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 : 综 论

木昜光军

<p class="ql-block">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 程大利编著</p><p class="ql-block">转载于微信公众号 程大利笔墨艺术</p> <h3>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h3></br><h3>综论<br></br></h3></br><h3>自陈师曾先生《中国绘画史》1922年出版以来,各种中国美术史、绘画史的著作已出版几十部,但《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尚是缺项。我答应人民美术出版社后整整两年没动笔,难在“极简”二字上。“极简”到什么程度?编辑要求,应是既能体现各个朝代绘画面貌和特征,又能反映中国绘画艺术文脉继承发展、风格流变有序的极简史。</h3></br><h3>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印记,是中国文化生态的产物,它受古典哲学思想陶融,形成一条自身发展的轨迹:秦汉沉雄、魏晋清雅、唐尚富丽、宋重格法、元人散逸,至明清,正统与革故并举,虽渐至式微也足以启示后人。浩如烟海的遗存和汗牛充栋的论著留下了一部辉煌大典。</h3></br> <h3>新石器时代   良渚玉琮</h3></br> <h3>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舞蹈彩陶盆</h3></br> <h3>新石器时代    鹳鱼石斧彩绘陶缸</h3></br><h3>中国绘画源自生活,始于实用。“陶河滨,作什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象形,与字同源;点线,演绎造型。河图洛书的实用中,丹青出现了。中国人的绘画艺术从漫长的上古三代走来。神秘森严,象天则地,神权时代走入君权时代。“成教化、助人伦”,“与六籍同工”(同上)是君权时代绘画的功能。“穷神变,测幽微”(同上),化虚实,辨形神,是中国人对绘画的独特认识。笔墨艺术的传统精神初见端倪。汉画虽匠人所为,但沉雄博大的气度令后人难以企及。至六朝,形神之辨和玄学清谈造就了中国绘画观含道映物、澄怀味象的高迈境界。丝绸路上的遗窟足见信仰的虔诚,也见艺术智慧的超凡。乱世,不掩绘画史光华;盛世,百川汇归,五彩斑斓。有唐一代,绘画如日中天,已臻高峰,气度雍容,文质俱佳。至宋,精致入微且随机洒脱,崇尚自然,探究笔墨,“格物致知”,崇神审理。院体格法、士夫道统、文人墨戏、禅家衣钵交互生辉,两宋创造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致境界。元代转折,别出天地。淡泊寄情,丹青明志,繁极简出,造化自得,笔精墨妙,佳酿醇酒,寄兴悠远,逸笔草草,绘画创设出史上空前的意境。元代虽短,影响深远。至明代,商业资本的繁荣更促进文化个性的觉醒,绘画更趋精致,抽象奔放,不似之似,蔚成风尚。尤其明清之际,“四僧”“四王”各放异彩,笔墨文化集其大成。虽唐宋辉煌不再,元人精神式微,然笔墨艺术的内驱力和中华文化的独特背景仍孕育着巨大生机。</h3></br> <h3>商  后母戊方鼎</h3></br> <h3>战国    燕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局部</h3></br> <h3>战国    马王堆1号轪后墓帛画局部</h3></br><h3>历史悠久的中国绘画史,存有民间画、宫廷画、文人画三大流脉,画迹皆存,三者互为影响。民间绘画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时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汉唐墓室壁画足见匠人的高超水准。敦煌壁画记录着千余年绘画艺术的灿烂。壁画虽多数为“众工之事”,然宫廷画家及文人亦有所参与,例如吴道子,影响极大,有“百代画圣”之誉,成为世代“众工”尊崇的祖师。历宋以后,院画家和文人画家不再致力壁画创作,作者主体始终是民间匠人。完好保存至今的永乐宫壁画和多处遗存的明代寺观壁画均证明人物画的优秀传统为民间画工广为传承、发扬光大,成就蜚然。至清末,民间一路绘画已近尾声。</h3></br> <h3>南北朝     伯孜克里克壁画</h3></br> <h3>(传)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h3></br><h3>宫廷绘画从战国《楚辞》中可以推见,屈原《天问》及《九歌》所见到的“宫墙文饰”当是早期宫廷画师所为。班固《西都赋》、张衡《西京赋》、王逸《鲁灵光殿赋》都实录性地描述了汉代宫殿壁画的华丽和神妙,这些作品出自宫廷画师之手。隋唐时代,宫廷画家广见记载,作品列入著录,像董伯仁、展子虔、阎立本兄弟、大小李将军、吴道子等影响后世。至宋,院体画兴盛,帝王的倡导参与使画院画如日中天,名家辈出。院体花鸟取得极高成就,人物、山水亦竞相辉映。宫廷院体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一大亮点。至明,院画派系仍存,继承南宋,山水花鸟皆有名作存世,唯到清代院画渐衰,如意馆多为宫廷描摹帝王、后妃肖像,歌颂帝王“功绩”,《康熙南巡图》等虽为重大题材,艺术成就却不被看好。