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李蓉

<p>  纪念昭觉解放71周年系列活动。</p> <p>  “昭觉行”集结号吹响,主要来自北京、福建、广州、郑州、雅安、康定、乐山、成都等地兄弟姐妹于2021年4月5日齐聚西昌。</p> <p>  欢迎远到而来的兄弟姐妹们。</p> <p>  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情。</p> <p>2021年4月5日上午林安利、涂晓敏等代表后代看望老前辈。</p><p> 原62军妇校老战士梁淑英阿姨(90岁)。</p><p> 后代们共祝梁阿姨健康长寿!</p><p><br></p><p><br></p><p> </p> <p>  看望原62军185师553团老战士王萍阿姨(94岁)。</p> <p>  后代们共祝王阿姨健康长寿!</p> <p>  看望原62军184师552团老战士常殿英叔叔(88岁)。</p> <p>  后代们共祝常叔叔健康长寿!</p> <p> 看望原62军184师552团老战士杜堃祥叔叔(93岁)。</p> <p> 后代们共祝杜叔叔健康长寿!</p> <p>  看望原62军184师552团老战士刘思义叔叔( 96岁)</p><p> 后代共祝刘叔叔健康长寿!</p> <p>  父辈情结,后代情深。</p> <p>  西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这里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西昌欢迎你!</p> <p>  同学相见格外亲。</p> <p>  昭觉娃儿回来了!</p> <p>  2021年4月5日,我们在“开萍味道”欢迎外地来昌的朋友们,闻讯赶来的马勒布,马哦子(马革尔儿子和孙子)也加入我们的欢迎队伍。</p><p><br></p> <p>  5号下午在“海门缘”报到并简单联欢 —— 后代们欢聚一堂 。 </p><p> 筹备组全体成员欢迎大家的积极参与。</p> <p>  2021年4月6日,昭觉县政府为我们安排的七辆大巴车已于5号晚上停放在“南红玛瑙”停车场。七条车标鲜艳而醒目;七条车标诠释了此次“昭觉行”的意义。</p><p> 庆祝昭觉解放71周年!</p><p> 重走父辈路 心系大凉山!</p><p> 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p><p>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p><p>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p><p> 军人后代昭觉娃 传承父辈彝汉情!</p><p> 昭觉我们回来了!</p> <p>  昭觉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在彝语中译为“山鹰栖息的坝子”,曾是凉山州州府所在地 ,幅员面积2559.87平方公里。</p><p> “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这是许多外地人的感慨。因为,昭觉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民古朴神秘、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与人文景观在这里汇聚、展现。</p> <p>  2021年4月6日早上8点近200人整装待发。</p><p> 原62军184、185、186和彝民团的四面旗子高高飘扬。</p> <p>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昭觉县开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新征程的第一年。</p><p>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昭觉县解放71周年,追寻父辈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见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州、县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凉山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我们62军、彝民团、老革命后代受昭觉县政府邀请参加此次庆祝活动。</p> <p>  出发前184师后代合影。</p> <p>  出发前185师后代合影。</p> <p>  出发前186师后代合影。</p> <p>  高秀军、高秀玲姐弟和漂亮的阿米子合影。</p> <p>  林安利、涂晓敏和漂亮的阿米子合影。</p> <p>  跳动的脉搏,激动的心情。</p> <p>  整装待发。</p> <p>  民族团结 和谐共进。</p> <p>  这是一次伟大时代背景下的新的征程;这是一次饮水思亲、踏路行迹的缅怀追溯;这是一次人生苦乐的真实体验;这是一次不忘初心,践行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行动;这是一次承前启后、传承红色基因、接力红色旗帜的壮举。</p><p><br></p><p> </p> <p> 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在路上。</p> <p>  车,盘旋了一个多小时的蜿蜒山路,来到了昭觉行的第一站谷克德。</p><p> 谷克德意为大雁栖息的地方,凡到过昭觉的人,都知道谷克德的夏季风光有多美:一碧万顷、天蓝云白、牛羊成群。谷克德于2014年4月16日获批省级湿地公园。主要由海拔2800米至3500米之间若干高山、亚高山湖泊、草甸和沼泽湿地群及附属河溪湿地系统、珍稀动物等构成。 </p> <p>  极目天高阔。此时的谷克德正孕育着含苞待放的索玛花花蕾,行走在木板铺成的花道上,高山、草甸、湿地、花海尽收眼底。道路两旁已有一些赶早开放的索玛花,状若父辈们军帽上的红五星,在清澈湛蓝的天空下,衬托白云的流动,述说着辉煌史话。</p><p>  </p> <p>  凉山州政府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亲自在谷克德等待我们的到来。</p><p> 子克拉格(中 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林安利(右 184师师长林彬的儿子)、涂晓敏(左 185师师长涂则生的女儿)。</p> <p>  子克拉格副州长与鲁小云(父亲鲁瑞林62军政委)。</p> <p>  彝汉兄弟是一家。</p><p> 子克拉格(右 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林安利(中 184师师长林彬儿子)、马哦子(马革尔孙子)。</p> <p>  昭觉明天更美好!</p> <p>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p> <p>  听党话,跟党走!