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河农场情未了 烔炀知青今再来——辛丑清明烔炀知青招工兆河农场50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天高云淡天

天高云淡天 <p class="ql-block">辛丑清明第二天,2021年4月5日,20多位年近古稀的烔炀老知青,乘坐大巴车,如约来到阔别已久的巢湖市兆河良种场,故地重游,追忆往昔,共同缅怀与纪念曾经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1.精心筹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是黄世珍。黄世珍从小就聪明伶俐,不仅美丽大方,而且能说会唱,是学校的活跃分子,深受老师赞赏和同学喜爱。招工到农场后,她待人真诚热情,处事公道厚道,工作勤劳积极,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也深得领导肯定与职工认可。退休后的黄世珍,更是心态阳光,爱好广泛,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经常组织同学开展各种健康娱乐活动,是一位很有号召力的快乐大姐。</p> <p class="ql-block">三年前的2018年4月5日,烔炀小学“老三届”同学聚会巢湖。聚会活动召集者黄世珍以及参加聚会的许多同学,都是1971年1月由烔炀小学招工到兆河农场的初中毕业生,于是黄世珍倡议,到招工50周年时,所有同学重聚兆河,隆重纪念。</p> <p class="ql-block">这个倡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此后,黄世珍、程良珍、陈圣元、金光瑞、吴秀生、方文亚等6位同学,自发组成筹备组,为50周年故地重游纪念活动进行了精心筹备。</p> <p class="ql-block">筹备组首先给同学们界定了一个名分——知青,给活动确定了一个主题——追忆。“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狭义指中国1968-1978年代特定历史时期从城镇去到农村、农场、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大多只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烔炀小学初中班1970届毕业生,正是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失去了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集体分配到远离家乡的兆河农场务农。他们与随后在全国兴起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下放农村的1800万知识青年一样,有着相同的命运和经历,“知青”的名分于他们恰如其分。50年过去,知青们经历过农场生活的艰辛与欢乐,也经历了从农场走向社会创业谋生的艰难与荣耀。从豆蔻年华到两鬓斑白,曾经的苦乐年华值得回味,曾经的青春岁月值得追忆,故地重游为的是不忘初心,回望过去为的是展望未来。“追忆”的主题,升华了活动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接着,筹备组着手联系1971年1月14日同批招工到兆河农场的所有知青。方文亚有心,特地从巢湖市档案馆调阅并复制了50年前巢县革命委员会招工办公室的介绍信,上书“兹介绍黄世珍等29名同志前来你处报到”字样,后附29名招工人员名单:蒋家珍、查全兰、项立英、李曙霞、吴秀生、李祝平、金光瑞、黄世珍、叶玉兰、祖应珍、孙其宏、唐度华、赵日章、方文亚、周自宏、陈圣元、甘天保、陈安玲、朱晓华、刘正平、夏桂珍、张金芳、程良怀、祖朝农、程良霞、田正斌、翟金华、李洪、刘讯平。除了已经逝世的两位同学,筹备组联络到了每一位当年奔赴兆河农场的知青,希望所有人都能在这一次活动中再聚首。</p> <p class="ql-block">筹备组还为活动进行了必要的物质准备。黄世珍他们在巢湖准备宣传物品与交通工具,远在西安的方文亚、吴秀生购买、订制了围巾、茶杯等纪念品,为这些物品设计了活动标识。方文亚还精心准备了活动全程的主持与串连词,起草了活动计划、流程以及所需的一应文字材料。金光瑞为活动摄像摄影、制作纪念册进行了器材与技术准备。他们不仅无偿付出劳动,而且自愿承担了全部活动费用,其中黄世珍他们承担了部分费用,吴秀生捐款一千元,方文亚承担了四五千元。其实大家现在生活得都不错,也不介意平均负担活动经费,但为同学们服务和奉献,是筹备组同学的共同心愿,他们引以为荣。</p> <p class="ql-block">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筹备组知青还专程前往坝镇镇与兆河农场打前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场领导的积极支持。镇上决定派出政协主席全程陪同,农场领导表示热烈欢迎与盛情接待,从而使筹备组知青对活动的成功举办充满了信心。</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b06fbb">左1:坝镇政协主席周志文;右1:兆河良种场场长王毕华</font></i></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2.