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题记:没有完美的个人,却相信有完美的团队,以团队的力量弥补个人的不足。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疏勒县第二小学援疆团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专业化成长,援疆团队在基于“生长课堂”研究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全力推进“种子教师”培养计划,以“民汉结对”、“青蓝结对”为结合契机打造“双师型教师”,即授课教师教学任务不变,其他教师走进课堂,进行观评课、学生个性化辅导和课堂管理等活动的课堂模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干则必成、战则必胜!”援疆任务是一次大考,比拼的是援疆韧劲,考验的是援疆担当,必须完成“输血”任务。这是援疆团队的铮铮誓言。疏勒县第二小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担起“主战场”的重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是聚焦“种子教师”学科研究——打造同科同级双师课堂。</b><b style="font-size: 22px;">援疆教师与本校老师实施帮扶和结对,以“疆鲁嫁接模式”参与课堂管理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可以实现分层教学,让优生“吃饱”,后进生“吃好”。援疆教师参与教学水平相对较弱的老师的课堂,通过课前“磨课”课后评课,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当教学中遇到重难点知识,或者重要的专项讲解时,可由骨干教师代替青年教师上课,青年教师负责课堂管理和个性化辅导。当教学进度同步时,由一名援疆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其他老师线上听课;若不同步,则可以录课后,其他老师观看回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二是聚焦“种子教师”青蓝互助——打造师徒结对双师课堂。</b><b style="font-size: 22px;">疏勒县第二小学教师存在年轻化现象,30周岁以下教师75人,占教师总数的40%,35岁以下教师占72%,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想要教学质量发展,首先青年教师必须发展,师父的无私奉献,带领徒弟快速成长。徒弟们能做到不听课就不上课,如果实在调不开课,就通过对师父的课全程录像录音来弥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三是聚焦“种子教师”课堂管理——打造异科异级双师课堂。</b><b style="font-size: 22px;">援疆教师王录新、赵岩统领全校教研工作,在同一年级中,由于教学水平和科目特点等因素的差异,会出现各科成绩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基于此,援疆教师通过“种子教师”和“双师课堂”两个引擎,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参与到成绩较好的老师的课堂中来,不同科之间可以相互借鉴课堂的教与管的方法,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课堂存在的问题。如某一个班语文成绩排名明显比数学要好,那么本班的数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听评语文课来寻找自身的问题,思考教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数学成绩会比语文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四是聚焦“种子教师”学科衔接——打造同科异级双师课堂。</b><b style="font-size: 22px;">援疆教师启动“名师工作室”引领教研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充分发挥大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和资源优势,可以纵向提升同科老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对于没有毕业班教学经验的老师是非常好的提升机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五是聚焦“种子教师”辐射作用——打造异级异科双师课堂。</b><b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援疆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参教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是要全部参与听评课的,“双师课堂”让每个老师的课堂都成为开放的课堂、共享的课堂,督促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实现了资源共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六是聚焦“种子教师”大党建思维——打造党员巡课双师课堂。</b><b style="font-size: 22px;">援疆教师团队中有陈瑞生、段力利等8名党员,充分融合党建与教学的同频共振作用,统领全校教研工作建立了党员巡课制度,党员通过听评课、学情调查等方式,在班级扎根,参加班级教导会,给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提供了很多指导建议,党员王志海对毕业年级进行全包全靠,让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个班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监制:谭运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审核:王志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字:赵 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图片:赵 岩</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