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 圆梦大学

马德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1977年,因在文革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摈弃“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工农兵大学生”入学方法,改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当年的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在邓小平的关怀下,高考破例为大龄知识青年开了绿灯。招生文件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为“老三届”开了绿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并配发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揭开了因文革而中断十一年之久的高考的序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1977年,我整三十岁,而立之年,参加因“文·革”而中断十一年之久的高考,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这是当年高考准考证上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当时的我,年届而立,在兰州市一家区级文化馆任美术干部。1966届高中毕业,“老三届”中的老大哥,下乡返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孩子只有三岁多,拖家带口。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兴奋。考还是不考?内心反复斗争。单位领导的态度是不反对,但不能耽误工作,也不专门给复习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西北师范大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上大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心愿。早在1966年夏,高中毕业,踌躇满志,准备填报志愿,报考大学。没想到,一个“五·一六通知”吹响了文革号角,开始了十年噩梦……大学梦失之交臂。怕考上了孩子无人照看,家务重担全都压在妻的身上;又怕考不上面子挂不住,旁人笑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西北师范大学行政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关键时刻,是妻力挺,全力支持,表示家庭困难一定会克服。宽慰我说,考上了更好,上个台阶;考不上还在原单位工作,有饭碗,面子算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决心已下,时间紧迫,找资料,重温学业。工作不能耽误,家务还得照顾。虽然撂下课本已有十余年,毕竟都是学过的内容,复习起来也不太吃力。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考试时间是1977年12月2、3日。我被分在兰石厂子弟中学考场。考试是各省命题,老师黑板手抄题。第一天,考生众多,场面壮观,人多可以用“乌泱乌泱”来形容。我的内心很淡定、很自信:我是受过12年完整教育学的“高六六届”,人群里和我一样的不会太多。2日上午考政治,考生坐满了考场,到了下午考数学,教室里剩下的考生就不到一半了。我因坐在最后,向监考老师申请坐到前面空位,看黑板更清楚,并得到了允许。数学考题让我兴奋,内容都在复习范围之内。如鱼得水,一气呵成,一旁的监考老师投以赞许的目光。3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史地/理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西北师大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上句是说掌握知识要广博无所缺憾,又能融会贯通而灵动善变。下句是说做人的宗旨必须端直方正,品行合于道德,一生有所持守。这是著名教育家、曾任国立西北师院院长的黎锦熙(1890年~1978年)于20世纪40年代为毕业生题写的。石头蕴涵经典,校园飘溢书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最终我的成绩是:语文78、数学98、政治85、史地90,总分:351,平均:87.75。也算体现了我实力和水平,录取有望。数学丢的2分,有点儿冤,不是做错了,而是一题差一步没做完。当年全国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人数为27万,录取率仅为4 .7 %,29:1。我有幸成为这4.7%中的一份子。虽然成绩不错,但因年龄偏大,没有录取到我心仪的学校和专业(重点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而被西北师大历史系录取,一个我填报志愿位于最末位的学校和专业。考虑到已过而立之年,这是人生最后一次机会,能有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差强人意。后来得知,许多大龄高分考生都和我一样,大多被分配到师范院校、普通院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西北师大与北师大同出一脉,两校的校徽是惊人的相似。校徽上的标志物都是木铎,这是它们作为血亲的证据,就如同古代战乱中离散兄弟身上佩挂的传家玉佩,是它们在日后相认的信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1978年03月,恢复高考首届大学生开学的日子。也由此开始了和大学的“亲密接触”。历史系全班录取了50人,后来扩招,又录取14名“走读生”。64人,我以351分名列第二(第一名352分)。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来源复杂,工作生活阅历相去甚远,年龄相差悬殊,小的17岁,大的31岁,实属罕见。当年的政策,凡有五年工龄者,可带工资上学。我已工作八年,带着43.16元的工资,完成了学业。八人一个宿舍,很是拥挤。每天都是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四点一线,只能在周六回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木铎金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作为夏商时期金属响器的铎分为两种,以木为铃舌的谓之木铎,以金属为铃舌的谓之金铎。木铎司文,用于宣教政令。金铎司武,用于指挥军队。在117年的岁月里,她迷人的华彩经一代代师大人的涵磨濡砺,已具象化为古朴典雅的“木铎”,矗立在西北师大校园里。古铜色的肌理加上灰褐色的斑驳,望之肃然,即之温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大学的学习环境和中学完全不同。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有知识渊博的教授教诲,有浩瀚的图书资料,能使大学生接触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学习与人处事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这里聚集着众多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熟悉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在这些良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可以系统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通过耳濡目染还能从这些良师那里学到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风,接受人格的熏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读大学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学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大学教育,是教我们“如何思考”的。至于“思考什么”并不是重点。所谓的思考,就是对人间事物和流行道理,抱持一种质疑与探究的态度,并推展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而并不仅仅依赖外界给定我们的现成答案。这或许也是读过大学与不读大学之间的一种区别。在精神层面,良好的大学教育,有助于个人三观的正确固化,有助于个人人格的完善,使我们有机会走向更觉醒、更明辨事理、更自在、更充实人生的道路,也就是走向更幸福的人生之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1981年春夏之交,上大学三年级时历史系全班到炳灵寺游览,右前方是本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1982年元月,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面临毕业分配。那时我即将35岁,步入中年。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可是“香饽饽”,炙手可热,各单位都抢着要。年龄大的、带工资上学的原则上是“哪来哪去”。我没回原单位,被分配到省教育厅,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直到退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此生最感到自豪的是:1954~1960年小学,1960~1966年中学,1978~1982年大学。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16年,受到了完整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一天都没少,虽然中途因WG中断了12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大学时代(1978年~1982年)的我和家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四年大学生活,也有无法弥补的遗憾,因经济条件差,竟没有在师大校园里留下一张照片,再去拍照,已是数十年后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 感慨:西北师大源于北京师大,抗战时迁到兰州;我所就读的中学兰州西北中学也是抗战时从北京内迁兰州;我出生在北京,故乡是北京,阴差阳错,也落户兰州。北京、兰州,兰州、北京,“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1981年秋,毕业实习期间,在某中学实习讲课。内容:“元末农民战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关键就几步。庆幸在关键时刻我做出了正确的抉择。高考改变了个人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上大学,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完整了我的人生历经,社会地位、生活质量都得以提高。也想到了我的不少同龄人,才华出众,却因各种原故,没能参加高考,失去了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令人扼腕叹息。比起他们,我是幸运儿。感谢恢复高考政策的决策者;家有贤妻,相夫教子,含辛茹苦,默默奉献。衷心感谢妻的鼎力相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我完成了学业;感恩母校西北师范大学的哺育之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西北师大历史系八二届(春班)毕业照(我在第四排左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2019年11月03日,带领九岁的小孙子参观游览西北师范大学,讲述爷爷当年在此求学的往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隆重推荐 : 全力支持我参加高考上大学的贤内助、含辛茹苦和我牵手半世纪、甘当幕后英雄的老伴儿,在此亮相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小资料 : 西北师范大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西北师范大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在甘肃省众多高等学校中,兰州大学雄居榜首,西北师范大学紧随其后,稳居第二,在全国123所师范院校中排名第15位,属四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令人惋惜的是该校至今没能进入“211”、“985”行列。</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3hkqbx5i" target="_blank">逛金城:西北师范大学</a></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谢谢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