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日记

乘风破浪

<p class="ql-block"> 北京三日记</p><p class="ql-block"> 赵阳</p><p class="ql-block"> 一、北上</p><p class="ql-block"> 春雨初歇,我在薄雾弥散的清晨,乘着高铁,趋向北京。高铁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把空间缩小、时间缩短。想当年,英雄争霸中国,铁骑如风一般的飞驰,也要三天三夜才能赶到北京,如今区区4个多小时,就进入了北京城。</p><p class="ql-block"> 眼望着窗外,淡漠了窗外的景色,火车倏忽间奔驰在华北大平原,正是春暖花开时节,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遍野都泛滥着浅碧橙黄的波澜,恰似一幅陆地海洋的景象,时远时近的田家农舍,也淹没在这无垠的波澜之中。</p><p class="ql-block"> 朦胧中看到遥远的山脉,那是燕山山脉,烘托着古老的北京城。浑水与白水从山脉里冲出,汇合于北京城,形成燕山下的冲积平原,恰似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燕山山脉横亘于北京城的东北面,与华北平原、蒙古高原及东北平原相连,筑成北京城的有力屏障,分布着南口、古北口和山海关,过南口则虎视中原,过古北口则守望蒙古,越山海关则掌控满洲,当中原与西北、东北连为一体时,北京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国都的不二选择。</p><p class="ql-block"> 历史学家在讨论朝代兴衰时,往往认为定都北京则国运久远,定都南京则是短命王朝。曾有诗云:“金陵王朝气运短,多少文人为此叹”,以地理位置讲,南京城背靠江南田野,北望黄淮故地,确实没有拓展的余地。而北京则完全不一样,晚清时西北属国浩罕国王阿古柏乘清朝衰弱,引兵占领新疆,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认为新疆“为化外无毛之地,徒负银帑”,然左宗棠力主出兵新疆,保卫西北疆土,其理由是“保新疆所以护蒙古,护蒙古所以卫京师”,慈禧太后感到新疆、蒙古的重要性,同意出兵新疆,可见北京城与满洲、外蒙和新疆是紧密相连的。二战后我国丢失外蒙,使北京城的战略纵深丧失一半,足为叹息。我想,定都北京国运久远和定都南京国运气短的历史规律,也会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运中。</p><p class="ql-block"> 北京城作为首都可追溯到我国战国时期的燕国,距今已是二千多年了。燕国国都是蓟城,就是北京城的前身。燕国和秦国一样,都是周朝分封于边远的诸侯国,秦在西北,燕在东北,《战国策》云:“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燕国大致包括朝鲜的一部分,辽东,山西省和内蒙的一部分,云中和九原就在今内蒙的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南部包括河北省的一部分,可见其面积不小。历史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假如统一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南部的楚国或东北的燕国,则中国的历史走向又是一番风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燕国统一六国,北京城作为古代中国首都的历史会更长。</p><p class="ql-block"> 火车驶进了北京西客站,朔风有气无力的吹着,北京的空气仍然寒冷而又干燥,我拎着行李,打的到了北京西单一个很不起眼的酒店——秋果酒店。</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请阅二、秋果酒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