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教、快乐成长”—优颂幼儿园幼小衔接线上宣传篇

亭姐姐

什么是幼小衔接?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家长们都格外重视。但家长怎么和孩子谈入学这事儿?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关于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我们一起听听专家的建议。</p>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幼小如何衔接? <p class="ql-block">1.激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重视孩子入学前的心理辅导(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孩子你长大了,真了不起,再过两个月你就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p><p class="ql-block">•----散步或节假日的时候,带孩子校园转转。讲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故事,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想象。</p><p class="ql-block">•----讲故事时,告诉孩子,等你升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p><p class="ql-block">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准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 class="ql-block">温馨建议: 自己叠衣服、吃饭、穿衣、收拾学具、整理书包、系鞋带、洗澡、独立睡觉,是孩子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本领。谁帮助孩子代劳,谁就剥夺了孩子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进入小学之后,孩子过得是相对独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准备)----关键期---(铁水)</p><p class="ql-block">①注意力的培养----做安静的活动,下棋,绘画</p><p class="ql-block">②阅读能力的培养---识字,听故事</p><p class="ql-block">③倾听能力的培养---看对方的眼睛,明确说话的要求,复述故事等</p><p class="ql-block">4.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p><p class="ql-block">儿童在入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和规则意识。家长要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温馨建议:孩子入学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幼儿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的意识和能力。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与人相处的美德故事,多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更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p><p class="ql-block">家长行为是一种投射,孩子的行为是一种反射。</p> 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p class="ql-block">1.片面性衔接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能力与习惯的衔接。</p><p class="ql-block">2.突击性衔接误认为入学前半年才衔接,忽视儿童在入学前就应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加以培养。</p><p class="ql-block"><br></p>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p class="ql-block">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责任、承诺、担当、规则等。</p> 家长怎么和孩子谈入学这件事? <p class="ql-block">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来说,兴趣和愉快的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家长在关注孩子入学准备是否充足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言语和态度,千万不要用“上了小学让老师管你”之类的话吓唬孩子。</p><p class="ql-block">对很多孩子来说,小学陌生的环境本已让他们紧张和焦虑,恐吓无疑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使孩子抗拒上学。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入学适应,严重时还会刺激孩子的神经中枢,影响孩子的内分泌,甚至诱发夜间惊梦、发烧、胃疼等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p><p class="ql-block">因此请家长务必多动脑筋,疏导孩子的入学紧张,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还可以给孩子聊聊您上学时的趣事和遇到的老师,带孩子到小学参观等,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了解小学。这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唤起孩子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p><p class="ql-block">在孩子入学后,也请家长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成绩和分数上,这会给孩子带紧张和压力。可以多和孩子聊聊新学校、新老师和新朋友,听听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表现出对孩子新环境的兴趣和赞赏,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引导他尽快适应和喜欢新的小学生活。</p> 幼儿园是怎么帮助做书写准备的? <p class="ql-block">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手与手腕、肘关节、肩关节的配合及稳定性,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这些都影响着孩子写字的质量。在幼儿园,书写的准备隐含在许多游戏和生活活动中。</p><p class="ql-block">比如:孩子常常喜欢画画,从小班的涂鸦到大班情节丰富的画面,可以看到他们笔下的线条越来越流畅,细节越来越丰富,画画的时候手指的力量、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p> 家长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作息? <p class="ql-block">小学和幼儿园在作息时间安排方面有较大差别,作息时间调整是孩子最先应该了解和适应的。入学准备期间,幼儿园会对大班孩子的作息做一定调整,而家庭则应有相应配合。</p><p class="ql-block">比如为了保证孩子们在升入小学后,白天有充足的精力,能够较快适应小学学习,家长一方面应当适当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比如晚上尽可能按时入睡,以保证幼儿的充分睡眠,做到早睡早起;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议并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标出平时和周末的作息,在暑假里,还可以制作暑期时间表,把时间表挂在墙上,让孩子时刻可以看到,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要轻易打乱时间表,让孩子逐渐养成一种时间观念和按时作息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根据时间表,孩子会逐步调整其生活和生物钟。开始执行的时候,孩子可能会不习惯,家长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操之过急,一两周后就可以见到效果。</p> 孩子的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吗? <p class="ql-block">幼儿握笔姿势处于发展变化阶段,有效的外部支持有助于促进握笔姿势的发展,不可刻意纠正和盲目求成,而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进行培养。