</p> <p>  把红旗插上高高的山岗。</p> <p>  党是灯塔我是船。</p> <p>  旗手</p> <p>  军歌嘹亮,军旗飘扬。</p> <p>  历史在昭觉刷新。1956年至1958年,开展民主改革,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奴隶制度,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飞跃,如今,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昭觉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革。这又是一次“一步跨千年”。</p> <p>  亲民爱民的子克拉格书记。</p> <p>  深深眷恋的这片热土。</p> <p>  重走父辈路。</p><p><br></p> <p>  左起:郝评、樊培英(186师副师长樊执中的女儿)、子克拉格副州长、樊登蓉(樊培英妹妹)。</p><p><br></p><p><br></p> <p>  红色接班人。</p> <p>  满山花儿在等待。</p> <p>  我高反但我坚持。</p> <p>  党的恩情咔沙沙。</p> <p> 杨追奔(原凉山军分区副司令员杨植森的儿子)。</p> <p>  胜利大会师。</p> <p>  后排七个帅小伙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巴车驾驶员。</p> <p>  七个漂亮的阿米子是昭觉县委、县政府派来的七俩大巴车跟车工作人员。</p> <p>  2021年4月6日上午十点半,在昭觉解放沟镇中心校开展纪念“西昌战役”解放沟歼灭战胜利71周年活动。</p><p> 活动由刘建波副书记主持</p><p> 活动议程:唱《国歌》;吉色方森副县长介绍解放沟歼灭战情况;刘建国(62军184师后代)祭奠在解放沟战役中牺牲的前辈,歌颂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西昌战役的伟大胜利;杨勇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少先队代表发言;马勒布和马哦子父子俩给林彬师长的儿子(林安利)带来珍贵的礼物;全体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 <p>  解放沟镇中心学校。</p> <p>  列队进入中心校。</p> <p>谱写时代新篇章。</p> <p>  全场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父老乡亲们、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62军、南下工作团后代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71年前,在我们周围的这片崇山峻岭中杀出了一只渴求解放的英雄队伍,他们在凉山雄鹰马格尔的领导下,在共产党“民族解放,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的感召下,毅然投身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党的统一战线,发动民众,将国民党精锐第1师一部约一个加强营的敌军包围于“燕窝塘”。英雄们斗志高昂,以劣势装备打得敌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满山遍野都是彝族同胞英勇的喊杀声,走投无路的国民党龟缩在国民党区所院子里,面对彝族民众一浪高过一浪的英勇进攻,这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国民党正规军被人民战争的无比伟力击垮,歼灭。马格尔率领彝族民众押解俘虏和战利品到西昌交给解放军,解放军184师师长林彬为彝族英雄们授予了锦旗,并赠给马格尔一匹战马,四锭银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曾经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倮洛衣打沟获得新生,得名___解放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解放沟歼灭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政策的胜利;是党的统一战线斗争策略的胜利;是彝族同胞英雄主义的胜利。</p><p> 解放沟歼灭战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战略思想胜利的又一例证,她充分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她告诉我们,只要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了,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能创造人间一切奇迹。</p><p> 解放后的大小凉山,从奴隶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在各级干部和勤劳智慧的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下,摆脱了贫困,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世世代代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br></p><p> 刘建国/文</p> <p>  向先烈们默哀!</p> <p>  少先队员代表讲话。</p> <p> 71年前184师师长林彬给彝族英雄马格尔等授锦旗,赠战马,送银子。71年后马革尔后代(儿子马勒布,孙子马哦子)给林彬师长儿子(林安利)送彝族最珍贵的礼物___擦尔瓦。</p> <p>  深深的拥抱,真真的情缘。</p> <p>  这是民族革命友谊的延续,更是民族团结的展示。</p> <p>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林安利与吉色方森(副县长)握手。</p><p><br></p> <p>  彝汉兄弟是一家。</p> <p>  凉山雄鹰</p> <p>  坚定不移跟党走。</p> <p>韩冬和孩子们</p> <p>  后代代表团 主要负责人:</p><p> 杨追奔、史西川。</p> <p>  涂晓敏和吉色方森(副县长)。</p> <p>祖国的花朵</p> <p>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杨追奔。</p> <p>  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赵玉英。</p> <p>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p> <p>  教育扶贫见成效。