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人读 有人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本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故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段静好</b></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课文《祖父的园子》吗?那是一座怎样的园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文中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这样的画面,无疑是童话般的世界,令人无限向往。</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也是一幅流动的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顽皮天性的体现。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让读者充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唤醒读者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直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无拘无束的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家用儿童的视角,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我们也从这些灵动的文字中认识了一个天真活泼、顽皮可爱、喜好模仿的萧红。</p> <p class="ql-block">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遭受挫折。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寄居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1942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颠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 《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她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大作家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事实上,每个人童年时期都会遇见一个影响自己的人。陪伴萧红成长的爷爷是怎样的人?让我们再借助更多的文字去认识这位祖父吧。</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片段细节描写非常形象,仿佛在我面前出现一个慈爱而又充满童心的老人他带来欢乐、带来温暖,也让我们时时去对照自己的长辈,平淡却又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呼兰河传》还有很多祖父与“我”的故事。祖父教“我”念诗,给“我”烧小猪、烧鸭子吃。 而“我”在祖父的庇护下,无忧无虑,活泼任性。“我”只是玩,“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和祖父开玩笑,“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让萧红获得了心灵的慰藉。所以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后寄托。这个大园子及其里面的一切,是她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正如作者所说:“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尽管萧红在漂泊寂寞中走完了她短暂的人生,却在最艰难的时候,用她的文字给我们留下了满溢着阳光的童年画卷。</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49, 251);">阅读小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邂逅各式各样的人,在《呼兰河传》这本书里,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奇人异事,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萧红去认识生活在呼兰河畔的不同的人物吧。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看到这些名字,你脑海中仿佛出现一个怎样的人?那书里是不是这样描写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腰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隔院的杨老太太说:‘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i></p> <p class="ql-block"> 小团圆媳妇刚到胡家来的时候单纯、活泼、健康,却因为“吃得多”“走得快”被认为“不知羞”“不像个团圆媳妇”。</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二天小团圆媳妇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第三天,第四天,也都是昏昏沉沉地睡着,眼睛似睁非睁的,留着一条小缝,从小缝里边露着白眼珠。”</i></p> <p class="ql-block"> 这之后,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在经历了挨打、跳神、热水烫驱鬼到奄奄一息却无人问津这四个阶段,最后静静迎来命归黄泉这一惨痛的现实。小团圆媳妇的死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封建传统的风俗画卷,小团圆媳妇成了这种陋习的牺牲品。这就是那个特定年代“我”的父老乡亲们的生活,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萧红用她的文字倾吐了一曲最凄凉最悲怨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 尽管年幼的萧红有很多不解、愤懑、还有悲悯,人们还是那样麻木地、热闹地、无聊地活着。那些人,那些故事充满她幼年的记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那么记下的除了祖父的园子,可悲的小团圆媳妇,还有哪些难以忘却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目录一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呼兰河传》全书由七章三部分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二部分(第三、四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的童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三部分(第五、六、七章)生动地讲述了小城故事——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这几部分,你对哪部分充满期待?</b></p> <p class="ql-block"> 曾经住在呼兰河的萧红,最后长眠于那千里之外寂寞的浅水湾。可是,在《呼兰河传》里,她毕竟还是回到了那童年的呼兰河小城,回到了那个倭瓜爬、玉米长、蜂戏蝶舞的后园里,把思念融化在了祖父那笑盈盈的眼里。快打开《呼兰河传》,用心聆听这部叙事诗、这串凄婉的歌谣,欣赏这幅多彩的风土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