一路欢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月5日清晨,巢湖市丁岗河公园鸟语花香,烔炀知青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上了路边的大客车,兴高采烈地向巢南兆河农场进发(有7位知青因故未能成行)。</p> <p class="ql-block">一过刚建成的巢湖大桥,车上就响起了“兆河农场广播站”的播报声,原来是方文亚开始了车内主持。发红围巾、贴黄标识等一番热场后,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兆河农场在哪里?有几个圩子?耕地面积各是多少?引起了大家的踊跃回应。答对了的同学,得到了主持人的口头奖励,大家便开怀大笑起来。</p> <p class="ql-block">兆河农场位于巢湖市坝镇镇,西临巢湖支流兆河,与省白湖农场以及庐江县盛桥镇隔河相望;东、南、北分别与坝镇青山行政村、龙王行政村毗连,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耕地2863余亩。其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10月的巢县马头咀劳改农场,1961年11月更名为巢县兆河农场,1971年12月更名为巢县水稻良种繁育场,主要从事水稻生产、良种繁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工副业生产。鼎盛时期,有职工400多人,下辖农业队、副业队、机务队、造纸厂、渔场、科研组、子弟小学、医务室等十几个单位。2006年6月,农场被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收购,重新注册成立了现在的巢湖市兆河良种场。当地人习惯,还是称呼兆河农场。</p> <p style="margin: 0pt;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32.1pt; mso-pagination: none;">兆河农场的主体区域是季家圩、姥山圩两个圩口。季家圩原为自然荒圩,1952年省里开挖兆河时组织犯人兴修了季家圩圩堤,并建成680亩分别以努、力、生、产命名的四块大田,1956年作为失地农民的补偿交给了巢县地方政府。1959年省里围垦白湖时开挖了姥山湾深泓道,将姥山圩切成东西两块。东圩面积约3000亩,1962年由省白湖农场交给巢县地方政府,成了兆河农场的姥山圩。<br></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的下一个问题,是当年到兆河农场时谁哭得最厉害,大家都指着吴秀生大笑起来。</p> <p class="ql-block">50年前,烔炀小学不仅是烔炀镇上的一所完全小学,而且增办了初中班(戴帽初中),该校66、67、68三届小学毕业生,被编成一个班,成为烔炀小学初中班的首届学生,1970年底毕业时,这批学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大都还未成年。1971年元月14日,一纸“巢县革命委员会招工办公室介绍信”,将这届毕业生中的29人,变成了巢县兆河农场的农业工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招工的具体过程现在无从查考,但可以想像,在文革期间“五七指示”的大背景下,有机会直接招工到农场按月拿工资,对于大多数烔炀小学初中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那些符合条件且家境一般的学生去了农场,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计,也为家庭减轻了负担。有几位同学却因家庭成份或者社会关系等因素政审通不过,被排除在招工名单之外。也有一些同学家长担心农场艰苦而退出。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陈安玲,她就是在父母一致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从家里偷出了户口本,悄悄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义无反顾地去了农场。她一个柔弱的小姑娘,在农场却是一位样样争先的“铁姑娘”,栽秧、割稻、挑担子、开手扶拖拉机,哪样也没有落下过。</p> <p class="ql-block">由于兆河农场场部在海拔224米的龙王山脚下,汽车开不进去,大家只好下车步行,走了好几里山路才走到。也许知青们先前脑海里对农场有着美好的憧憬,现在一下车,看到的不过是山洼子里的几排平房,以及远处河边的一片圩田,如此荒凉的残冬景象,与烔炀古镇老街的繁荣形成强烈反差,一些知青就号啕大哭起来。哭得最厉害的就是吴秀生,他后来解释是因为晕车难受的缘故。其实说起来什么原因都很正常,这些知青大都还是孩子,很多人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家乡,没有离开过父母。现在以大哭一场进入社会,也是他们应该交付的门票。当时农场还没通电,同学们在兆河的第一夜,是点着煤油灯或者蜡烛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又问,谁能记得当年去农场的前夜在巢县的经历?