</p><p class="ql-block">首先,握笔姿势在生理上受制于小肌肉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只有幼儿的生理发育成熟,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执笔方式。5岁左右是幼儿开始握笔的最佳时期。如果过早让幼儿握笔写字,其小肌肉群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让幼儿采用近距离握笔和不正确的手指配合方式,来确保执笔的稳定性,这种不正确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很难纠正。简单粗暴的教训和呆板枯燥的说理,都可能导致幼儿对书写产生排斥感。</p><p class="ql-block">其次,可以根据孩子握笔方式的年龄发展趋势,提供相应的书写工具。对小年龄儿童应提供短、粗、容易控制的工具,如蜡笔、油画棒等;逐渐地,可以提供像记号笔这类较粗的工具;随着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对书写的兴趣和握笔姿势的发展,逐步提供铅笔等较为成熟的书写工具。</p><p class="ql-block">第三, 多种锻炼小肌肉发展的方式都可以对正确的握笔姿势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在为幼儿提供书写材料之前及练习书写的过程中,应该提供绘画、剪纸、搭积木、折纸、串珠等各种活动的材料和使用机会,为正确握笔打好基础。</p> 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p class="ql-block">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也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孩子不可能像成人一样维持注意较长时间。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盲目对孩子提出高要求,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发展特征确定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间。</p><p class="ql-block">那么该如何适当地促进并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p><p class="ql-block">一,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利用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与要学习对象建立关联,进行合理引导;</p><p class="ql-block">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注意的时间;</p><p class="ql-block">三,不干扰孩子,当孩子正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时,家长不要出于好意打扰孩子;</p><p class="ql-block">四,营造有利于注意力集中的环境,比如为孩子创设一个不受干扰的游戏角落或学习区,将环境收拾得有条不紊;</p><p class="ql-block">五,给孩子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任务,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让他知道如果集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做好一件事情时,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p><p class="ql-block">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计划并严格执行,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目的感。</p><p class="ql-block">切记,孩子做事分心的时候,千万不能唠叨和训斥,那样反而更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了。</p>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怎么办? <p class="ql-block">提起孩子的磨蹭,每位父母都有诉不完的苦。事实上,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建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改变:</p><p class="ql-block">形成时间观念。很多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都是很模糊的,在他们心里可能感觉五分钟还有很长。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看钟表,还可以买来沙漏,让孩子更了解时间的长短。这样能让孩子产生对时间更直观的印象,然后自己去把握时间。</p><p class="ql-block">制定合理计划。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列一个合理的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孩子每完成一项,让他自己在任务后面打一个勾。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为心急就包揽孩子的任务,养成他们的依赖心,以为拖拉也没关系,反正有人会帮自己完成。需要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慢慢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p><p class="ql-block">用清晰的指令代替催促。以出门穿鞋为例,与其凶狠训斥,不如换个视角跟孩子说:“先去鞋架拿那双红色的凉鞋,再坐在小凳子上自己穿。”帮助孩子梳理头绪,孩子会更容易做到。</p><p class="ql-block">告诉孩子迟到的后果。快一点和慢一点有什么区别,孩子并不知道。告诉孩子如果不能尽快完成,迟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要承担什么结果。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磨蹭给他带来的烦恼,他才能会重视。</p><p class="ql-block">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采取措施激发孩子兴趣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例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让孩子有取胜的可能,他便会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p> 为什么小孩子需要“玩”? <p class="ql-block">人与动物相比,有着更长的童年期。这意味着人具有比动物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得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生存环境。而适应未来发展的各种能力需要较长的童年期进行学习与奠基。如果人为缩短童年期,跳过幼年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提前进入更高年龄阶段的概念符号学习,就会形成一种机械记忆式的学习,丧失变通和理解的灵活性,进而难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生存环境。</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幼年期的孩子是从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这样的学习一定会过渡到书本学习、理性思考,过渡到基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但这样的过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长产生的早熟的果实并不甜美,这些道理我们都懂。</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去看一看小学的语文、数学,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会发现其中很多学习需要生活经验。相当多的小学生不会做题,不是因为不识字、不会运算,而是因为生活经验不丰富,读不懂这个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如果您能遵循孩子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不会出现网络上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而自己崩溃的现象。因为读不懂、听不懂,意味着孩子缺乏相应的感受、体验,他们的理性缺乏感性的基础。</p>

孩子

家长

握笔

小学

幼儿

入学

注意力

衔接

学习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