎尸体夹在其中,而不能随水流去。郑板桥和同学们莫不为死者不幸遭遇而惋惜。郑立庵更为这女郎横遭夭折而连声叹息,边走边吟起诗来:“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立庵刚刚吟罢,郑板桥已走到他身边。郑立庵得意洋洋地瞟了儿子一眼,正想与之讲授此诗的意境,不料他一只长袖已被郑板桥紧紧拽住,并听到他儿子急促地问道:“爸,你认识这大姐?”郑立庵漫不经心地摇摇头。郑板桥又问:“爸,你是在什么时候看见这大姐被风刮下桥的?你怎知道她三魂七魄正随波逐浪而去呢?”郑立庵被儿子问得哑口无言,再也沉不住气了。他脸一沉,手指郑桥桥:“燮儿,那、那依你看,这首诗该怎么吟?”郑板桥不慌不忙,退后一步,向郑立庵深深一揖:“父亲大人息怒,暂容孩儿吟来。”说罢,他就一步一句哼起:“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郑立庵听到这里,满脸怒气已消去一半,心中不得不暗暗佩服。接着,他又听见郑板桥继续吟了起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涛。”郑立庵听罢,满脸怒气一消而光,露出了赞许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在郑板桥的一生中,有些人对郑板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这是他的父亲郑立庵。郑板桥自幼受到父亲儒学思想的影响并为郑板桥追求“得志,泽加于民”的理想和济世惠民的民本情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继母郝氏及乳母费氏善良温顺的个性对郑板桥年幼心灵的影响也是尤为深远的。</p> <p class="ql-block">幼时的郑板桥为了少吃几口饭而任性自私地在地上打滚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可是继母郝氏不但没有对郑板桥的这种行为感到愤怒,大发雷霆,反而将弄脏了的衣物洗得干干净净,这正表现了郝氏对郑板桥伟大的母爱。继母帮助他走出了失去生母的阴影,这种博爱在郑板桥的心里根深蒂固。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温顺可敬的继母郝氏也离板桥而去。在郑板桥灾难重重的家中,又出现了一个对板桥倍加有爱的重要的人物,这便是乳母费氏,费氏是郑板桥家中的仆人,不仅是郑板桥生活上饥寒变温饱的守护神,而且时常背着郑板桥到离家不远的竹巷嬉戏玩耍。费式一直对郑板桥照料无微不至,疼爱有加。另外,还有一人对郑板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便是他的外祖父,外祖父是当地的名士。颇具学识,隐居不仕,女儿去世后,他认真指导郑板桥读诗词歌赋。《板桥自序》中说:“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外祖父对待郑板桥倍加疼惜,视为己命。于是,在外祖父离开人世后,郑板桥宁愿错过乡试也一心行“居忧”之礼,守丧三年,可见他对外祖父的感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总之,郑板桥成长的家庭环境是被各种人间的真爱所包围的,这对他仁爱平等、自强不息和克己修身的君子观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手书真迹“聊避风雨”四字,及客厅里还有一幅与此相呼应的书画,横批“聊借一枝栖”。两处九个字,是郑板桥清廉刚正的真实写照,警世醒民。</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身为知县,心中装着百姓,情感倾注在百姓身上。上任范县伊始,他请来工匠,在面临大街一面的县衙墙壁上凿了几个孔,他说:县衙里充满了贪婪疚戾,乌烟瘴气,恶浊难堪,打几个孔来透透闷气。为官十余年,在罢官离开潍县的时候,郑板桥和小童各自骑了一头毛驴,另外一头则驮着他的全部家当——两个书夹板和一张阮弦,清廉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有一首诗写道:“<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b>”。这是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巡抚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间(1746—1747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巧妙地以竹声作引,托物取喻。首句写自己在衙署书房内休息,听到窗外风吹竹叶之声。一个“听”字,凸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次句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民间百姓的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作者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第三句中,些小:微小。吾曹:我辈,指自己和包括。是说虽然我们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冷暖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第四句中,“一枝一叶”表面咏竹,暗喻民间疾苦,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p><p class="ql-block">郑板桥受“得志,加泽于民”的思想影响,他对连年遭受灾荒的平民百姓采取了“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等举措,下令将官仓中的粮食拿出来“赈贷”,责令当地的地主大户拿出家中的粮食,开设粥厂,救济灾民。那些企图靠囤积粮食来牟取暴利的投机商人,郑板桥则下令全部进行查封打击。自古为官者深知,为政得罪权贵,就难有好的下场。郑板桥却一反积习,独行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不惜扔掉“寒窗苦读”得来的乌纱帽,回到雾蒙蒙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也只有他这般的率真,才能显得如此的华丽洒脱。</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的诗、书、画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尤其擅画兰、竹、石,慕名求取墨宝者络绎不绝,按说润笔费应该蔚为可观,却只在故乡修了几间“聊以避风雨”的茅舍,与他为政时洞悉民间的疾苦有关。在他眼中,兰、竹、石代表坚贞不屈、正直无私、坚韧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洁,“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b>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b>”,他的画幅上常有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石缝中顽强钻出,遇风不倒,傲然挺立,郑板桥借竹抒发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 </p> <p class="ql-block">茅舍看似是避风雨的所在,其实它能避世俗,更是郑板桥聊以避奢靡的好出处。“<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清者自清,郑板桥这种不屑与奢靡为伍的傲骨值得后人学习。 </p> <p class="ql-block">庭院东侧花墙下有一八角门,内有一间小书斋,这是当年板桥读书、作画处。