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消防党史天天学

延安支队指挥中心

<p class="ql-block">1.推动西北抗日大联合的实现</p> <p class="ql-block">瓦窑堡会议后,为了扩大抗日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实现直接对日作战,党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东征。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指挥下,抗日先锋军于1936年2月20日突破阎锡山部队的黄河防线,在75天连续作战中,转战30多个县,歼敌1.3万多人,扩大红军8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西方野战军”在巩固新区的同时,继续向西发展,迎接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西北大会师,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件。&nbsp;</p> <p class="ql-block">在领导红军进行东征和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的同时,党中央大力开展了对张学良、杨虎城的统一战线工作。&nbsp;</p> <p class="ql-block">1936年4月9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到东北军驻地肤施(即延安),同张学良举行秘密会谈。张学良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并提出争取蒋介石抗日的意见。双方还商定了红军与东北军互不侵犯、互派代表等事项。这次重要会谈后,中共中央正式向东北军派驻代表,在西安开展统战工作。&nbsp;</p> <p class="ql-block">2.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p> <p class="ql-block">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天凌晨,张学良的东北军一部包围了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与此同时,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囚禁了从南京来的国民党军政要员。&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事变发生的当天清晨,张学良电告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接到电报后,立即复电,表示拟派周恩来前往西安商量大计。12月13日,党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nbsp;</p> <p class="ql-block">3.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而斗争</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发生几天后,驻延安的东北军向西安一带集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由红军接管延安。中共中央机关随即于1937年1月13日由保安迁到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照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灯塔。&nbsp;</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最危急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在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而斗争的同时,中共中央为迎接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重要准备。1937年5月至6月,党在延安先后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p> <p class="ql-block">193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甘泉县象鼻子湾对随行的部队发表讲话时坚定地说:我们红军的人数比以前是少了一些,但留下来的是中国革命的精华,都是经过严峻锻炼和考验的。留下来的同志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以一当千,和陕北红军、陕北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党中央到达陕北还不到两年时间,在这块革命的“落脚点”上,以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无限忠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高潮,实现了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