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9日,有幸参加我国著名摄影家万江老师策划并组织的第九届【2021】西藏、林芝、波密《桃花节》专业摄影团创作活动,在九天的行程中,我和摄友们跟随着万江老师的脚步,走进林芝、波密,学拍到了雪山的风光,目睹了中国极美的春天,感受了藏族同胞的善良与热情以及藏家儿女的能歌善舞,还有藏民对佛教的狂热信仰与执着追求,等等这一切的亲身经历必将永存于心。</p> 下图为:行程路线图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八廓街上的朝拜者。</p> <p class="ql-block">遇到藏民道一声扎西德勒,记住声调逐渐往上发哟,藏民就会非常开心地也回说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Day1 北京——西宁——拉萨</p><p class="ql-block">出发,天气晴</p><p class="ql-block">我分两段乘坐不同交通工具进入西藏。先从北京乘坐飞机到海拔2200米的西宁,再从西宁乘坐火车进入海拔3600米的拉萨,让身体机能逐步适应高海拔环境,还可以沿途欣赏青藏铁路线上的壮观景象。就在临近终点前大约20分钟的时候,感到头一阵一阵发胀,后脖颈子也是硬硬的,急忙找列车员问为什么车厢全程有供氧的情况下还出现这样的症状,列车员不慌不忙地解释说火车上只给通风换气,没有特别要求并不供氧,啊——傻傻的我坚持了22个小时的车程后才明白,一路上都是靠着自己的意志抵抗缺氧呢。</p><p class="ql-block">到站搬行李下车,出站排队用微信扫西藏健康码,在火车站广场上继续依照车厢序号排队等候通知,十分钟过去了才放行,远远的看见的士司机瞬间感到遇见了救星,二话不说丢下行李就上车,好心司机一边帮我抬行李一边还安慰我,已经无力睁开眼睛的我只有一声高过一声的哀叹,把司机整的一脸蒙圈,只好跟另一位搭车的小伙子商量先送我到宾馆。到宾馆房间后赶紧吸氧,也就十几分钟的功夫,感觉自己满血复活。一骨碌爬起来走到临街的小吃店吃了小碗鸡汤面,初到拉萨要少吃食物可以减少耗氧,降低高原反应的症状。</p> <p class="ql-block">Day2大昭寺</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p class="ql-block">大清早一睁眼就觉得自己适应了缺氧的环境,赶紧收拾行囊背起相机出发,前往拉萨著名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大昭寺。</p><p class="ql-block">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成为今天看到的规模,也是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千里迢迢来这里的藏民都是口诵经文围着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顺时针朝拜三圈,然后坐下来歇歇脚,聊聊天,偶尔看见被拍照并不反感而是挺友好,遇到搞笑的藏民还给你摆出几个post来。</p> 下图为:朝拜的老人 <p class="ql-block">我一边溜达一边拍照嘴里也跟着念叨着六字真言颂,三圈转下来收获很多张美照,心情特别好,但是,脚下已经如踩棉花般没有了力气。离开八廓街已经快日落西山了,只好恋恋不舍在6世达赖喇嘛也就是众人皆知的仓央嘉措遇到心上人玛吉阿米的房前留影,然后铆足了力气才缓慢走回住地,已无力吃晚餐。</p> 下图为:在玛吉阿米的房前留念 <p class="ql-block">Day3拉萨——林芝</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p class="ql-block">这个大清早是在香甜的睡梦中被闹钟吵醒,很不情愿的缓慢起床收拾行李,前往林芝。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不敢吃饱,来了一碗豆浆外加一根油条、2个素包子和一个鸡蛋,拍拍肚子一抹嘴,开心的就等出发。</p><p class="ql-block">上午8.30分,我们一行30人分乘三辆江铃面包车正式启程,跟随着李万江老师参加第九届【2021】西藏、林芝、波密《桃花节》专业摄影团创作活动。三辆车浩浩荡荡一路沿着拉萨河畔的G4218(林拉公路)向着海拔2900米的林芝出发。这时看手机显示室外的温度刚好3︒,车内有暖风也就感觉不到车外的阴冷了,奇怪的是天上的一片乌云总是跟着我们车队走,却也没有下雨的迹象,远处田野里绿油油一片片的青稞苗已长有一尺高,零星、懒散、黝黑的牦牛散在田间里吃着无污染的植被,看见眼前这一闪即逝的场景,会使你突然忘却城市的喧嚣,融入到这里的田园风光。高原缺氧的不适早被抛到脑后。</p> 下图为:家园 下图为:青稞地 <p class="ql-block">上午11时准时抵达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摄影地,兴奋的摄友们纷纷下车举起长枪大炮想拍山有山、想拍云有云、想拍经幡就飘扬、想拍蓝天则云开雾散,眼前神奇的这一切让人惊叹不已——这就是神山的魅力所在。因海拔高不宜久留,只好又一次恋恋不舍地返回车里继续前行,本以为路途颠簸或者常年货运卡车经过导致路面不平,看来完全是多虑了,高速路上双向4车道平整又开阔。