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孕育习惯,智慧酿造美酒

漫步小路

——刘晓琳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一 <p class="ql-block">  芳菲的四月,如诗如画,与温暖有约,与阳光相伴,与真情相依。</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情,我们凝聚在了一起。会前,刘晓琳老师就一年级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困惑做了问卷调查。4月13日,我们六小的全体班主任相约在学校的报告厅里,参加以刘晓琳老师为首,余亚莉老师,雷咏梅老师,游慧平老师,王彩荣老师组成的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会上,全体班主任 聆听她们在班级管理中,习惯培养成功案例分享。</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刘晓玲老师主持,首先,她以红气球无字绘本导入,向我们解说红气球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会成为自己的保护伞。老师们也一样能够成为自己的心中的那把保护伞</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余亚莉老师就一年级班主任的清单,分享了自己培养学生习惯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要想有所为,与家长处理好关系是必然。新的班级成立后,首先,迅速建立qq群,保存家长的联系号码一式三份(教室、办公室、手提包),能够随时能与家长取得联系。电话、QQ与家长沟通,老师心里要有底气,控制自己的情绪,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语调温和但不要谦虚。QQ发信息,老师需谨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思考后修改学校通知再转发。不给家长留有文字游戏的余地,语句精炼、果断。</p><p class="ql-block"> 学生学习习惯需坚持。学生课堂习惯做到桌面整洁,坐姿正确,动手做笔记,用洪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在教室全程观察,陪伴,作业尽量面批面改,不能做到面批面改就必须全批全改,表扬好的,批评马虎的,培养学生奖罚分明的习惯。家庭作业每天放心前检查学生是否抄完,不管他们写的怎样,是否写倒笔字,要让学生明白每天有家庭作业,每天自己完成,家长只是陪伴孩子养成习惯。</p> <p class="ql-block">  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内容并不是教育,而是教育的手段。游慧平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她在培养学生习惯只抓两点:观察是她最大的武器,他的眼睛就是录相机。学生吃饭,器乐课堂等等时候,他自己严于律己,不与别的老师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她先是只看不说。到了教室,再针对问题一一解剖,不留余地,直到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为止。 </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课前,她不拍桌子,不怒吼,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如师生合唱一首歌,师生共写一个字等等,久而久之只要游老师来了,教室顿时安静。课堂,培养学生提问习惯,从题目中着手,根据文章内容,多疑多问。游老师的课堂安静,问题多解答准,学生学知识气氛活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的成长,要经历三个关键的七年,0到7岁,7到14岁,14到21岁,在小学生就在第二个七年中,他们的性格完全出于我行我素,目无一切的调皮状态,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引。习惯是一根大粗绳,我们每天都在捻着它,就是无法破坏它,余亚莉老师培养学生的习惯需要家长的陪伴,游慧平老师培养习惯来自于老师的引导。她们各有千秋。我们老师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培养学生习惯的办法,让希望孩子在我们的庇护下健康快乐成长。”刘晓琳老师在老师的掌声中结束了自己活动。</p><p class="ql-block"> 好的习惯愈多,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孕育学生的好习惯就好像孕育种子萌芽一样,只要用智慧就会出酿造甘甜的美酒!</p>

老师

习惯

学生

班主任

培养

家长

刘晓琳

班级

课堂

游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