先生郑板桥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44岁的他中进士后才从这里走出家门,步往芸芸世界。</p> <p class="ql-block">书斋屋檐下种着一丛青竹,先生在书房里便可透过窗纸,欣赏竹影,就像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生出无限的雅趣,于是照竹弄墨。墨竹成了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p> <p class="ql-block">书斋内陈设有古朴典雅,八角窗上悬道出了先生一生起伏的四个字——“难得糊涂”。</p><p class="ql-block">见此情景,不禁浮想连连,遥想板桥当年立在书斋之中,透过窗纸欣赏竹影,无限雅趣,挥于笔端······</p> <p class="ql-block">“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难得糊涂郑板桥</b></p><p class="ql-block">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这一块。这四个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这“难得糊涂”四个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p><p class="ql-block">据考证,“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写于山东莱州云峰山的。当年,郑板桥到云峰山观摩郑文公碑,晚间借宿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非凡,出语不俗,两人交谈甚欢,极其投契。</p><p class="ql-block">老儒家中有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见后大加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b>难得糊涂</b>”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方印:“<b>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b>”。郑板桥见砚台还有一块余空,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未加推辞,随手写道:“<b>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 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b>”用了“<b>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b>”的方印。郑板桥大惊,细谈之下,方知老人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p><p class="ql-block">郑板桥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b>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b>”这就是“难得糊涂”的由来。这段文字传了出来后,人们感慨其中富含的哲理,便写成横联挂起来,“难得糊涂”一词也就越传越广,被人们广泛使用 。</p><p class="ql-block">字幅上的这段款跋,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也是他对自己处世哲学的阐释。 从字幅上标明的日子看,字幅写于乾隆十六年,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当知县。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上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恶势力的嘲讽、刁难。他一面以嬉笑怒骂来抗争,一面又彷徨悲观,产生了脱世思想。在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后,不久便辞官归隐。 这样,就可以明白款跋的意思了:“聪明难”———要进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难。“糊涂尤难”———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一个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势力,又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这种“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款跋最后一句“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难”的面前,只有小心从事,知进知退;不冒失,不惹祸,只求心里安宁,不求后世福报。</p><p class="ql-block">郑板桥的这种心理和处世哲学,既有积极的一面,即表现了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骨气;也有消极的一面,即看破红尘的悲观脱世思想。“难得糊涂”中尽管有积极的一面,但毕竟趋于消极。一些人爱买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字幅,主要是很欣赏郑板桥的处世哲学。 </p> <p class="ql-block">粉墙灰瓦的故居,面积虽不大,倒可暂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p> <p class="ql-block">故居西侧现辟为园林,一些研究板桥的珍贵资料存放于此园林中。</p> <p class="ql-block">我对板桥故居的印象最深的是陈列室门楣上的“聊避风雨”和花园画舫里的“聊借一枝棲”横幅。两个“聊”,不但知足,而且无奈,绝不是“衙斋卧听潇潇竹”时候的心情,也不是“新竹高于老竹时,全凭老竹做扶持”时的心态,该是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和人生的曲折以后,历尽磨练获得的淡定与从容吧。画舫里还有一副对联,印证了我的分析。对联为:却无《陋室铭》的挥洒意趣。</p> <p class="ql-block">碑廊</p> <p class="ql-block">历代名人题词、碑帖。</p> <p class="ql-block">扬州八怪画家李鳝在《楹联丛话》中的一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正可概其生平,也是最确切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兴化四牌楼。就在兴化博物馆的不远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这就是兴化著名的四牌楼。</p> <p class="ql-block">走进四牌楼抬头看,就可以看到楼顶上挂着47块牌匾。牌匾的大小、风格和颜色各不相同,它们都是地方官府或者是名流发起的用来表彰兴化从古至今的代表人物的。牌匾上的字体各异,但是都很明显可以看出均是出自名家之手,整体来看这47块牌匾十分震撼,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作为兴化人看到这些牌匾,会油然而生一种满满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