</p> <p> 看不够啊拍不够,多想把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容留下来。</p> <p>  7号车队员在三河村公路上合影。</p> <p>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是大凉山腹地的深度贫困村,过去三河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贫困发生率达46.47%。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大力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全村实现脱贫致富。</p> <p>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昭觉三岔河乡三河村考察调研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p> <p>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2021年2月,被列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集体公示对象;2021年2月25日,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p> <p>  三岔河乡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告诉我们,脱贫攻坚战以来,三河村变化大极了,土坯房变成了黄墙灰瓦的院落,村里通了水电,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前,村史馆、活动中心建成了。同时村里发展种养、文旅产业,建立了“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发展规划。</p> <p>  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李凯代表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接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p> <p>  吉色方森(副县长)给大家讲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1日来三岔河乡三河村视察时的情况。</p> <p>  吉色方森(副县长)和第一书记李凯。</p> <p>  杨追奔与马拉布(马革尔的侄子)。</p> <p>  </p><p> 2018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看望贫困群众。</p><p> 习总书记看望过的贫困村民家(吉好友求家)。</p> <p>  习总书记看望过的贫困村民(节列俄阿木家)。</p><p><br></p> <p>  老阿妈说: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p> <p>  习总书记坐过的火塘边。</p> <p>  人民的总书记人民爱。</p><p> 凝望者:杨追奔、梁明灯</p> <p>  党的关怀暖心间。</p> <p>  一条暖心路,一条脱贫路,一条振兴路,共同汇成如今三河村的康庄大道。</p><p><br></p> <p>  习总书记到凉山,山笑水笑,人欢笑。</p> <p>  昭觉这方水养育了他们。</p><p> 左起:杨勇、周小洪、 卢晋英</p> <p>  为大家服务的郝评、黄晋康夫妇。</p> <p>  地地道道昭觉娃。</p> <p>  打赢脱贫攻坚战。</p> <p> 回望三河村旧址,无不感慨在各级党的领导下,在三河村村民的奋斗下,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p> <p>  从成都来的彭云姐姐到了三河村,身体有点不适,两位医务人员寸步不离给予照顾。在此,向昭觉医务工作者致敬!</p> <p>  三岔河乡三河村新址全貌。</p> <p>  新村新气象。</p> <p>习总书记对深度贫困彝族同胞的牵挂是一种动力,昭觉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倍受鼓舞,只争朝夕,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p><p> 如今,三河村的老百姓已搬入新房子,过上好日子。</p> <p>  整洁舒心的居住环境。</p> <p>  彝家新居。</p> <p>  彝家新居。</p> <p>  彝家新居。</p> <p>  彝家新居。</p> <p> 住新房,穿新衣,感党恩,跟党走!</p> <p>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岔河乡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p> <p> 荣誉称号背后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上下齐心埋头干!脱贫攻坚甩开干!</p> <p>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p> <p>  万众一心,乡村振兴。</p> <p>  老阿妈吃着王英带去糖果心里比蜜甜。</p> <p>  三岔河乡三河村村史馆。</p> <p>永远跟党走!</p> <p>  习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七个烫金大字是三河村人脱贫后的心声、决心。</p> <p>  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开怀大笑。</p> <p>  参观三岔河乡三河村村史馆。</p><p> 到三河村村史馆参观学习,既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彝区脱贫攻坚的关心关爱。2020年,昭觉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胜利,全县19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2217户10234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p><p>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p><p>  </p><p>  </p><p> </p><p> </p><p> </p><p> </p> <p>  攻坚扶贫任重道远。</p> <p>  传承党的光荣传统。</p> <p>  充满着自信。</p> <p>  我们共同的名字____昭觉娃儿。</p> <p>  左起:卢晋英、马勒布、郝评</p> <p>  左起:董素勤、王英、康山普、郝评。</p> <p>  左起:高秀敏、林安利、宋建琴、张晋林。</p> <p>  左起:庞英、林安利、杜建玲。