</p> 下图为:在米拉山口雕塑前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雕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经幡飞舞</p> <p class="ql-block">下午2.30分抵达工布江达。午餐就在尼洋河畔一家风味菜馆里解决了,十菜一汤的饱吃后继续赶路,当车队临近林芝已然能看见道路两旁的桃花个个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欢迎我们到来。</p><p class="ql-block">下午5时抵达桃花节的主会场林芝市巴宜区的嘎拉桃花村。进村后才发现这里的古桃树集中长在一大片山坡上,正是桃花盛开时节吸引了无数前来拍照留念的游人,我们自然也融入其中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玩起各种打卡。</p> 下图为:远眺桃花村 <p class="ql-block">徜徉在空气清新又负氧离子极高的桃林间,缓步向上朝着最高处的景观塔走,看着身边的这些古桃树经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依旧顽强的生长,树干粗壮得需要几人相拥才围得起来,不禁心中感叹:藏民崇尚自然,生活清贫艰苦,也要留一方原生世界,让漫山遍野不结果的百年古桃树留存至今。未留遗憾的是就在日落前见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据说是上帝的恩赐——耶稣光,留下了一组自然风光照和个人纪念照以及抖音等影像,更是结识了子墨、海洋、大泽几位摄影大咖,还有同乡白哥梅姐。</p> 下图为:耶稣之光 <p class="ql-block">依旧是恋恋不舍的离开桃花村,继续乘车前行大约半小时抵达住地慧光大酒店。晚餐依旧继续十菜一汤的饱吃一顿。</p><p class="ql-block">Day4初识波密</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p class="ql-block">这个大清早已经不用被闹钟吵醒,而是天未亮就如小燕子般兴奋的飞跳起来,因为今天要走进波密,前往海拔2700米的桃花沟。略有遗憾的是得知两位摄友因高原反应提前离开,还有两位因家事返回,与波密的桃花沟失之交臂,很惋惜。</p><p class="ql-block">车队一路沿着G318国道继续往东行驶,第一个途经的摄影地是遇到风雪就大堵车的海拔4700米的四大神山之——色季拉山,</p> 下图为:色季拉山 <p class="ql-block">在灰蒙蒙一片的乌云笼罩下,无法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忽然一阵寒意袭来,感觉连绵冰山在皑皑白雪覆盖下变得冰冷无情,但我们是谁?我们是摄影人,就要用镜头留住转瞬即逝的景致哪怕眼前是苍凉的面孔,也无所畏惧也不逃避,面对此情此景只呈现美片佳作而不多言,其实心里也期待着满山满眼杜鹃花盛开的时候重游此地。</p> 下图为:战严寒 <p class="ql-block">我回到车里刚打了一个盹儿就被招呼着赶紧下车,到了第二个途经的摄影地海拔3700米的鲁朗小镇。这个小镇的建筑风格是藏式文化元素与欧式建筑风格相结合而成,与远处的雪山和尼洋河支流的一潭湖水相辉映显得圣洁宁静,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叫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据说已经被万江老师投资2.6亿打造成为现代时尚的国际旅游小镇。</p> 下图为:俯瞰小镇 <p class="ql-block">摄友们完成了创作之后返回车里,继续在依山势而修建的G318国道行驶,右侧山底可见清澈透明又湛蓝的帕隆藏布江,当经过通麦大桥后距离波密也越来越近。通麦大桥到排龙乡的路段也很崎岖,拥堵了一些时间,听司机师傅说,这段路因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不过通麦天险已经成为历史,如今修建隧道和桥梁来避开“肠梗阻”路段,不过一旦遇到狭小又相向转弯路段,司机们要谨慎驾驶,不得随意超车,只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拥堵和事故。 </p> 下图为:尼洋风光打卡地 <p class="ql-block">午餐其实算下午餐就在通麦派出所旁边的一家小饭店解决了,店老板极其热情的给摄友们做了满满又大碗的鸡蛋西红柿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面条下肚,感觉又要飘忽着成仙了,其实是还有些许高反而已。几位摄友还去旁边的川藏线上十英雄纪念碑旁悼念。</p><p class="ql-block">途经第三个摄影地达打村庄的一片油菜地,继续拍摄与雪山交相辉映的田园风光。摄友们就像蜜蜂一样追逐着花儿尽情创作,真是风景这边独好。此刻此地一定能诞生绝美佳作。还是那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充满明媚春光的花海世界。</p> 下图为:采风中 晚餐不用说也还是在大酒店里十菜一汤的标准,因劳顿还是饥饿或是空腹喝了大麦茶,胃部不适,看着眼前各种爱吃的美食没了往日胃口,吃货的我真是有些遗憾。<br>今夜无眠的我和室友奕斐姐姐听着蕙兰瑜伽音乐才进入甜美梦乡。