大家都在笑,却也很茫然,或许已经没人能说得清楚,或许有人能说清楚但却不愿意再提起那些细节。那时各处混乱,烔炀小学也很混乱。学校派了一位董姓老师坐火车把29名知青送到巢县城,但没有跟县招办衔接好就独自回校复命了。小知青们三三两两在巢城街上游荡,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但第二天,学校又派了一位副校长和两位老师来巢城,在招工办军代表的安排下,联系了一辆军用帆棚大卡车,把知青们送到了兆河农场所在地——巢湖南岸的坝镇镇。虽然这个问题搞笑中有些凄惶,但知青们都是欢笑以对了。</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设计了很多问题,大家也在不知不觉中回顾了农场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后,主持人带领大家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一个小时的车程,就这样在大家的一路欢笑中,轻松度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3.第二故乡</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兆河农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跟50年前大不一样,不仅成为当地良种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而且现代化程度也今非昔比,全场职工不过十来位,但企业效率效益却是过去的许多倍。最直观的是,大客车可以沿着平坦的道路,一直开进场部的大院里。</p> <p class="ql-block">车子一进大院,迎面就看到悬挂在高处的横幅,上书“欢迎烔炀知青回家”八个大字。回家!这个亲切朴素的词汇,一下子就让知青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如果说烔炀镇是知青们的第一故乡,那兆河农场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知青们今天的到来,可不就是回家了吗。镇政协主席周志文、农场场长王毕华早就率领职工列队等候在院内,同学们一下车,领导和职工就涌上前来,亲切地跟大家握手问候,迎接知青们回家!</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流连在场部、队部的房前屋后,徜徉于马头咀河小桥与季家圩、姥山圩圩堤之上,过去农场生活的画面,就像过电影一样,一一浮现在大家眼前。</p> <p class="ql-block">当年招工到兆河农场的烔炀知青,正是风华正茂的好年华,个个青春朝气,人人好学上进,给沉寂的农场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兆河农场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接收了驻军部队移交的房屋土地,名称也由农场变更为水稻良种繁育场,迎来了兆河农场的大发展时期。</p> <p class="ql-block">知青们到农场,第一个月就拿到了16元钱的试用期生活费,转正定级后每月工资是28元,比他们父辈工作几十年的工资也少不了多少,把这些小知青们高兴坏了。有了工资收入,有些知青就以攒会形式集聚资金办大事,吴秀生第一个用会钱买了120元的上海牌全钢手表,这在当年是很超前的,从而让他在农场乃至烔炀都风光了一阵子。</p> <p class="ql-block">农场的生活条件也普遍好于当时的社会水平,粮食定量每月40多斤,食堂荤菜几毛钱一份、素菜几分钱一份,逢年过节还发禽鱼肉蛋等各种农副产品。大多数同学都往烔炀河家里寄过工资,带过农副产品,有些甚至成为大家庭的重要生活物资来源。场里发给知青的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回力鞋、雨衣、胶靴之类,品种繁多,穿用不了的,也都带回了烔炀河家中。陈圣元到农场时身无分文,但也衣食无忧,过得很快活。所以,烔炀河许多知青家庭,是以家里有人在兆河农场工作为荣的。</p> <p class="ql-block">农场居住条件也不错,基本上是两人或者三人一间,都是砖墙瓦屋成排连片的平房,又好看又气派。一开始也有部分知青住在兆河大堤庄台上的房子里,但很快都搬到了新队部,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知青们到农场不久,电力线路就架设完毕,大家很快就用上了电灯。知青们白天下圩劳动,晚上或者在圩堤上散步,或者聚集在小桥上,在明亮的路灯映照下,唱歌,聊天,听取蛙声一片,真是好一派田园风光,生活也就像山水诗一样。</p> <p class="ql-block">毋庸讳言,农场的环境也是艰苦的。在当时以粮为纲、以稻为主的情况下,农场主要种植水稻,而且是两季轮作,知青们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尤其是栽早稻和双抢农忙时节,凌晨3、4点,出工的哨音就象催命鬼一样,把知青们从被窝里逼起,睡眼惺忪地下到水田拔秧,晚上不干到天黑都收不了工,想想有些心酸。即使是农村的壮劳力都怵“双抢”,何况这帮从没干过农活的烔炀小知青?</p> <p class="ql-block">可就是这样艰苦,烔炀知青也都挺过来了。