</p> <p>  左起:宋建琴、卢晋英、鲁晓云、李茂林。</p> <p> 晋卫华、李长庆和漂亮的阿米子。</p> <p>  在三河村自助午餐。</p> <p>  在三河村自助午餐。</p> <p> 离开三河村来到洒拉地坡乡幼儿园。一走进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楼墙体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十一个大字,这就是办园的宗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p> <p>  洒拉地坡乡幼儿园,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学习普通话、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p> <p>  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p> <p>  入园前连汉话都说不来的孩子,如今,能用普通话:爷爷奶奶您们好!</p> <p>  清澈透明的眼睛,求知若渴的眼神。</p> <p>  活泼可爱的孩子。</p> <p>  顺道又参观了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p><p> 位于昭觉县四开乡好谷村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绵阳市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的重点项目之一。园区目前建成智能玻璃温室、育苗室、培训中心、种植大棚、露地蔬菜基地等,实现水肥一体与农业物联网全覆盖,采用“党支部+公司+专合社+农户”的产业运营模式,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增加收入。</p> <p>  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p> <p>  新型的栽培技术让我们耳目一新。</p> <p>有机蔬菜。</p> <p>瓜果飘香。</p> <p> 2021年4月7日早上九点,到昭觉县烈士陵园参加祭扫活动,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p><p> 情深深雨纷纷,人间有情天上知。 </p><p> 天阴阴泪满襟,同悲伤感祭英灵。 </p><p> </p><p><br></p><p><br></p> <p>  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武警战士、学生千余人参加祭扫活动。</p> <p>  一座座墓碑就是一座座精神丰碑。</p> <p>  赫绍洪县长主持</p><p> 2021年4月7日,在烈士陵园开展“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纪念解放昭觉71周年祭奠先烈仪式”祭扫活动。</p><p><br></p> <p>  鸣炮(71响)。告慰英烈们昭觉解放71周年了,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昭觉人民的团结和幸福!换来了昭觉辉煌的今天!我们永远怀念你们!人民永远感谢你们!祖国永远铭记你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有你们血染的风采!</p> <p>  向先烈们敬献花篮。</p> <p>  子克拉格书记讲话</p> <p>  卢晋英代表后代宣读祭文</p><p> 《献上我们的敬仰 献上我们的思念——老战士、老同志后代在昭觉烈士陵园扫墓祭文》</p><p> 敬爱的为了解放凉山、建设凉山而捐躯的先烈们:敬爱的与世长辞的先辈们:</p><p> 在举国上下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为纪念昭觉解放暨西昌战役胜利71周年,我们作为解放凉山、建设凉山的老战士、老同志的后代,怀着崇敬之心,感激之情回到了昭觉。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追思你们的英雄壮举,缅怀你们的丰功伟绩,祭奠告慰你们的英灵。伯伯们,叔叔们!你们听到我们的呼唤了吗?你们知道我们来了吗?你们看到我们祭奠队伍了吗?还记得这群可爱的昭觉娃吗?从我们戴红领巾起,就一次次来到你们身边,和你们诉说,为你们扫墓,在这里聆听父辈和老师讲述你们的英雄故事,举起小手宣誓,立志要像你们一样为党和国家做贡献。</p><p> 今天,我们是带着父辈的心愿,带着全国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及后代们的嘱托,带着老家亲人的无尽思念,带着我们的崇敬,再次来到你们身旁。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在昭觉烈士陵园中,长眠着我们父辈的首长、战友和同志,长眠着我们崇敬的英雄!李京芳、魏景林、郝立志、曲比阿沙、陈家银、张永才、石一拉体、阿的拉格、曾海、……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烁。面对至今不知道姓名,不知道家在何方的无名烈士们,我们大声说:我们——就是你们的孩子!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此刻,伫立在烈士墓前,父辈们曾经讲过的那些故事又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仿佛听到了你们冲锋的号角,看到了你们奋勇杀敌的身影。你们打击日寇,消灭蒋匪,听从党的召唤,乘勇挥师大西南,追剿残敌,清缴土匪。成都解放!西康解放!西昌解放!大小凉山解放!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把五星红旗插遍了大小凉山!你们一生英勇奋斗,历经无数血雨腥风,枪林弹雨,没有倒在日寇的铁蹄下,没有倒在国民党的枪炮下,却为了凉山的解放和政权的稳定,为了凉山的建设和当地彝汉人民的幸福安宁,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p><p> 叔叔们,伯伯们,我们深知没有你们当年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就没有凉山一步跨千年的的腾飞,就没有昭觉今天跑步进小康的巨变,就没有国家富强昌盛的今天!敬爱的先烈们,敬爱的先辈们!自古人生谁无死?你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你们壮丽的人生,用你们的宝贵生命兑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兑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你们是一座巍峨的丰碑。我们为有这样的英雄先辈而骄傲,而自豪。