</h3></br> <h3>(传)王维    江干雪霁图</h3></br> <h3>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h3></br> <h3>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h3></br> <h3>唐    李贤墓壁画</h3></br><h3>文人画发端于士阶层。六朝社会动荡,士人追求精神寄托,自然山水被赋予“以形媚道”的意义。绘画功能由“成教化,助人伦”扩展到画家怡神悦性和抒怀明志的手段。至唐之王维等,已成一代风气,王维被称为“南宗”之祖。至宋,文人积极参与,追求心灵的恬静,使笔墨乐趣寄托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逸格”之论也在由唐至宋间日趋成熟。元代初始,士人沦为时代弃儿,绘画成为安身立命、明志抒情的手段,此种状态下的笔墨竟又造就出一代高峰,完全可争辉于唐风宋采,无论艺术格调还是人格状态均可光照画史。明清之际,文人画仍是风气。董其昌梳理文脉,构建理论,但终难挽回颓局,三百年而下,日渐式微。</h3></br> <h3>(传)五代   董源《龙袖骄民图》</h3></br> <h3>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h3></br> <h3>北宋    米友仁    《远岫晴云图》</h3></br> <h3>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h3></br> <h3>宋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h3></br><h3>艺术是民族文化的记录。中国古代绘画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就思想渊源论,儒、道、释皆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魏晋始,老庄的自然观直接作用于绘画思想。绘画的终极意义是“人”的存在和需求。“栖丘饮壑”是一种存在的觉醒,强调自然是为了获得精神的自由,保持艺术的纯粹。所以,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确立的五等评画标准,把“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列为第一。唐宋始,禅学思想进入中国文人的绘画作品,解脱了语言的困境,从可感进入到可思,画面诗意盎然,直抒性灵的生命意识成为笔墨艺术的最高旨归。落实了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这三者又是“游于艺”的前提。笔墨一途发展到超功利的纯粹性表现。“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体现着中国画艺术的精神追求。从画史看,越是成就卓著的艺术家越是纯粹而中正,人和画相互印证。正如张彦远所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闫鄙贱之所能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这是对他之前的千年艺术的规律性总结。</h3></br> <h3>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h3></br> <h3>元   吴镇    《松泉图》</h3></br> <h3>元    倪瓒    《六君子图》</h3></br> <h3>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h3></br><h3>强调“人”、“文”双修的传统中国画并不易于普及。尤其卷轴画等,诗书画印合一,它对欣赏者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要求。“文”是进入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门槛。历史上王冕、齐白石这类画家首先是使自己由农民变成文人,变成“逸士高人”,进入到士文化状态之中,而后成为笔墨艺术的大师。欣赏也是同样的道理,须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律,读画先要有“史”的常识,还要注重“文史”范围的学习,方能渐入堂奥。中国画的背后是“人”,“人画一律”。诸如王维的归隐,梁楷的疯颠、倪瓒的高逸、徐渭的恣狂,莫不与个人际遇和性情有关。即使像“天下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也在生活的困顿中坚守着为艺的严肃。读史是为了更加了解历代的画家,读懂历代作品。“体道艺之合”,“究圣哲之蕴”,进而领悟中国画艺术,体味中国画恒久的魅力。本书只写到清末,因齐白石和黄宾虹出生于19世纪中期,故将其绘画作品列入,以使读者思考中国画文脉之延续。</h3></br><h3>绘画史长河流经数千年,资料浩繁,画迹极多,且论家代不乏人。编写出一本“极简”画史须下“选择”功夫,要有淘选眼力,确非易事。更兼画史涉及思想史等,笔者学识有限,对概念的厘清和结论性意见仅属一己之见,不妥之处诚望方家匡正。<br></br></h3></br> <h3>明   沈周   东庄图册选一</h3></br> <h3>明   文徵明    《桃源问津图》局部</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v07yl_sd2A65JyNY3807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