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远郊有一个农村的养老院,外观原始,设备简陋。却吸引众多养老行业和从事农业的人前往学习,还有很多慕名前来实习的大学生,老人们入住也要排队,因为床位有限,那么,有什么吸引他们纷至沓来呢?<br> 赵老师是农场主人,他原本是做大生意的人,曾经动辄一个项目都是上亿资金。因为环境污染严重,他们一家早就从农村订购有机稻米、有机菜、有机油、有机猪;他也是一个有心人,进而就有了开辟农场归隐山林的念头,他要开始推广自给自足的生活,专门去台湾学习朴门农法,上过许多农业改良场课程,又远赴印度学习自然疗法,又去武汉学中医;最后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朴门农法,实践他理想的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朴门,是一种永续方法,用一套可以被科学验证的原则与操作方法,来规划、设计、生产生活之所需。朴门强调照顾地球、重视人、公平分享。用朴门方法,可以与自然共生,自给自足,不再依赖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br> 赵老师一家开始进行自给自足生活实验的同时,也为这个农场设计好了发展模式。<br> 首先这个农场尽量保持原始状态,绝对不会大修土木,不讲究装潢,也无现代的农机设备,准备了20间农舍,可以供40个老人入住; 同时将这里定位为教学农场,开放给学农业、学园艺的大学生以及想学习自然农法的朋友来这儿实际动手,亲自种植。<br> 如学生过来学习、交流,第一件事居然是要设法搭建自己住的地方,学生要学习以回收再利用的建材和空心砖为基座,再用木栈板搭建房屋。还学着把木栈板先用火烧过,呈现炭烧纹路,再把麻布袋火编织袋拿来当作纱窗,用订书机钉在木栈板上。因为赵老师知道,我们中国大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动手能力,所以这些劳动反而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和追捧,实习名额非常紧张呢;因为学农业和园艺又脏又累,时常风吹日晒的,有的学生并一定热爱农业这个专业,一来到农场,看到这里的生活和工作的价值,最后留下来学农,并决定干一辈子。<br><br> 人们不禁要问,你这个农场离市区很远,要购买生活用品也太不方便了,怎么照顾这些老人?大学生整天要喝饮料,怎么办啊? 赵老师将老人们分成几个组,他们在这里分工,不仅要自己种植,还要自己收割稻谷,还要自己打稻谷。这个农村养老院的宗旨就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农场就是希望人们忘记超市,回归过去,不仅割稻,还要学习打稻谷。打完稻谷,还要学习劈柴做饭。 米、麦、蔬菜、水果、香草都是自己种植的。酱油、豆制品、酒、醋、馒头、水饺、面包也都自己制作。不使用煤气,而是烧柴煮饭、洗澡、蒸馒头、烤面包。也使用自来水,但要求靠收集雨水,也自行做污水处理,以及自己制作肥料,减碳而且变垃圾为宝。<br> 所以你去看看这些养老院的老人们个个黑黑的皮肤,强壮的身体,爽朗的笑容,整天和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劳动。一起分享着播种的希望,收割的汗水,丰收的喜悦,还有吃到自己种植的大米,精神世界与其他养老院里的老年人,完全不一样,真是青春焕发;再加上这里又重新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被这个社会需要和肯定的价值。 赵老师的农村养老院和农场经过精心规划和先进的运营方式,有效率的投入来得到产出,生活生产还保护环境,经过几年的耕耘,目前已达损益平衡;所以好多养老行业和从事农业的人前往学习;<br> 每到周末,这些养老院老人的孩子都来这里看望,顺便吃一吃这里的有机蔬菜,当然他们也乐得在这里亲自动手才能吃到饭。 周边城里的人也有慕名而来的,每天吃山珍海味的大叔,如今却乐得每天劈柴生火,种菜劳动,过一天农民的生活。养老院的老人们和大学生都排班,做接待人员,大家非常乐意,所以这里的老年人,一点也不寂寞,生活非常充实,倒床就睡,很少失眠;虽然农场也有一个医生,也会给大家做基本检查,但是大家生活的地方空气新鲜,吃的食物干净卫生,劳动也是锻炼身体,劳动式人愉快,所以大部分人的身体比来之前要好很多,基本抛弃了保健品和安眠药。<br> 赵老师最近又有了新的开发,就是试着加自己用餐厅废油做的生质柴油,用做农场汽车的柴油。他已经成为老师为各地学子教授:朴门永续设计,是一套把许多东西都连结起来,成为一个体系的设计方法。教育大家与大自然结合,打破将便利视为理所当然的理念。<br> 现在农场的大米和蔬菜作为有机食物都注册了自己品牌,吃不完的就送到城市的超市里面设立专柜,超市专柜也顺便设置了好多宣传牌,教人怎么学习自然,运用在地资源与能量,在生活生产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许多人们被感动,也羡慕这种自给自足,内心笃实,人们受到鼓舞,前来参访学习的人越多,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来。 现在再走进赵老师的农村养老院和农场,再也不是平凡简陋而是被整理布置的井井有条,是老年人的一片乐土,是学生们的实习基地,还是某报社每年组织夏令营的基地!<br> 这样的农村养老院,你愿意去吗? 2018年9月7日<div> 修改2021年4月15日</div> <font color="#ed2308">感谢观赏!喜欢就关注、点赞、转发!鞠躬致谢!</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