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亲人们啊,你们长眠在这苍松翠柏环绕的大山中,一次又一次见证了昭觉的巨变,见证了彝汉人民的团结和幸福!你们还将看到凉山,昭觉的辉煌明天!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永远怀念你们!人民永远感谢你们!祖国永远铭记你们!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有你们血染的风采!亲人们啊,你们将与青山同在,与大地永存,你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敬爱先烈们永垂不朽!</p><p> 解放凉山、建设凉山老战士、老同志后代昭觉烈士陵园敬献</p><p> 2021年4月7日</p> <p>  一杯清酒祭英雄,七尺男儿泪满襟。</p> <p>  9位后代向先烈敬酒:</p><p>左起:林安利、涂小敏、樊培英、王英、鲁晓云、王安泰、周小洪、伍呷、杨追奔</p> <p>  一枝菊花、一块糕点、一个水果、几颗大枣、几颗花生、几颗核桃带去我们无尽的思念……,伯伯们、叔叔们、阿姨们我们来看您们了,安息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成都来参加“昭觉行”的李俊英是带着她大姐的嘱托来的。大姐因车祸住院不能前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7年2月李俊英的父亲(李新真)从成都军区军政干部学校调到185师555团组建的西南军区公安内卫87团参加大凉山平叛工作(李俊英当年5月出生在西昌),并在内卫87团3营7连当政治指导员。有位叫宋江海的也在87团3营7连当排长。当时宋江海叔叔也只有二十二岁左右,还没有结婚成家。因宋江海是李俊英的父亲所在连的一个排长,自然走得近些,每次完成任务回来,李俊英的父亲总会把宋叔叔喊上一起回家,让俊英的妈妈给他们做好吃的。俊英的姐姐长她几岁,那时约八九岁了,正是淘气好动可人的年纪,经常缠着宋叔叔看宋叔叔的手枪,宋叔叔也非常喜欢俊英的大姐,经常给她买好吃的,带她去街上照相,还答应给俊英大姐做木头手枪。</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7年的一个夏天,俊英父亲和宋叔叔又出门平叛去了,临走前,宋叔叔告诉俊英大姐:回来把木头手枪做好了就给你。俊英大姐心头那个高兴啊……,能有把小手枪(木头枪)可以在小朋友面前显摆了,越想心里越美……。平叛任务完成俊英父亲回来了,俊英大姐看看父亲背后没有总是跟着的宋叔叔,心里好失望,赶紧问父亲:爸爸,宋叔叔呢?咋个没有和你一起回家?俊英父亲强忍住悲痛,告诉家人:宋叔叔牺牲了。对于当时一个7、8岁的孩子来说还理解不了“牺牲”的意思,以为,“牺牲”是另有任务暂时回不来。一天天等待,一次次失望,俊英大姐还总问母亲,宋叔叔好久回来?母亲不忍将宋叔叔死亡的残酷事情明明白白告诉女儿,只对女儿说:宋叔叔在天上看着我们。俊英大姐对宋叔叔的思念,对小手枪的牵挂一直在心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宋叔叔牺牲后,俊英父亲又去执行其他任务,再后来又到军校去学习,种种原因,不知道宋叔叔安葬在哪里,以为,部队通知了叔叔的家乡,家人把宋叔叔接回老家去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俊英在来西昌前,专门去医院看望了大姐,大姐对俊英说:“你到昭觉一定去烈士陵园找找宋叔叔,看有没有他的墓碑”。4月7号到了烈士陵园,俊英看到长眠于此的几百座墓碑,怕一个人查看不过来,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和工作人员,请大家一起帮助找找有没有一个不确定是否安葬在哪里而名字叫宋江海的烈士。</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排一排的找 ,一行一行的看,完全不抱希望的查找,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墓碑上“公安内卫87团排长”。宋叔叔在这里躺了快64年了!看见名字如见亲人,扑通一声,64岁的李俊英跪在了宋江海叔叔的墓碑前,一声声呼唤:宋叔叔我来看你了,一阵阵痛哭 ,撕心裂肺。团队朋友纷纷给宋叔叔下跪:宋叔叔我们都是您的孩子,我们来看您了,安息吧!宋叔叔!</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烈士陵园出来,李俊英马上告诉了她姐姐,找到宋叔叔了,俊英姐姐只说了一句:他给我做的手枪还没给我呢!就泣不成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64年的思念啊!终于知道宋叔叔把自己一身交给了党,交给了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长眠于牺牲前的这块土地。宋叔叔看到了昭觉64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看到了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p> <p>  李俊英失声痛哭,扶她的女士叫栗力(初期87团组建并主持工作的栗贤明前辈的女儿,栗力生于昭觉)。</p> <p>  2021年4月7日中午一点半,在县城烈士塔开展祭扫活动。</p> <p>  昭觉革命烈士纪念塔建于1958年,位于昭觉县城中心,塔高17.5米,巍峨挺拔。是中共凉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凉山军分区为纪念解放凉山和在民族改革中牺牲的烈士而立,塔身正面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金色大字,侧面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p> <p>  面对纪念塔庄严宣誓</p><p> 我宣誓:</p><p> 继承先辈革命精神!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忠于祖国!坚定不移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党中央周围!沿着前辈开创的革命道路继续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 领誓人:林安利</p><p> 宣誓人:全体人员</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昭觉烈士纪念碑前的发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____&nbsp; 杨追奔&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50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向无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匪特解放了大小凉山。