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行伊禾 筑梦趣学——记洛阳吉利区开元小学二年级赴伊禾三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两天一夜研学游学活动

伊禾教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孩子们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阳春四月,游学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历是最好的学习,游学是最美的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研学实践指引着我们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感悟生活,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在于他的热情、好奇心和敬畏之情,激情和创造力来自与自然的亲密接触……4月12日,伊禾三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来自洛阳市吉利区开元小学150余名师生,开展《自然做课堂 研学助成长》两天一夜研学游学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鲜花、美景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孩子们!</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48, 59, 51);">伊禾“三生教育”(&nbsp;生命&nbsp;生存&nbsp;生活&nbsp;)社会实践基地,位于栾川县历史文化背景浓厚的养子沟风景区内。基地始建于2015年10月,总投资300余万元,占地15亩,是一所集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生命安全、生存磨砺、农事体验、自然探究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社会实践基地。为孩子们打造了二十余处活动的的区域:蜘蛛侠空间、艺趣园、动物园、花园、香草园、大型攀爬区、绿荫拓展区、田园小厨房、农耕园、书吧、泥巴乐等。</span></p> 礼学活动 <p class="ql-block">  习礼、知礼、懂礼,对学生们进行礼节的传授与讲解,了解古时拜师、谢师的传统,学生代表为老师们送上六礼束修,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简单的拜师仪式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p> 香学之旅 <p class="ql-block">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学生们通过了解香文化,并观察、触摸、品闻各种香料,使学生们对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大家自主选择香方,与同伴合作体验,称重、配伍、研磨、装袋,一个个香囊的制作,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更是一种伟大、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  分组实操体验、合作、称重、研磨、装袋,一系列一气呵成,孩子们兴致饱满,参与度极高!</p> 传统插花 <p class="ql-block">  例行两会精神,学生要做优雅地生活者,善于发现美,欣赏卓越,注重生活的品味和细节,亲近自然,为生活和他人带来美的感受。插花,<span style="font-size: 18px;">简单了解插花历史起源,对插花有基本的认知,认识六大花器。学会盘花的基本插花技巧及花材、花色的基本搭配。</span>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感受劳动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美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认知,了解花开花谢的过程,领悟生命的意义。</p> 雅室清茗 <p class="ql-block">  用茶礼传播孝道,让优良的传统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做知书达礼之人使同学在高雅有趣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p> 司绢采蓝 <p class="ql-block">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通过拧、捆、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设计,浸入染缸,由青变蓝一个神奇的自然氧化过程,而这些蓝草又来自我们的生活中间,激发了学生们浓浓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体验传统手工艺,又激发</span>了学生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新鲜出炉。</p> 自制山水豆腐 <p class="ql-block">  了解自然知识,体验别样的中华古老技艺——手工山水豆腐,让学生通过磨豆浆——过滤——煮豆浆——点浆——包豆腐一系真实体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span>感受了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璀璨,唤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渴望和冲动。能吃上自己动手制作的豆腐,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磨豆浆</p> <p class="ql-block">  小组中分工明确有人放豆、有人加水、有人推磨、有人接豆浆、有人拿小刷子清理,有序的进行着,一个个眼神坚定,盯着转动的石磨,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环节,顺时针旋转的石磨飞快旋转,当石磨流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细腻白皙的豆浆</span>,孩子们兴奋的尖叫起来,原来古人的豆浆是这样弄出来的,并喊起了口号“一二加油、一二加油”,丝毫没有感觉劳累,脸上无时无刻书写着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过滤豆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轮流操作体验,站在高高的锅台上抖动着大大的过滤布,形成了豆渣和豆浆的有效分离,学生们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煮豆浆</p> <p class="ql-block">  “一二三加油”,四个孩子们抬起过滤好的豆浆,奔向了自己班级的锅台,缓缓将豆浆倒入,烧火组的成员开始了添柴、煮豆浆的工作,每一步都无缝衔接。</p> <p class="ql-block">第四步:点浆</p> <p class="ql-block">  这个步骤是最神奇的一步,把准备好的酸浆用勺子慢慢的倒入,孩子们瞪大眼睛,耐心等待,只听见一个孩子呼叫到:“快看,豆浆变成小块块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起来,“真的和老师讲的一样酸性遇到了豆浆的蛋白质开始变成豆花了,真神奇”!</p> <p class="ql-block">第五步:压豆腐</p> <p class="ql-block">  热腾腾的豆浆已经变成了豆花,到了最后一步,入模、压制成型。孩子们兴奋的说道“我们终于可以吃上自己做的豆腐喽,好开心!”</p> 垒石起灶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学们当起了小厨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体验野外大锅台自制午餐,</span>有的生火、有的切菜、有的洗菜、有的用荷叶包饭,合作做排骨汤,制作中学生们交流到“今天中午我们自己做的午餐一定很香甜”。活动中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迫不及待的享用自制美食——荷叶包饭。</p> <p class="ql-block">香味扑鼻而来,香!</p> 娱乐时刻 <p class="ql-block">  开心的游玩时刻——同学们玩起了闯关游戏、摇晃秋千、和老师一起挑战原木跷跷板,欢乐声不断,开心不间断;随手拔起青草和小动物们进行互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喂孔雀、小山羊、小马等项目,</span>与动物密切接触,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p> 留住美好时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时光从来不会轻易停下脚步,如雨后泥泞的道路,所到之处必留痕迹。这些场景与画面会像一部自拍自导的电影,一再回味一再感动。“老师我不想走”,“老师我还会再来的”,“老师我们自己做的排骨汤真好喝”,从孩子的开心中可以看出对大自然的渴望,对生活的期望,愿我们可以摆脱课堂的束缚,带孩子们亲近自然,去体验生命的意义、去参与生活的劳作、去感受生存的美好、去理解属于我们的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切的不舍得,都留在美好的照片中,美丽的花海我们来喽!</p> 填写反馈 <p class="ql-block">  最真实的评价反馈来自于老师和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伊禾三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将持续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绝不让孩子们从一个教室走进“另一个教室”,我们将继续创新为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为研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诚挚邀请更多的学生走进洛阳市示范基地——伊禾三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我们一起携手行在路上,学在路上。</p>

豆浆

研学

孩子

学生

伊禾

体验

实践

自然

三生

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