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过宏村、西递,又去南屏、关麓古村落,再来呈坎,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徽州文化的魅力,这么多古村落历经千百年,完好的延续,一定有其广博、深邃、内生的力量。可以说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是徽州人在历史进程中为后人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在呈坎时间虽短,甚至都没来得及在古村街巷中细细品味,但淌徉其中,仍有陶渊明之叹:“桃花源中可耕田”,有人说中国唯有一个地方堪比瑞士,那就是大美徽州。我的个人感受是古徽州到处春意盎然,烂漫纷呈,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仿佛来到“世外桃源、画里乡村”,没有哪个地方可以与其比拟。</p> <p class="ql-block">呈坎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北部,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呈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至今仍保留着董其昌、林则徐等历代名人题写的牌匾30余块。</p> <p class="ql-block">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座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呈坎八面环山“恰似易经八卦图”,村中溪水绕村而过,形成了类似阴阳鱼的图形,易经中阳为“呈”,阴为“坎”,于是得名。</p> <p class="ql-block">众种河绕村而过,故而呈坎村桥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优美的环秀桥、明代修建的江南单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十字路口与丁字路口至今仍保留着3座打更防盗和节日悬灯照明的明代更楼,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p> <p class="ql-block">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英才辈出、人文会萃,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文人才子、高官、隐士、高僧、巨贾、诗人、画家、史学家、制墨家、自然科学家;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评说,如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新安志》作者罗愿、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明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罗应鹤、制墨大家罗龙文、地理学家罗洪先,清代朝议大夫罗宏化、奉直大夫翰林罗廷梅、扬州八怪后起之秀罗聘等。</p> <p class="ql-block">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贾而好儒,贾德结合,儒政相通,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正如朱熹在《罗氏族谱》序中赞曰“以进士发科嗣世家业赫,为歙文献称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呈坎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兴旺发达、经久不衰,是当之无愧的文化村和江南第一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