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高考,刻骨铭心

李卫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留不住的岁月,抹不掉的记忆。”这是我在大学同学聚会纪念册上的留言。不管时光怎样流逝,有些东西却是难以冲淡的。每逢一年一度的高考,身在大学教书的我,作为那特殊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44年前的那次刻骨铭心的高考、那些真实鲜活的片断、那种酸甜苦辣的感受、那段常忆常新的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是一次汇集年代最长、考生年龄差距最大、复习时间最短的一次创纪录高考,可谓空前绝后。正是那次非同寻常的高考改变了庞大国家无数人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四年,我高中毕业后来到河北农村插队,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坎坷、曲折之后,我变得苦闷、彷徨,觉得人生的路似乎越走越窄。摆在我们多数知青面前的实际上只有两条路:一是选择扎根农村一辈子,二是等待城里招工的机会。而我,虽然对于未来感到一片茫然,却是想着我终将要离开这里,我不属于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九七七年初,我患了阑尾炎,本来这一用最简单的手术即可治愈的病,却差点断送了我的性命。由于当地农村医疗条件极差而被误诊,直到阑尾穿孔,人已处于高烧不退的休克状态才被推进手术室,死神在我身边徘徊。手术做了两个半小时,虽然拣回一条命,但是刀口化脓感染,体内一直插着引流管,在医院住了两个月,伤口始终愈合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在这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来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要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这应该算是当时中国一个惊天动地的重大社会事件。这真好比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让无数人为之振奋,一夜之间看到了希望之光。当时,我简直是又惊又喜又急,惊的是尘封了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开启;喜的是我将有机会通过公平的考试来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急的是病魔缠身,况且完全不知道会考什么、怎么考,对考试缺乏信心。不管怎么样,我知道:“好事儿”真的来了!经过思考,我横下一条心,不放弃机会,破釜沉舟---拼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距离考试只有40多天的时间(1977年10月21号新闻公布高考恢复,开始考试是12月10日)。母亲将我接回北京。每天用自行车推着我走两站地,到北京朝阳医院剪掉伤口处长出的肉芽,往伤口里塞纱布换药,每次换药都是一种煎熬。有一次母亲在目睹医生给我的伤口换药时,竟然虚脱了。其余的时间我就在病床上,开始夜以继日地看书复习,为自己的命运去争取转机。在整个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耳边似乎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考上,报答母亲;我心里似乎只有一个信念:一直往前走,没有退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又犹豫了。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我的父亲。父亲曾是中国一家全国性大报的编委。在我报考大学之前,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对我说:考文科,将来能“治人”,而考理科只能“治于人”,所以建议你去考文科。我把老师的话对父亲讲了,当时他不停地抽烟,沉默了很长时间,对我讲了这样的话:“以我的经历,在现在的中国,如果说政治风向是自变量的话,那么搞文的人的命运就是其函数。我希望你报考理工科,不要步我的后尘……”父亲的话决定了我的人生选择,决定了喜爱音乐和文学的我将走进理工科考场。&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备考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没有人可问,只有自己消化,我尝到了自学的艰难,好几次我遇到不会做的题,感觉呼天不应,叫地不灵,急得直哭。因为时间太宝贵了,没有那么多流泪的时间,所以常常是眼泪还没擦干,就又继续拿起书本。这段难忘的记忆,至今仍有时会出现在我的梦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当时最犯愁的是,我以前在高中只上了一年的文化课,学校就基本上不再上课,所以我没有学过有机化学。靠自学,几乎学不下去。时间紧迫,怎么办?无奈之下,我选择了放弃有机化学,集中精力攻克无机化学。没想到,考化学时,只有一道有机化学题,我清楚地记得那道题12分,我只是扫了一眼,就没再去理会它。值得庆幸的是,据说那道题相当难,即使学过有机化学的人也很难做对。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考最顺利的是语文,我清晰地记着当时的作文题是《我将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23年》,也许是由于自己有太多的感悟,一切是那么自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没有很多的词藻推敲,不需要刻意的修饰描绘,作文一气呵成,后来居然被选进省优秀作文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高考的难度虽然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各种条件也无法相提并论。