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著名幼教专家朱家雄曾说:</b></p><p class="ql-block"><b>游戏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在幼儿游戏中给予指导。</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每天都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可以说是上天赐予孩子的礼物,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游戏时给予有效的观察、指导?</p> 4月13日,灯塔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了“ 莲乐游戏课程微研究 游戏的观察、分析与解读”园本研修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饶亚维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白云片区二组的教师代表以及集团的全体教师。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的刘建霞园长,刘园长所在的灯塔园区是浙江省安吉游戏试点园区,让我们用短短几个小时时间静下心去观看、聆听生动的游戏故事,去感受教师游戏背后教师是如何去发现儿童、研究儿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什么?</b></h1> 站在台上,刘园长滔滔不绝地讲着孩子们自发的过程,伴随着一段段游戏视频解读,她已经不知用了几个“惊讶”“惊叹”“惊人”这样的词汇…… 过去,很多人担心,放手让孩子游戏,孩子就会傻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但是,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只要放手,孩子都会给你惊喜”“只要有游戏,学习就在发生”。而教师也不是甩手掌柜,而是追随孩子的观察者、记录者、支持者,更是研究者。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通过观察,我们能了解些什么?</b></h1> 刘园长说,教师的游戏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div>第一阶段,从“形式上放开”到“内容上真正实现开放自主”,依托“时间、环境、材料”三个保证来实现“重新审视游戏的价值、改变游戏观”;<br>第二阶段,从“简单的‘哇时刻’捕捉”到“逐渐学会观察分析儿童的游戏行为”,依托“有质量的教研”和“为儿童建立游戏文件夹”来实现“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改变儿童观”;<br>第三阶段,从“教师为主游戏讲评”到“以儿童为中心交流分享”,直至“尝试生成活动”,利用写“回溯性教案”来实现“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理解教师的角色和职责,重塑课程观”。 <br></div> <h3><b>由此可见,在观察游戏的背后教师的儿童观和课程观也悄然发生着改变……</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通过观察,我们能做什么?</b></h1> 活动现场,我们的老师们也是雀雀欲试,有很多实践中的困惑与刘园长进行现场探讨:<div><div><b>我们怎么推动幼儿游戏水平咋原有基础上向更高水平的发展?</b></div></div> 在观察和分析游戏时,我们如何找对关键点,有目的地去分析?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孩子游戏专注力? 刘园长针对老师们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b>观察游戏不是为了诊断,而是为了看到事实,不只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看过程,观察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记录表、询问、访谈等方式补充、修正信息,尽可能做到观察全过程,以便前后行为关系中做出更为科学的判断。</b> 关于游戏观察解读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了放手游戏、观察游戏、分析游戏、回应游戏的过程。现在,方向已经明确了。让我们带着对儿童的好奇,去观察发现儿童,时时都去聆听儿童,从细微入手去研究儿童的游戏。<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希望我们的教师,影响能影响的,改变能改变的,从我做起,立即行动!</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