他们在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无论男生女生,个个努力学习,人人积极进步,许多知青很快就成为场里的劳动能手和生产骨干,有的入了团,还有的提了干。知青们的良好表现,也赢得了老职工的认可与场领导的称赞,有的知青如陈圣元、李洪、刘正平、李祝平等,被推荐到六安农业学校学习深造;有的知青被安排到场队重要管理岗位,如金光瑞做了电影放映员,唐度华做了广播员,黄世珍负责农药化肥农机具等物资的保管和发放,程良怀、朱晓华还当上了农业队副队长。</p> <p class="ql-block">知青程良霞回忆,当时的工作量很大,栽秧割稻忘我地干活,女的干着男人的活,挑稻把子,脚踩打稻机,砍红花草镰刀割伤腿和手指也不休息,就这样拼命地干,无私地奉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的时间程良霞就第一批被批准加入了共青团,后期由二队调入四队,进入队领导班子,担任队仓库管理员,最后又跟随场枝术员搞水稻育种,在农场干了8年多。</p> <p class="ql-block">知青刘讯平,身高只有1.60米,但他不仅是体育达人(乒乓球打遍巢南无敌手,单双杠练就一身腱子肉),还是农活高手,人称“小秧师”,1分钟能拔5个秧把(拔、扎、洗),10几分钟能插一趟秧,1天能连拔带挑包插1.5亩秧,而且株距行距密度完全合乎要求。有一次场里请来赶农时的农民插秧磨洋工,队长就让讯平去催催。讯平不声不响下了田,双手在水下翻动,秧趟在水面飞延,一口气就把已经插了半天秧的几十位农民统统关在了“笼子”里!农民们叹为观止,心悦诚服,再也不好意思出工不出力了。再就是当时知青的劳动定额是每人每天拔插3分田的秧,超额折算假期。刘讯平就1天干5天的活,积攒了许多假期,经常回烔炀河玩耍,十天半月也不回农场,真是逍遥自在。退休后的刘讯平也闲不住,定居合肥了还在做乒乓球教练,每天运动好几个小时,依然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但随着形势发展,尤其是1978年后的知青返城大潮,烔炀知青也陆续离开农场,走向四面八方。最早离开农场的是叶玉兰,她于1972年5月考入巢县庐剧团,成为知名庐剧演员。最晚离开农场的是李祝平,他1986年5月正式调任含山县清溪区委秘书,在兆河农场生活了整整15年。也就是说,烔炀知青离开兆河农场到今天重返故地,最长的已经48年,最短的也有36年。</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如此漫长,不由得知青们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大家纷纷在桥头堤上拍照留影,定格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4.欢聚一堂</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知青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农场,来到附近的农家乐,王毕华场长在这里设宴,款待回家的烔炀知青,大家欢聚一堂,把酒言情。</p> <p class="ql-block">宴会由方文亚、叶玉兰主持。方文亚到农场的时候16岁,18岁时与田正斌一起应征入伍,22岁提干。后来转业到西安市,在检察官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文亚儒雅,有情有义,交际广泛,才艺众多,吹拉弹唱、运动健身无所不精。这次活动在文亚的策划组织下,顺畅、生动、安全、圆满,发起人黄世珍把具体任务交给他,真是知人善任,收效显著。</p> <p class="ql-block">叶玉兰在学校就是文艺积极分子,极有艺术天赋。考到县剧团后,别人都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而她直接就被安排上台演出了。经过在剧团的艰苦练功和舞台历练,形象端庄、身段优雅、歌喉甜美的叶玉兰,在当时的巢城戏剧界颇具声名。</p> <p class="ql-block">文亚与玉兰的主持珠联璧合,为这次活动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宴会首先由活动发起人黄世珍致词,她介绍了活动的倡议与筹备过程,阐述了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对大家的支持配合表示感谢。也代表全体活动参与者,对坝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对农场领导职工的热情接待与周到服务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坝镇镇党委政府对这次烔炀知青纪念活动非常重视,特派政协主席周志文全程陪同接待。周主席在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烔炀知青过去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对知青们不忘初心情牵故土的情怀非常敬佩,鼓励知青们保重身体、安享晚年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兆河农场领导职工对烔炀知青更是一往情深,他们一直默默跟随在知青身边,解答知青的一切疑问,为知青提供周到的服务。