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婴幼儿最佳喂养方式为从出生到6月龄的纯母乳喂养,此后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同时自婴儿6月龄开始,及时、合理、适量且安全地添加辅食和进行辅食营养补充,以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p><p class="ql-block"> 虽说母乳喂养好,但有些家庭由于不同原因,不能给宝宝母乳喂养,所以迫于无奈,只能配方奶喂养。</p> <p class="ql-block"> 冲奶粉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倒点奶粉,放点水,摇一摇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 临床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p><p class="ql-block">1.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摄取到更多营养,特意把奶粉冲浓些,生怕吃不饱;</p><p class="ql-block">2.也有些家长说是怕宝宝便秘或者缺水,又擅自把奶粉冲稀点……</p> <p class="ql-block">早产儿及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差,配方奶配比过稠,会引起渗透压增高,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 <p class="ql-block"> 由于冲奶粉不正确导致宝宝不易消化、营养不良……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冲奶粉这件事,还真是个技术活!</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妈妈课堂,就来说一说冲奶粉的误区,看看有没有你掉过的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一:奶粉冲浓一点,宝宝更「扛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奶粉浓度,一直都是家长心里过不去的坎,经常掉入「奶浓,营养更丰富、更扛饿」的误区。</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奶太浓,对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压力过大,既不容易消化,更会对肠道粘膜产生损伤,有时可能危及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确方法:配方奶粉的包装上都会明确标注冲调比例,一般标注的形式是「 XXX 毫升水加 XXX 勺奶粉」,这里的「勺」指的是奶粉配套的勺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二:奶粉冲淡一点,宝宝水分摄入更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给宝宝喝水,也是很多爸爸妈妈的育儿执念——天气热,多喝水,便秘,更要多喝水,遇到不爱喝水的宝宝,泡奶时多加点水,就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但是,《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提到,「半岁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需补充水和果汁」。</p><p class="ql-block"> 如果真的便秘了,原因也有很多:冲泡过浓、配方奶过敏或者宝宝肠胃出了问题,需要找准原因,不能指望多喝几口水来解决。</p><p class="ql-block"> 正确:不同奶粉品牌用量不同,阶段不同,用量也不同,一句话「跟着奶粉罐上的冲泡说明走,没错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三:用矿泉水冲奶粉更健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儿童是未来,所以很多人认为「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除了高端奶粉外,高端的矿泉水,也给宝宝安排上了!</p><p class="ql-block"> 宝宝的肾脏功能发育不全,长期喝矿物质含量高的矿泉水冲的奶,反而可能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p><p class="ql-block"> 正确:自来水烧开、冷却到适宜温度,省钱、简单,且最为合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误区四:奶可以提前冲好更方便宝宝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宝宝随时能喝上奶,有些家长会选择提前冲好奶粉,放在暖奶器里,等娃一饿就直接喂。</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不管什么奶粉,冲好之后都是有「保质期」的。</p><p class="ql-block"> 宝宝在没喝的情况下,奶液常温存放不超过 2 小时;如果宝宝喝了一部分,剩余部分需要在 1 小时内喝完,超过时间会滋生细菌,损害宝宝的健康。</p><p class="ql-block"> 如果选择储存在 5℃ 以下的冰箱里,可冷藏 24 小时,最长不超过 48 小时。但要注意,用热水热奶时不能超过 15 分钟,并且要偶尔旋转奶瓶,让奶液均匀受热。</p><p class="ql-block"> 正确:最好是即泡即喝,如果提前泡好,注意奶液储存时间。不建议泡好后一直放在暖奶器上,这样容易滋生细菌。</p> <p class="ql-block">误区五:剧烈上下摇晃奶瓶或者用勺子搅拌</p> <p class="ql-block"> 这样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而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液,容易胀气打嗝吐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确: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后,套上奶嘴,应该轻轻地左右晃动奶瓶,或者双手手掌夹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揉搓,都有助于奶粉溶解,减少奶液起泡。请记得温柔一点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冲奶粉看上去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儿,这里面是有技术活的,很多人都没有做对呢。建议新手宝爸宝妈们都学起来,尤其是爸爸,这样子就可以多帮帮忙了。</p> <p class="ql-block">永城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p><p class="ql-block">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重点专科,2018年被评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p><p class="ql-block">目前我科现有病床20张,医护人员2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4人,学科骨干医师、骨干护师均到北京市儿童医院、湖南湘雅医院、徐州市儿童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及培训。整个科室注重团队建设、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奉献精神。科室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生儿、早产儿、危重儿的诊疗常规和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科室开展的新生儿呼吸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静脉高营养等技术,护理人员能常规开展深静脉置管、桡动脉、腋静脉穿刺、新生儿抚触、鸟巢护理、早产儿发育支持及家庭式护理等技术,近些年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诊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抢救了众多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存活率大大提高,近些年也成功的抢救了多名超低出生体重儿,并随访观察,生长发育及智力同或接近同龄儿。新生儿科发展规划要继续降低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超低体重儿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同时成立家庭式病房、父母关爱病房,让宝爸宝妈在医院即学会照顾宝宝的一些基本技能,实现了宝宝在住院时和出院后的无缝隙衔接照护,成立新生儿随访中心,对出院后的随访、指导和喂养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王新东</p><p class="ql-block">永城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河南省儿科康复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新生儿委员会委员,商丘市新生儿委员会副主委,永城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先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学习新生儿重症监护。先后获得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商丘市科研成果等科研技术奖。诊疗擅长:擅长儿童危重病的抢救,特别是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及1.5kg下的小早产儿的抢救与预后,成功救治孕周:26周,体重:900g早产儿五例。熟练掌握儿科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对儿童/新生儿气管插管及呼吸机使用熟练掌握。并对于慢性咳嗽、气喘、腹泻等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的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