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中,三晋大地有着数不尽的光荣故事。“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军民共同谱写出了不屈不挠的太岳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4月13日下午,丹朱一中全体党员及校委成员深入王峪景区管理中心常峪村,探访太岳军区卫生部、太岳军区后方医院旧址,一起追忆那段血雨腥风的红色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42年11月中旬,沁源围困战拉开序幕,为了保持和巩固部队战斗力,太岳军区卫生部、太岳军区后方医院跟随太岳军区司令部由沁源转移到常峪村,后方医院旧址由三孔窑洞院落平行布列组成,面宽30米,进深6米,坐北朝南,是当时后方医院的办公室、起居室和手术室。在此驻扎两年后,1944年,太岳军区卫生部、太岳军区后方医院跟随太岳区党委、行署、军区等党政军领导机关移驻士敏县郎壁、郑庄地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40, 225); font-size: 18px; color: rgb(66, 37, 37);"> 杨慧琪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词,庄重的承诺,进一步强化了党员们对党忠诚的信心和决心,使党员们在历史中传承精神,从文化中汲取养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了铭记那段峥嵘岁月,长子县王峪景区管理中心常峪村还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规划了太岳军区后方医院红色教育展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走进红色教育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老照片:村民为独立团伤员喂食、后方医院医护人员抢救伤员、村民用担架转移受伤官兵……在展台白色桌布上,一幅红十字图案赫然映入眼帘,旁边摆放着手术钳、医用听筒等诊疗器材。让人不禁遥想到70年前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忙碌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次学习认真聆听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实地感受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我们要用好用活这一红色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以太岳精神凝心聚力,奋力开拓新局面。</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