<br> Day5 波密桃花沟<div>天气晴<br>三原色艺术主题酒店的老板娘是一位来自湖南的湘妹子,用她亲手自作的腌萝卜、酶豆腐给摄友们当早餐辅料,导致我吃掉4个馒头2个花卷(很小的面食啦),真是美味可口至今还回味无穷。<br>今天走进本次摄影团创作活动的重要打卡地波密县倾多镇巴康村的桃花沟。也巧了,正好遇见远处的绿色草甸上有一辆黄色的重型铲车在施工,隆隆的马达轰鸣声一下子引来摄友们的关注。抬头看,雪山之间有九条水蛇显灵,地上看,有古树桃花衬托,天地之间有黄色的铲车出现在草甸上,这些元素组合在一幅画面中,我想摄友们一定能拍到最美的水墨画般全景风光片。<br></div>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雪山下的三原色酒店</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桃林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的摄影创作活动,相信所有摄友们跟我一样最难忘的还是跟藏民扎西一家三代人的相识、相聚以及目睹了阿妈亲手制作青稞饼、酥油茶,还有4岁的小卓玛和她4个月大的妹妹那灵动的双眼、可爱的笑脸后按动相机快门的每一个瞬间。</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烙青稞饼的老阿妈</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藏族小姑娘</p> 下图为:一家亲 <p class="ql-block">摄友们都在兴奋的拍摄人物写真,我独自一人悠闲地移步扎西家的后花园,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稞地就映入眼帘,倚着木栅栏极目远眺,大片的野桃花盛开在连绵的雪山之下,灿若云霞。耳边传来摄友们一阵又一阵的欢声笑语,看来,都已经沉醉在扎西家给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中,在这里,摄友们能拍摄出一系列美片佳作也是必然。我也能有幸来到这春色满园的世外桃源,正如陶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切美好的记忆都成为扎西家的名片珍藏于心。</p> 下图为:后花园 下图为:取景中 <p class="ql-block">晚餐还在昨天的大酒店里依旧十菜一汤的饱餐一顿。还能听到万江老师对摄影创作深入浅出的现身说法,这是每一天日程结束前最重要的内容,不能错过,听不到夜不能寐。</p><p class="ql-block">继续夜宿波密县三原色艺术主题酒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ay6二进桃花沟</p><p class="ql-block">天气晴</p><p class="ql-block">晨7点用膳后出发前往波密县桃花沟进行第二次创作。从倾多镇住地出发一路向西平稳地行驶在蜿蜒、幽静的30公里桃花沟谷,有如走进粉红色的海洋。漫山遍野的古桃树铺满山坡,绵延至河谷,怒放着的桃花娇艳欲滴的样子,正所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p> 下图为:人在画中游 下图为:桃林映雪山 <p class="ql-block">沿途的古桃树依偎在高耸入云的雪峰之下,当浓郁的芬芳一点点沁入心脾,感觉灵魂深处都不在寂寞,原来繁花缤纷的潇洒是如此扣人心弦,鲜活的生命美得如此惊心动魄,让人措手不及,却又不得不为之倾倒。依我看来在这桃花盛开的季节,中国最美就数桃花沟,这个春天能遇见最盛美、最规模、最肆意、最狂野、最忘我、最有情、最有灵性的桃花沟谷,完成了人生最美丽如花般的浪漫约会。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波密归来不看桃!</p> 下图为:最美村落 <p class="ql-block">途经第二个打卡地海拔2900米的动曲村,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友们一定在此地又拍到了美片佳作,很期待能尽快看到成片哟。</p> 想知道下午的安排吗?当然是二进扎西家,摄友们可以弥补昨天错过的很多精彩瞬间,再一次把藏民日常生活的画面定格在记忆中。今天的摄影主题围绕着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场景而展开,包括一起吃、一起喝、一起唱、一起跳,跟扎西家人欢聚一堂的每一个场面都成为摄友们极好的创作素材。我也换上了一身洁白的连衣裙在扎西家后花园连跑带跳欢乐不停,有金坚强、依然的陪伴,就不会缺少兴趣点,各种飞跃、微视打卡片均已收到、看到,有你们真好。<br> 下面视频为:跳起来吧 下图为:父爱 下图为:幸福大家庭 <p class="ql-block">临行前,万江老师坐在扎西家的拖拉机手位置上指挥,在富士1亿像素中画幅GFX100的镜头前,在倾多镇这片美丽的家园,全体摄友们与扎西一家人共同合影留念。扎西德勒!</p> 下面视频为:走进桃花谷 下图为:全家福 <p class="ql-block">晚餐继续昨日的大酒店里依旧不带酒水的十菜一汤诱惑下饱餐一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收看,马上推出下篇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