没有补习班、没有参考书,积压了十几年的人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竞争史无前例,据说100人中只录取4.7人。承受这样的压力,许多人几近崩溃。我却幸运地收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我国第一届环境保护专业的大学生。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海里重新竖起的船桅,等待着和风浪再次的相会;品尝过峥嵘岁月千般甘苦,最知道什么是幸福滋味。”当我带着未愈的手术刀口和胎盘组织液针剂走进大学校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觉得像是在梦境之中,觉得我的世界彻底变了!当我佩戴上校徽,觉得是一种骄傲和幸福。它,沉甸甸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同样是我人生经历中难以忘却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习生活也很艰苦。大家都知道能走进大学校门成为天之骄子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丝毫不敢懈怠,以燃烧的激情拥抱科学的春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特殊的时代,造就了我们那届不寻常的大学生。当时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同年上学(父母上大学,子女上小学)的并不罕见,我们班同学中就有一对来自同一家庭、相差两岁的姐妹花。班里同学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已婚父母,又有刚出校门的学生;既有工人,又有农民;年龄跨度也很大,30岁以上的有5位,最小的还没有公民选举权。我们班的老大哥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老五哥儿子已读小学,他和儿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上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同学在一起,彼此之间能学很多东西。大家经历了文革,对社会、对历史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与思考,对宝贵的学习机会格外珍惜,可以不夸张地说,当时看到书本,是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所以我们那一届学生学习特别拼命,有点像打了鸡血,和时间赛跑。记得我们当时高等数学课的课本是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我们不但把这套教材里面的习题集做完,还会主动去把樊映川编写的《高等数学》的习题集做完。晚上在自习室不学到关灯,都不会离开(学校每天晩上一到时间会强行停电,以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每天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就连周末出去看一场电影,都会有一种负疚感。甚至上厕所,也尽可能“速战速决“,睡在我下铺的女生一句经典的总结是:“上厕所,只要感觉不憋,就可以结束‘战斗’”。即使是放寒暑假回家,我几乎没有睡过懒觉,把早晨的时间用来背外语单词。当时脑子里想的只是怎样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那种学习欲望之强、气氛之浓,讲给我的 "学霸" 女儿听,她都觉得不可思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想起来,正是1977年非同寻常的高考改变了庞大国家无数人的命运,它给了所有人机会,让许多人起死回生……我时常会想,如果不是那次高考,我今天会在哪里?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认为,恢复高考之举是中国社会之幸、中国学子之幸,它应当载入中国文化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喝水不忘掘井人。我发自肺腑地感谢44年前的高考,感谢给我们那次高考机会的人。有人说:参加高考这是本不该被剥夺的权利被无端剥夺了,本来就是你的机会和权利,现在还给你了,那不是恩赐,所以没必要感恩。但是我在想着一个比喻:本来是属于你的宝物,被人抢去了,但是有人帮你抢回来还给你,难道你能够认为这只是物归原主,天经地义吗?对后者你难道能够做到无动于衷,难道能做到不心存感恩吗?宝物的失而复得,会让我们重新认识其价值,更加珍惜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在经历了特殊年代的磨砺之后,我知道了人生是坎坷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开始懂得吃苦、奋斗和珍惜;我开始变得成熟、坚强和明澈,对风浪无畏,对黑暗无惧 。我想,这些也许就是我们当年那批后来有了一个历史色彩浓烈的特定称谓——"七七级" 大学生与如今的大学生的最大区别所在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我个人命运的解读,可以看到整个国家变化的轨迹。恢复高考,可以说是一个 "拐点" ,意味着无序社会回归理性,意味着中国教育的一段被摧残戕害的历史结束了;恢复高考,从本质上来说,是恢复了青年人拥有知识的权利,恢复了人才和知识的地位以及价值,从此国家和时代发生了巨变,几代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变;恢复高考,又是我人生轨迹的转折点,从此我的命运伴随民族命运发生转折,它铸就了我日后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次高考,永远让我刻骨铭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