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作品皆为本人创作】</p><p class="ql-block">(一)、速写——质朴的“生命形式”、无与伦比的审美境界</p><p class="ql-block">在摄影、影像技术诞生之前,“速写”作为画家积累生活、记录生活、收集创作素材的功用,是别的形式无可替代的。诚然,坚持速写也是提升绘画基本功的一种习画方式。但速写常常总是作为西洋绘画的一种附庸形式而存在。一般说来,人们并不把它当成一种独立的绘画类别,其实,有许多速写作品看是毛糙、草率,却很精彩,也无法手工复制。</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安徽《黄山徽州老城》2010年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速写”除了采风、收集创作素材、锤炼绘画基本功之外,精彩的也能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作品,因为“速写”是绘画中最紧密贴近生活、最显现灵气的艺术! </p><p class="ql-block">(下图:上海民居风情速写)</p> <p class="ql-block">“速写”的绘画过程,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乐趣。“速写”的形式不但可以采风,也可以成为面对眼前景致的即兴创作。好的“速写”,本身也是精湛的、无法替代的、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作品,可以时常翻阅品赏,回味久远……</p><p class="ql-block">(下图:云南昆明滇池.2001年作)</p> <p class="ql-block">这种小巧的作品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非常亲和,除了适合“书本捧阅欣赏”之外(失真少);尤其适合当今风行的手机“网络欣赏”;在这层面上说,它甚至可以产生“击败”油画、国画巨制精品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下图: 拉萨药王庙速写2013年作)</p> <p class="ql-block">速写是一百多年来伴随着油画等西洋绘画传入我国的一种绘画艺术, 是画家记录生活、收集生活素材的一种极为便捷、而实用的绘画形式。</p><p class="ql-block">(下图: 拉萨扎基寺附近速写2015年作)</p> <p class="ql-block">诚然,发达的摄影技术快速便捷成像,形成一种强劲的力量成为画家、画者的采风方式,并正在逐渐地、广泛地取代原始、质朴的手工“速写”。“速写”好像在“边缘化”......</p><p class="ql-block">( 下图:速写《上海F1国际赛车场》2009年作)</p> <p class="ql-block">然而我不以为然,我依然如故的喜欢速写、热爱速写,并乐在其中、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丝瓜藤花》1981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速写”活灵活现,生命灵气透射,看是小巧,同样也可以表现博大,“速写”充盈着生命活力,激情、张力凝结于画幅里;在绘画境界,“速写”是最诚挚、最质朴的“生命形式”,因为最自然、最纯真、最真率、最接近人的脉搏、心跳,也最接近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艺术贵在自然,崇尚自然......</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甘肃《敦煌月牙泉》2013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没有彩色的黑白速写,更加质朴无华,完全靠用笔、气韵、布局、布白、线条组织、手指抹擦的交融,而产生视觉美感,一种将生活提炼、将尘世和自然“过滤”后的形式美感,一种更为“宁静”、“纯净”的美感。看多了缤纷的色彩,再品味黑白两色的速写画面,倍觉清新、悦目、别有趣味......</p><p class="ql-block">( 下图:速写拉萨尼木县藏纸作坊2015年作)</p> <p class="ql-block">没有彩色,却是色底速写,处理得好,也别生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下图:速写《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西部影视城”》2010年作)</p> <p class="ql-block">艺术本来就无禁区,为了视觉效果.更好地表现场面意境.加点颜色也可以,不一定非得黑白素色。但这需要把握好。</p><p class="ql-block">( 下图:西藏近拉萨的雅鲁藏江2015年作)</p> <p class="ql-block">“速写”是人的心灵轨迹,是人的心灵世界“签字”般的绘画样式,是最具表现力的“心画”。“速写”最具个性、最自然,也最少做作、最少作秀、最少扮酷、最少刻意的劣痕,因而最接近艺术的本原......</p><p class="ql-block">( 下图:速写拉萨尼木县梯田油菜黄.2015年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速写”是生命的“心电图”,无法造假,有怎样的“心灵”,有怎样的功力、学养、见地、境界,就有怎样的“速写”……</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甘肃《敦煌鸣沙山》2013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速写”最淳朴、率真,在所有绘画样式中,“速写”是最即兴的创作性绘画行为,最能融合才情、活力、智慧,最自然、最强力的显现出心灵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其它绘画样式难以臻及的......