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解放军的支持下,于1956年至1957年,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民主改革,推翻了万恶的奴隶制度。实现了跨越世纪的历史飞跃。成为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光荣一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来之不易,凉山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不顾整个民族的利益,阻碍和反反对民主改革,少数反动分子甚至发动武装叛乱,为了彝族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为了创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多少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多少解放军指战员、战斗员,多少优秀的国家工作人员,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激励和鼓舞了彝族人民,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反奴隶制度斗争的高潮,终于摧毁了奴隶枷锁,迎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新凉山。迎来了一个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时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革命烈士的英名将永远铭记在凉山各族人民的心中,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中国人民光辉的革命史册,革命烈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凉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凉山而奋斗,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迈入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 &nbsp; </p> <p>  签满197名后代名字的旗子即意味着197名参加者代表老革命后代,老战士后代对昭觉的牵挂;对昭觉的祝福;对昭觉的助力。</p> <p>  2021年4月7日在县委会议中心召开“昭觉县党史学习教育暨纪念昭觉解放71周年座谈会”。</p> <p> 座谈会由子克拉格书记主持;赫绍洪县长介绍昭觉县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参会代表发言;捐赠文物;子克拉格书记讲话。</p> <p>  座谈会上杨追奔(原凉山军分区副司令员杨植森长子)说,他是1953年2月随父母来到昭觉的,当时他才1岁零5个月大。此后,他在昭觉生活了16年,直到1969年12月参军才离开。</p><p> 他说,昭觉县烈士陵园里埋葬的,有一部分就是他父亲带过来的战友。“在这里长眠了这么多烈士,我还是会经常回来祭拜。”</p><p> 他说,此行重走父辈解放凉山路,重温党史、相关战役以及和平解放昭觉的历史,祭拜为解放凉山而牺牲的烈士们,看到昭觉县扶贫攻坚的巨大成就,让他感触颇多。“我们看到很激动,先辈们如果知道,应该会很欣慰。”</p> <p>  座谈会代表。</p> <p>  座谈会上杨勇(彝民团后代)说:我父亲1957年从成都军区通讯部调到凉山彝民团参加平判战斗,母亲1958年中专毕业申请分配到金阳县医院工作。我一直到1976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参加高考离开凉山。</p><p> 30多年来,我以探险的方式走遍了中国西部山山水水和世界上大部分河流,总里程上百万公里,完成了若干个独立考察研究项目。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为中国发声,寻求共识,成为国家民间智库的重要案例。</p><p> 在凉山扶贫攻坚决战5年间,我组织团队自费深入大小凉山,考察发现凉山的旅游景观资源,重新认识凉山的价值和谋划凉山的未来。经拉革书记的介绍推荐</p><p>我们对昭觉县古里大峡谷群的考察,认识到它的自然与人文价值,通过媒体把古里大峡谷阿土勒尔“悬崖村”传播出去,受到广泛关注和影响,成为凉山扶贫攻坚的地标。</p><p> 我们的父辈为大凉山解放和建设贡献了青春,我们这一代也将成长甚至一生都留在了凉山,我们为有这样的父辈和这样的人生而自豪,感恩凉山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一生情怀!</p><p> </p><p> </p> <p> 座谈会上周小洪(父周全杰184师民运科科长,昭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p><p>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71年时光弹指一挥间。经过平叛、民族改革、脱贫攻坚,凉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州委州政府和昭觉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奋斗,如今的昭觉县城楼房林立,通气、通电、通讯,一派新气象,在2020年实现了整体脱贫,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做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看到今日之昭觉和凉山的变化,倍感欣慰,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昭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昭觉的明天将更加美好。</p><p> </p> <p>  座谈会上鲁晓云(父鲁瑞林,62军政委;凉山(雷波)工委书记、政委 )说: 今天,凉山州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奋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康庄大道上,这种最美的奋斗姿态,这种可期的光明前景,我坚信,一定是我父亲所乐见的,一定是他们那一辈革命老人所深深期望的,一定会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倍感欣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回顾、重温昭觉县、凉山州乃至于西康省的革命、建政、建设历史,有助于我们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决心和信心!