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将军与关向应政委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简称八路军120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陕北红军第27、第28军,独立第1、第2师和赤水警卫营及红军总部直属队一部,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辖第358、第359旅,教导团和骑兵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全师共1.4万余人。 贺龙、周士第、关向应、甘泗淇在雁门关前线 120师部队向晋西北挺进 在八年全国抗战中,第120师暨晋绥军区部队作战1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万余人,俘日伪军1.8万余人。建立了晋绥抗日根据地,还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开辟了恒山区,加强了平西区、巩固了冀中区,并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东渡黄河参战后,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中央从八路军3个师中各抽调一部分,成立了留守兵团。这其中,从120师抽调了359旅718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120师开创的晋西北、晋绥根据地,也是陕甘宁根据地最主要的屏障,只要这块根据地在我方手中,那么陕甘宁边区就基本无虞。120师除了要拱卫陕甘宁,还是参与陕北边区生产建设的主力,359旅南泥湾开荒即为典型。</p> 120师骑兵进入大青山创建抗日根据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8年11月明铺伏击战</b></h1> 1938年11月17日明铺之战:八路军伏击战术的极致,全歼日军,少佐切腹。 <p class="ql-block">指挥这场伏击战的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刘转连、政委晏福生、参谋长左齐(1955年首批授衔刘、晏为中将,左为少将)。这一张外国记者拍摄的著名照片“三个八路军”,最左侧独臂的是左齐,另两位分别是陈再道和刘转连。</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b></h1> <p class="ql-block">晋绥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通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与关向应遵照党中央指示,率一二零师从陕北挺进晋绥抗日前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p>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1940年2月,这里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暨120师师部移驻此院,同时成立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从此,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第、李井泉等同志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 贺龙元帅塑像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由三个院子组成,其中工作人员办公大院为后来续建,旧址部分为一大一小两个院子的套院,建筑物主要是石拱窑洞、砖包大门、起脊瓦房、盖瓦歇厦等,充分体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地方民居特色。旧址面积为4500平方米,保护范围为12200平方米。 <p class="ql-block">新建的纪念馆,主要展览分为原状陈列和辅助陈列。原状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的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六柳亭等。辅助陈列有: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室(1~6)、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览、刘少奇同志纪念展室、贺元帅生平事迹展览、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题词展室、贺龙元帅汉白玉塑像等。</p> <p class="ql-block"> 2005年,cpp正在承建陕京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管道通过山西兴县。我当时兼任陕京二线项目党工委副书记。4月上旬,奉局党委之命,我带领cpp党员先进性教育宣讲团来到陕京二线,为工程前线举办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p>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 <p class="ql-block"> 4月12日,cpp党员先进性教育宣讲团来到兴县蔡家崖,参观120师师部旧址和晋绥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馆内工作人员同意,在馆内展板前,我为陕京二线工程前线员工党员,宣讲了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和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