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芳菲四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繁花如锦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幸福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我们承载着如诗的心语来到了宁波市奉化区,开启了为期一周的跟岗之旅。</p> <p class="ql-block"> 这次引领我们的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郭昶,他出版了著作《小学语文链接式教学》《小学支援型习作教学》,系《语文教学通讯》、《语文研究与教学》封面人物,曾获全国小学作文教学优质课大赛特等奖、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竞赛特等奖,先后赴全国各地执教展示课作学术报告500余场。</p> 支架•思辨 <p class="ql-block"> 郭特以一单元整组教学为例,给我们呈现他的教学风格,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在课堂中引入链接式教学,如何在思辨中让学生的思维走向纵深。</p><p class="ql-block"> 精读课文<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青山处处埋忠骨》,郭特从</span>三封电报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带着我们和学生一同感受毛主席的悲,以及藏在他神态、动作、语言中对毛岸英慈父情怀,又带着我们从他的艰难抉择中感受其伟人胸襟。《军神》一文,郭特先抓对刘伯承的不同称呼引导学生理清故事脉络,再抓住“平静”一词,从词语本意到联系文中句子,最后通过对刘伯承的赞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同时也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写作支架,让学生抓住另外的词,形成系统性的链接式教学,在感受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毅力的同时,很好地提升了习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精读课文的学习之上,郭特在执教略读课文《清贫》中,用三大任务作为支架,在大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练习,真正做到一课一得。郭特的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学,通过课堂作业本解决高段字词问题,并将学法迁移,让学生进行重点词的理解,用人物介绍的框架梳理课文,用师生共读小诗体会本文表达的情感。整堂课从学生出发,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 有了前面课文学习的铺垫,小小的作文里折射出万花筒般的世界。在郭特执教的《他_____了》作文课中,用一种种支援型方式拼成多彩作文,以视频为大支架,给学生写作的素材;用片段,帮助学生建构起人物丰满的内在。巧用支架,将心理独白、动作表现、梦境幻想等方法串起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学会描写方法,最后将方法运用到熟悉的场景中,这就是郭特常说的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听了郭特的课,我们深受启发,晚上在宾馆讨论第二天的课该如何设计,如何优化支架,如何从文本的独特之处入手,借助链接式教学,使文本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p> 链接•支援 <p class="ql-block"> 郭特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一线课堂案例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讲座。</p><p class="ql-block"> 作为青年教师,常常迷茫怎样备课更高效?从那里着手更贴合?郭特用“四备”法,给我们指引了方向。一单元要素,关注阅读和表达,进行整组备课;二单元要素与课后习题的关系;三结合交流平台;四习作与课文之间的关系。以“四备”法为基础,结合各学段学情特点,将要素扎实地落实在环节中。</p> <p class="ql-block"> 以备课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落脚点,《从“心”开始,深耕课堂》的讲座从“遵从内心,走进童心,把握核心”的三心到“有学生,有自我 ,有学理”的三阶段,郭特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个性课堂。</p> <p class="ql-block"> 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如何更高效地让学生的思维走向纵深?《优化随堂练习的深度学习》专题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郭特首先从何为深度学习入手,让我们了解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所进行的可迁移学习。接着从练习进课堂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以及作业活化三方面为我们阐述了如何优化随堂练习,使学生在随堂练习中进行深度学习,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不指导学生不会写,老师指导了,学生写得千篇一律。如何突破习作教学困境,使习作教学中老师的指导不再替代学生的学习,从而既能保证学生习作的自主,又充分启发与支持学生的习作呢?郭特为我们做了题为《儿童习作困境与支援突围》的讲座,从“支援学习”的教学意义,到支援型习作教学的基本范示,再到支援内容的一个实例分享,验证了支援的确能让学生获得适恰的帮助,获得丰富的资源和思维的启迪。</p> 培训小感 <p class="ql-block"> 胡吉芸:跟岗学习接近尾声,郭特高屋建瓴,讲座给予理论指引,课堂教学引领实践。支援型习作教学探讨了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新的见解,如庖丁解牛般重新建构日常作文教学,努力架起学生习作的支点,化难点为亮点,奉化之行,获益良多,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 卜心怡:从徐如松老师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撰写论文和课题,从郭昶老师身上我学会了如何解读文本设计教学。其中,令我感动的是郭特,每天他都亲自为我们执教两堂课,在他的课堂上,我学会了如何有针对性地去点评学生的发言,点评语要指向学生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刘宝丹:一星期奉化跟岗无比充实,满满当当的学习给了思维冲击、碰撞。教学以组备课,从课堂的扎实走向课堂的创新,每堂课都离不开教学的支架,支架可以将教学难点转变成学生能接受、能习得的知识点!课堂中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学习的支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p><p class="ql-block"> 潘厉展:支援型习作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支援材料的广泛提供,促发学生完成“例——理——例”的思维与语言的协同转换,以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动。郭特以漫画型写作《比寿命你算老几?》为例,先提供报道信息支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再链接假设式、启示型、情景描述等多样结尾支架,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最后拓展同类型漫画写作素材,给予学生习作真正的“梯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援型习作将是我今后的习作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张玉莹:“链接式教学”重在课外资料的运用和补充,利用一个个超链接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从课堂知识迁移到课外,又可以从课外的拓展回环到课内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厉昱蓝:郭特以生为本,课堂中采用思辨式的教学手段,无论是对文本的课题还是对文本句子的解读,都将旧知和新知连接,又将两者进行对比,在对比与思辨中让学生一课一得,重新获得新的收获和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扎实有效,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路。</p><p class="ql-block"> 吴晓媚:虽然一直以来也了解《课堂作业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却一直未能还好地利用好这个《课堂作业本》。这次为期一周的跟岗,郭特的示范课真的是给我们做好了极好的示范。每一次的课堂上都极为巧妙无痕而有效地运用了《课堂作业本》,让孩子在每一次的随堂练习中都有着真正的理解与收获。如《军神》中通过《课堂作业本》第2题看拼音写词语的练习既落实了生字教学,也借由这个语段让孩子尝试叙述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包芸珂: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学生会的不教,在学生不懂的地方提供链接式教学文本,形成“链接—思辨”的课式,从文本初解——同形链接——焦点辨析——推论总结,以疑促思,平等对话,理性导向,逐层递进,到达深刻的境界,从而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中发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们怀惴着对小语的热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向那间明亮的教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种桃种李种春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