</p><p> </p> <p>  座谈会上王安泰(凉山州第一任州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维训之子)说,他的父亲王维训是大凉山的解放者和建设者,十多岁投身革命,并长期工作生活在凉山,带领凉山的民主改革和建设,对凉山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1966年调离凉山时,还专程去了烈士陵园,肃立在山坡上默哀。</p><p> “父亲不断教育我们,要热爱凉山这片热土,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到凉山走一走、看一看的习惯。”王安泰说,此次昭觉之行,他看到了大凉山深处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颇多。“老一辈看到如今的凉山,应该会十分高兴。”</p> <p> 座谈会上把后代们签字的62军184、185、186师和彝民团旗子送给昭觉县政府留存。</p> <p> 捐赠的文物已准备好。</p> <p>  88岁高龄的侯玉珍阿姨,非常认真仔细的为捐赠书和照片写注解。</p> <p>  文物捐赠者们。</p><p> 前排左起:栗工、李长庆、芦惠珍、鲁晓云、杨追奔、王安泰、 李子渝、田亚非、赵玉英、李亚新。</p><p> 备注:田亚非(代张雅砻捐赠)</p> <p>  向昭觉政府捐赠文物的“收藏证书”。</p><p> 有十多位后代向昭觉县委捐赠了文物,因时间匆忙没有一一收集他们的“收藏证”。</p> <p>  左起:伍呷、裴月亮、涂晓敏、王英</p> <p>  看望母校(东方红小学)。</p> <p>  7号晚上,昭觉县委、县政府在沐恩邸社区,举行了隆重的“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砥砺奋进”盛大文艺晚会。歌颂昭觉县解放71周年,歌颂伟大时代、伟大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p><p>  </p><p>  </p><p> </p> <p> 沐恩邸社区,一座闪亮着脱贫攻坚战役成果的幸福社区。这里集中展现了昭觉县脱贫攻坚战史话;展现着党委、政府体民、助民、爱民的深情;展现着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典范。社区宽广、博大,沐恩邸社区堪称凉山之最,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应有尽有。目前,社区入住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用村民的话说:这里是只有在成都、北京才住得到的房子,今天成了我们的家,感谢共产党的恩情,感谢全国人民的关爱。</p><p>  </p> <p>  </p> <p>  诗朗诵:《不忘昭觉》 </p><p> 表演者:王英(老红军、首任彝民团团长王海民的女儿)。 </p> <p> 《不忘昭觉》</p><p> 如果你问我,不忘的地方是哪里?</p><p> ----是昭觉!</p><p> 如果你让我写一首诗,情有所托,思想的出处在哪里?</p><p> ----在昭觉!</p><p> 如果大礼堂还在,演出的帷幕打开,凉山的历史现场在哪里?</p><p> ----在昭觉!</p><p> 如果心中的纪念塔可以重塑、再造,奠基的碑石在哪里?</p><p> ----在昭觉!</p><p> 七十一年前父辈英雄,穿越博石瓦黑的锵锵足音,震撼山谷,阳光破晓,一寸一寸照亮利利土司衙门的百年落寞,神鹰滴血,雪子重生,一个声音在山鹰飞翔的天空回响:昭觉县彝族自治区成立了!奴隶翻身、砸碎锁链站起来了!平等团结,进步繁荣,快乐的诺苏从此走向豪迈!</p><p> 我们降生在浴火重生的年代,首府昭觉,是我们的人生摇篮,不论族群苗裔,还是他乡游子,不管红军后代,还是南下子弟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大山的孩子、昭觉的娃,高山大河,写成我们的背书,岁月磨砺,人生苦旅,即使天南地北,哪怕去国怀乡,彝家有谚语:老鹰飞得再高,影子还在地上,我们不忘昭觉!不忘昭觉小海子的童年嬉戏,还有东方红、工农兵、昭中的课堂,在南坪、在四开、在乌坡学工学农学生活,在昭觉六月的天空下,放飞扶飖的风筝,心比山高,是我们的少年狂想,青春在张望。大礼堂里,别有洞天,一幕幕地覆天翻的人间大戏,让我们惊艳:山里山外,世界原来如此精彩,国庆十周年高大喜庆的松枝牌楼,为我们成长的心智植入了温暖、豪壮的家国情怀,一枚中央慰团的纪念章,是当年的国家礼遇,是光荣的凉山记忆,更是金不换银不换的情感收藏。哦......昭觉太小,装不下载不动我们许多的乡愁,昭觉好大,涂抹了我们相同的人生底色,基因了我们一样的情感密码,不忘昭觉,是历史回望中的人生缱绻,更是当下脱贫摘帽、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贫脊与坚韧并存,高寒与温馨同在,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初心宏愿,在领袖切肤的体贴和揪心的顾念中,在走进彝家、精准施策的谋划中,在国家层面用心用情的帮扶中,决战决胜攻坚克难,一村一户贫困清零,悬崖天梯成了别样风景,移民新村成为城市社区,彝家新寨喜洋洋,党的温暖咔沙沙,昭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小凉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一次创造出一越千年的人间奇迹,丰功伟绩!四月的昭觉,生机盎然,春风中发芽生长的不只有原野新绿,还有我们走向振兴的新希望,还有我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昭觉!祝福昭觉!我们共生一方山水,我们共荣一片天地,火把点亮星空,我们为之生而燃情,索玛美丽梦想,我们所以前程锦绣。</p> <p>  </p> <p>  演出前。</p> <p>  演出前。</p> <p>  昭觉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与参会62军后代合影留念。</p> <p>  昭觉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与参会的老战士、老革命后代合影留念。</p> <p>  两天的昭觉行程结束了。8号早上大家依依不舍合影留念。</p> <p>  1号车队员合影。</p> <p>  4号车队员</p> <p>  5号车队员</p> <p>  6号车队员</p> <p>  7号车队员</p> <p> 《今天我们回家》</p><p> 高秀军/文</p><p> 今天我们这支队伍,虽然来至东西南北,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昭觉娃儿!我们生长在美丽的昭觉,昭觉陪伴我们长大,当年我们见证了昭觉一步跨越千年的壮举!今天,我们又看到了昭觉跑步进小康的翻天覆地变化!在惊喜和震撼中我写下感怀,与大家分享,也以此告慰我们的英雄父辈!