</p><p class="ql-block">(下图:景德镇老屋.2013年作)</p> <p class="ql-block">几乎所有的绘画样式我都接触过,而最能供自我欣赏、自我审美满足、自我打动的,看来还是自己小小的“速写”……</p><p class="ql-block">( 下图:速写拉萨尼木县藏纸作坊2015年作)</p> <p class="ql-block">因为它最鲜活、最“有血有肉”、最贴近生命的本原,它是所有绘画中最质朴、最鲜活、最地道的生命轨迹、是无法造假的生命“心电图”......</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云南《丽江古城》2007年作) 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绘画样式中,我最钟情的是“速写”,40 多年来,它耗费了我最大的精力,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命形式”......</p><p class="ql-block">(下图:景德镇老屋.2013年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酷爱“速写”,离不开“速写”,把生命中最火热的激情奉献给了“速写”,把生命也融进了“速写”...... (下图:上海民居风情速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为“速写”讴歌!希望更多的人喜欢“速写”,也希望“速写”能给更多的人带来愉悦!.......</p><p class="ql-block">(下图:安徽省黄山黟县西递古村落(2010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摄影、影像技术、数码技术的问世,对绘画、特别是对写实主义的绘画是致命的冲击。 </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古典写实主义油画绘画手法,在逼真方面不得不向照相、喷绘的机器彻底地“俯首称臣”。</p><p class="ql-block">(下图:景德镇陶瓷作坊)</p> <p class="ql-block">像电脑打字、电脑刻字、电脑设计,更是使得千千万万靠手工工作的美术工作者失业、下岗,并且彻底地、迅猛地丧失市场。</p><p class="ql-block">但是至今,电脑无法取代“速写”。“速写”抵达的“妙境”,电脑无法抵达,因为机器无法取代生命。</p><p class="ql-block">(下图:景德镇陶瓷作坊喷釉.2013年作)</p> <p class="ql-block">但是“速写”是“生命”的行为形式、不是“机器”,人的手工“速写”充满极其微妙的“随机变数”、是充满“灵气”的人类的高智商产物。只有程序、没有智商、没有灵气的“机器”做不到。(下图:速写《台湾中坜市仁海宫》2012年作)</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速写”,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愉悦的精神活动。因为画“速写”时,人常常处于一种极其自然、自在、灵机焕发的状态,常常陶醉于纯净美感中忘怀一切,心中只有纯净美感的无上境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速写《蚱蜢》40年前,1981年作于江西九江.用毛笔画的)</span></p> <p class="ql-block">然而,相机、电脑终极难以完全取代人的大脑.。速写写生的快乐享受的不仅仅是结果,其创作的全过程都有种精神享受的愉悦。在大自然中品赏自然之美、人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整个选景、构图,绘画全过程,常常都充满着一种宁静、感悟大自然“万物妙在”的快慰......</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山顶花园城市.庐山牯岭街的山上别墅.2009年作) </p> <p class="ql-block">速写艺术因为是一种“生命行为”、“生命现象”,包容了极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激情,速写时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强调、简略、或突出,或虚化……非常灵活,笔迹还洋溢着画者的激情、活力、敏慧,并随机应变的将极些微处,进行畅然无碍地充盈生命活力的及时“微调”,这些是冷冰冰的相机、电脑难以取代做到,因为人类有“上·帝”赋于与生具来极高的智商,机器程序是人设计的,终极难以具备智商.....</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黄山·金鸡叫天门景致》1981年作) </p> <p class="ql-block">数码照相机,对“速写”的冲击力十分强劲!</p><p class="ql-block">有的画家简单的速写不会画了,离开了照片就无法创作了;对动态,无从下手,对大点的“场面”,更是一筹莫展、不能驾驭……</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山顶花园城市.庐山牯岭街》2009年作)</p> <p class="ql-block">的确,研习绘画艺术的画家们、老师们、爱好者们,现在不少都“淡泊”了速写,喜欢用照相机替代速写采风,并且成为一种流行;然而,绘画的大脑却也随着迟钝、退化、僵化,画出来的作品,艺术魅力自然大打折扣,这是人类绘画艺术的退步、衰弱!</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武汉·武昌宝通寺》2012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许多画者依赖照片作画,甚而没有照片就无法画。人泯灭了激情,留下多了对生活的曲解,多了娇柔、造次、扮酷、作秀,“纯情”的“美”也就“枯萎”、“凋谢”了。</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悉尼美术馆》2001年元月澳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时应邀往澳大利亚举办个人画展期间速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相机快门一按,美景进入镜头里,作为摄影艺术那是另一种乐趣。