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

海天一色

<p class="ql-block">  改变观念,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改变观念,就是推陈出新,解放思想!经验只能做好现成的东西,而观念则决定长远的方向。为开阔眼界,更新观念,2021年4月15日,大靖第三小学数学教研组成员观看了国家级名师、“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名师优课”——《认识负数》。</p> 名师印象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绝妙的设计、睿智风趣的评价、真诚大方的鼓励、恰到好处的引导、必要的拓展与提升,以及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听了他的课,我们才发现数学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听课结束让人意犹未尽。现在反刍、再现精彩片段,分享点滴感悟。</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引领孩子们从负数的“读法、写法、含义及需要”四个纬度展开对“负数”的探究学习,课堂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初步感知负数的意义→认识数学层面上的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的本质→提升应用,学会应用负数”三个环节为主线,带着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负数的本质。</p> 启发一:相信孩子的能量 <p class="ql-block">  当张老师让学生小组谈论3个负数的意义时,他细心的观察到有的学生不光用嘴说,还用手比划,他就请学生把负数画出来。这很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画的非常形象生动,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很强。这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突破,学生能够在“画负数”过程中感受负数的特点,并且深刻体会到0的作用。举一个教学片断来说明:师问,-1层应该比什么低?生答地面,师接着问,我刚才看到一个小组写了一个数字,你知道是几吗?生答是0。张老师说,那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在0上,在数学上,地面就叫0。在画海拔-10米时,学生在地平面上画出10米凸起的山峰,在海平面以下画出凹下去的-10米,可见,学生已经从老师和其他孩子那里学到了正负数就是以0为分界点的一组意义相反的量。由此,我们深深感慨——孩子的潜能石无限的!</p> 启发二:唤醒孩子内心的活力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这节课,没有任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只靠一支粉笔,几幅学生自己绘制的图,就形象的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整节课,所有的素材来自于学生;所有的问题来自于学生;所有的交流也来自于学生。教师只是适当的给予点评和引导,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由此,我以为教师自身深厚的思想底蕴是唤醒孩子内心活力的前提。</p> 启发三:教师幽默的语言魅力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平易近人的语气,精彩的点评,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在汇报交流负数时的在帮助学生了解银行卡赤字时,师风趣的问:形容一个人穷有一个次叫什么?“穷光蛋”。课堂上时时传来学生的笑声,连我们老师都喜欢的课堂,试问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当学生自认为对负数有了一定的了解时,张老师出示自己儿子的体检身高“-2厘米”一时激起千层浪,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疑惑了:怎么越长越矮呢?终于有学生说了:如果你的身高是170厘米,你儿子的身高是168厘米,那么你儿子的身高比你的身高低2厘米,就是-2厘米。其实就是要找到一个0 。最后,张老师把自己的身高比作0,那么学生身高就是负数,在“0再见,负数们再见。”完美的结束了这节课。</p> <p class="ql-block">  名家的课,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从课堂设计、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学生活动等等,都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学习、努力钻研,逐步提高,且把学到的要去尝试使用,改变老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专业水平。</p><p class="ql-block"> 春风拂面,能沁人心脾;知识大餐,更能厚积薄发。通过今天的学习,应多多反思和沉淀,让我们且行且思、教学相长,让所思所想助力专业发展。&nbsp;</p>

负数

学生

课堂

张老师

名师

身高

厘米

数学

孩子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