</p><p> 七十年前凉山 / 太阳红旗燿眼/终结奴隶制度 / 一步跨越千年/遥想彝海结盟 / 红军顺利移转/ 大义明理彝人 /助力革命航船/北京礼炮唱鸣 /父辈南下挺进/红旗插上昭觉 / 奴隶枷锁砸尽/ 民主改革深入 / 土地改革稳扎/清剿残敌土匪 /紧跟祖国步伐/凉山建设任重 /彝汉兄弟共谋/ 父辈青春热血 / 点燃巨变火把/学校医院工厂 /商店楼房桥梁/</p><p>农林牧水电路 /从无到有升华/执行民族政策 /弘扬彝族文化/衣食住行周全 /各行各业宏发/凉山日新月异 /我辈昭觉生长/自豪昭觉娃儿 /正直勤奋善良/父辈是我榜样 /革命历史不忘/俭朴忠厚踏实 /红心永远向党/见证昭觉发展 /参与昭觉变化/不拖父辈后腿 / 最爱光荣红花/从小热爱劳动 / 绝不弄虚作假/插秧割稻拾肥 / 积极踊跃参加/亲历民族团结 /跟随昭觉长大/读书学习工作 / 我们不比谁差</p><p> “难忘二0一八”</p><p>(习)主席走进彝家 问冷暖听心声</p><p> 指明致富办法 党和国家厚爱</p><p> 彝汉并肩奋发 跑步进入小康</p><p> 昭觉又展风华 七十年来凉山</p><p> 旧貌彻换新颜 我们昭觉娃儿</p><p> 时刻把你挂牵 如歌岁月飞逝</p><p> 我们早已长大 情深爱厚昭觉</p><p> 今天我们回家 卡沙沙</p> <p>  儿时朋友</p> <p> 左起:李子渝、鲁晓云、子克拉格(副州长)、王安泰、王安。</p> <p>  左起:马勒布,马哦子、伍呷(伍精华女儿)</p> <p>  李长庆、向皎皎</p> <p>  昭觉我们回来啦!</p> <p> 沁县老乡:</p><p>第一排左起:郭康华、牛媛、李蓉、董素勤</p><p>第二排:张晋林</p><p>第三排左起:卫宁、张建国、刘建国、牛莉</p> <p>合唱队成员</p> <p>“晋”字辈:</p><p>左起:晋川、晋林、晋英、晋安、晋康、晋华</p> <p>  昭觉娃儿合影。</p> <p>  再见了____昭觉!</p><p> 再见了____昭觉娃儿的故乡!</p><p> 再见了____昭觉的父老乡亲!</p><p> 两天的昭觉行,实实的感受,真真的体验,深深的祝福。收获满满,感慨多多,凉山的高原之珠、山鹰栖息的坝子,必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p> <p><br></p><p> </p> <p>  8号上午10多离开昭觉,经过四开时路边一群孩子向我们车队挥手告别。</p><p> 后来雅平姐告诉说,四开梭梭拉达村是武警四川省总队的定点帮扶村,那天正遇武警四川总队幼儿园园长(视频中穿粉色衣服的)请成都幼教专家来园助学兴教现场指导,当听说我们回西昌要路过,就组织孩子们到路边欢送我们,并随堂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p> <p>  8号上午11点到达距离西昌约28公里的昭觉县普诗乡玄生坝观景台。</p><p> 一眼望去,西昌邛海尽收眼底,忽然想起一首不知谁写的诗:</p><p> 邛池非海水,绝底暗通潮。</p><p> 天影落虚净,山光随动摇。</p><p> 如何挟夏雨,遽乃漫秋苗。</p><p> 不道长河广,波澜渐渐消。</p> <p>左起:王英、涂晓敏、林安利、伍呷(第五位)</p> <p>  舞蹈队员</p><p> 左起:郝评、胡艳艳、卢晋英、万蓉、乐晓军</p> <p>  左起:郝评、杨追奔、李蓉</p> <p> 左起:覃晋川、杨追奔、黄晋康、晋卫华</p> <p> 左起:张建国、石宁、任康勇</p> <p>  左起:高清、李蓉、郭康华、石建刚、贾冬莲</p> <p> 《感谢信》</p><p> 尊敬的子克拉格副州长,昭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p><p>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我们作为曾经为解放昭觉、建设昭觉努力奋斗的老战士、老同志的后代,有幸参加昭觉县党史教育——纪念昭觉解放71周年的活动。圆了重回故乡,见证昭觉巨变的梦想!</p><p> 一路走来,我们回顾历史,学习参观,耳闻目睹了一个腾飞中的昭觉,无不叫我们惊喜,感慨和振奋!更让我们这群昭觉娃倍感骄傲。71年前,我们的父辈亲历了昭觉的解放,摧毁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这一壮丽的篇章。参与民主改革,砸碎了千年铁锁链,使奴隶制社会的昭觉一步跃千年,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71年后,我们回到了父辈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昭觉,回到养育了我们的这片热土,拥抱我们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见证了在习总书记亲自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完成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这是凉山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作为昭觉娃我们无比自豪!</p><p> 尊敬的昭觉县委五大班子领导,是你们的高度重视、完美策划、精心组织和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才使得我们这次回家之旅、见证之旅、感恩之旅在美好和圆满中受到一次精神洗礼。在此,我们197个老战士、老同志后代真诚的向拉格副州长说一声谢谢,真诚的向昭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说一声谢谢!真诚的向无微不至关怀我们的领导们说声谢谢!真诚的向所有为我们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全体昭觉各族人民说一声谢谢。虽然我们又一次挥别故乡,但我们感恩昭觉、热爱昭觉、牵挂昭觉的心永远不变!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勤劳智慧的昭觉人民一定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昭觉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p><p><br></p><p>昭觉县党史教育—纪念昭觉解放71周年活动老战士、老同志后代代表团</p><p> 2021年4月11日</p> <p>  “昭觉行”活动筹备组成员:</p><p>第一排左起:李昌、牛媛、彭芸、卢晋英、戴爱华、史西川、郭康华、郝评、李蓉</p><p>第二排左起:张建国、范树生、卫宁、向皎皎、赵亮、谢川、李长庆、金杰、黄晋康</p><p>第三排左起:刘建国、覃晋川、武建云、石宁</p><p>备注:照片上差杨追奔、韩冬、高秀军、王莉</p> <p>本次活动发起人、总策划人:史西川</p><p>本美篇照片、视频来源:郝评、高秀军、卫宁、赵亮等</p><p>文字:郭强、李蓉</p><p>编辑:李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