随着时间推移,画画的人对画面的组织不动动脑,让相机替代人脑,人对组织画面美感的心灵领悟力也就渐行渐远、而且越来越迟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戏剧《三岔口》人物动态速写)</span></p> <p class="ql-block">久违了“速写”(把现实生活的立体画面,变成平面画面的功课),心灵里鲜活的触景生情吧视觉美感激情也渐渐被泯灭……</p><p class="ql-block">(下图:戏剧《三岔口》人物动态速写)</p> <p class="ql-block">但作为画家采风,放弃笔耕速写,依赖机器的便捷,长此以往,艺术上的视觉美感领悟力必然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赣北山城“山水武宁”县城湖滨》(2010年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不少画油画的完全以照片作参照来创作,这样的绘画,其实是一种是从平面到平面“临摹”性“创作”,画出来的画,呆呆的、木木的……艺术素养差的画者的绘画更是“语汇”紊乱、扭曲变型,画面多了娇柔做作、和无序的“色彩拼凑”,纯净的、打动人心灵的美感也常常就淡化……</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台湾 ·阿里山原始森林》2011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数码相机便捷、灵敏的功能,对于“动态速”望而生畏、一筹莫展…机器便捷省事.人的行动功能却强力萎缩弱化、痴呆化,也酿就了画家外出采风的“笔耕”惰性和创作及审美敏感能力的的遍地悲哀……</p><p class="ql-block">(下图:藏戏人物速写)</p> <p class="ql-block">外出采风,我也喜欢带着数码相机拍摄,但一直坚持“笔耕”,从未放弃“速写”,甚而宁可放弃照相,也不放弃“速写”,因为“速写”是无可替代的“手上活”、“心上活“,是最具心灵智慧的“生命形式”,我不可能留下机器,放弃“生命”.......</p><p class="ql-block">(下图:速写《广东江门市·唐口镇自力村碉楼》2011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漫漫速写天涯,我50多年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坚守初心,并乐在其中,生命不息,速写不止……我想,只要不断的、真诚努力,就能够创造出“速写艺术“无与伦比的辉煌……</p><p class="ql-block">(下图:藏戏人物速写)</p> <p class="ql-block">“画照片”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特别的乏味。根据“照片”创作,本质是一种“临摹照片”的形式,通过临摹照片的这种“创作”,把一个平面的图像,复制到另个平面(自己的“创作作品”)上的临摹,整个绘画过程没有了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的”心灵激动“和“创作愉快”。</p><p class="ql-block">(下图: 戏剧人物钟馗)</p> <p class="ql-block">这种照搬照片,稍加修改的“创作”,只需把握比例、将各种色相作“机械搬运”,心灵震动的激情没有了,心灵对立体的现实生活、失去了美感体验。</p><p class="ql-block">(下图: 戏剧人物《钟馗嫁妹》)</p> <p class="ql-block">不否认有悟性、智慧的画者有时也能以这种绘画方式“创作”出好的作品,但实质上已不是地地道道的“原创”,而是改造了的“临件”了,终究这种画作不会有实地写生的“鲜活”。</p><p class="ql-block">(下图: 戏剧人物《钟馗嫁妹》)</p> <p class="ql-block">的确,画家靠着照片,照着照片临摹、发挥,从平面到平面,临摹的水平在长进,理解生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直接获取形式美感的灵感和感受能力,却渐渐的减弱、萎缩,到迟钝、木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 戏剧人物《盗御马》)</span></p> <p class="ql-block">尤其技术低劣少才气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画面上除了一堆颜色的拼凑,那灵气、生动自然也会削减。</span>这种情结、感觉,在作品中,也会一并带给看画的受众……(下图:速写《浙江·雁荡山大龙湫》2011年作)</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主张并坚持到生活中去画速写。</p><p class="ql-block">画戏剧人物我总是到舞台现场或对着荧屏画动态。自然有难度,多练,熟练生巧……</p><p class="ql-block">(下图: 戏剧人物《盗御马》)</p> <p class="ql-block">也只有长期不懈的速写生涯,才能使得手中的笔十分的“听话”。画笔触纸,没有多大的犹豫,动作也没有过多的琢磨过程,往往是信笔走纸,颇有点“下意识”意味。</p><p class="ql-block">(下图:景德镇陶瓷老屋.2013年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样作画时,脑子里沉浸在激情绘画的过程中,享受写生创作的愉快。而这样,作品往往很生动。</p><p class="ql-block">(下圖:速寫《上海閘北區芷江西路的街面房》左為「老虎灶(1998年作)</p> <p class="ql-block">数码天下的今天,尽管我也用相机帮助收集画面,但我更多的仍是坚持现场速写直接的手绘形式,因为速写和照片是很不一样的样式。</p><p class="ql-block">(下图:《赣北武宁县石门山乡速写(1999年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