场长王毕华是农场老职工,是改制前的最后一任场长,也是改制后的第一任场长,他对烔炀知青在农场的情况非常熟悉,对很多人和事都记忆犹新,与大家的感情也最为贴近。他在讲话中回顾了烔炀知青在农场的峥嵘岁月,向大家介绍了农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最后表示农场永远是大家的快乐老家,衷心希望烔炀知青常回家看看。农场老职工黄日春同志作为特邀代表也在宴会上发言,表达了与王场长共同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领导讲话后,知青赵日章上台朗诵了一首《难忘的知青》的抒情诗。赵日章当年招工政审不过关,学校因他是优秀学生而竭力保荐,最终被批准招工。到了农场后,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发奋学习,忘我劳动,各项技能都熟练掌握,也获得了领导与职工的普遍赞誉。赵日章深情并茂的朗诵,把大家又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知青岁月:“依稀当年犹年少/插队身形俏/青春无悔到农场/乡情路迢迢;人难忘/情未了/青山留沃土/清风舞松涛/历史造就知青人/沧海再弄潮”……</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知青程良霞走上台来,深情款款地演唱了一首网红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虽然跟知青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它叙述的大漠戈壁青年男女曲折爱情故事,跟知青的青春故事情感上是相通的,非常打动人。当年来到兆河农场的烔炀知青有15名少男14名少女,他们在共同劳动、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有些男女知青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其中结成伉俪的就有刘正平、李曙霞以及金光瑞、唐度华两对。其他知青也都在各自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程良霞到农场时也是16岁,在农场摸爬滚打几年后调到烔炀农科所,最后在巢湖退休,现在跟她的先生周云一起,经营一家园艺公司,日子过得非常充实。</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位离开农场的知青李祝平,在学校时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颇有文采。他从农场被推荐上了六安农校,毕业后继续服务农场,做过技术员、保管员,当过小学、中学教师。在含山县清溪区委区公所工作期间,因车祸身体受到创伤,一腔抱负不能尽酬,内心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好在他儿女成双、孙辈成行,2014年退休后定居合肥,含饴弄孙,倒也其乐融融。主持人把李祝平请上台,他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作《永恒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知青李曙霞上台演唱电视剧《渴望》主题曲,叙述着知青们的“悠悠岁月”;插秧能手刘讯平高歌一曲《我们这一辈》,感慨曾经的“火红年代”。</p> <p class="ql-block">撒小玲是这次活动的特邀代表。她是巢县二中英语老师撒世斌的女儿,也是该校老三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下放农村,1971年推荐招工巢湖维尼纶厂,但因家庭关系政审不过关被转招兆河农场,跟烔炀知青共同生活许多年。撒小玲上台充满感情地说,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五十年前相识,五十年中相念,五十年后大家相逢在这里,相逢是缘,相聚是情。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她吟诵了自己的诗作:“当年下乡良种场,风华正茂恰少年;挥汗洒泪献青春,多少苦辣与酸甜。五十年后再聚首,容颜已改白发添;沧桑巨变心未变,岁月无情人有情。”</p> <p class="ql-block">宴会最后,叶玉兰清唱庐剧名段,尽显名角风采;方文亚浅吟颂歌经典,送上亲切祝福。大家在歌声中挥手道别。</p> <p class="ql-block">知青金光瑞全程跟踪拍摄,并很快制作出了的精美的活动相册,集成了每一位知青50年前后的图片,让大家在对比中记住了这次难忘的活动,记住了身边这群难忘的人。</p> (辛丑年三月初三,2021年4月14日,星期三,于合肥琥珀潭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font color="#b06fbb">作者近照</font></i></h3> <h1><i><font color="#167efb">【作者简介】凌志,笔名天高云淡天,生于1957年,老家巢县烔炀河,现居合肥古蜃潭。信仰公平正义,追求健康快乐。喜欢走走看看,爱好写写玩玩。</font></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