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立秋的节令入时而至,酷暑带着火一样的太阳渐渐从大地上离去.留下的是秋蝉的鸣叫,这就意味着秋高气爽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天文学则将每年的公历八月即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定为立秋,一般而言多是在八月的七、八两日。《月全七十二侯集解》有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人们知道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3个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悄然来临。“秋”字由禾与火组成,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后农作物生长旺盛极需水分,,农事彦语有;“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当秋的到来褪去了夏的浮躁,刮起了让人们感到一丝丝凉意的和风时,你会感到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燥热之风。紧接其后的是大地在早晨会有一层雾气笼罩着山川大地万物,秋日纳凉的寒蝉也在不停地吱吱的鸣叫着。轻轻的捡起了一片滑落的树叶,思量许许,一夜间风拂处已是满地的秋色,不觉中秋天已经悄无声息地来临了。文学作品里节令之秋往往喻示着人生之秋和心情之秋,秋来暑去,单说秋天的美景,那是自古多少文人骚客抒发情怀,寄情山水的所在。“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一曲悠扬的采莲曲,随秋风飘荡在荷塘之上,扑面而来,岂不让人陶醉其中。讲究“格物致乐”的中国人喜欢在自然的现象中加入自己的那一分感情,俗话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在童年里的记忆中.我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真正的农村,在那儿有我童年的快乐,也有我童年里的烦恼,人说出生在城里的孩子最幸福,其实并非如此,当一个还没有清晰记忆四岁的我从幼儿园小班直接被送到乡下的外婆家时,为了想家整整哭了三天三夜,从此以后这儿便成了我生活的全部。</span></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回忆依然是那么的美好,难以让人遗忘的如夏荷般鲜艳热烈的烂漫时光。秋日阳光下的蜻蜓在稻田间飞来飞去,一片片即将等待收获的稻穗,是那样的喜人,其实最喜人的是在稻田间,水渠中捉鱼摸虾,和农村所有的孩子一样,光着个身子,掐一根青青的稗草做鱼串,摸鱼捉虾掏黄鳝,冬日里用编好的麻辫子顺着水渠,河沟里拉落入水底的野棱角,如果再冷一点结了冰,就挎着竹筐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拾大雁粪回来喂猪。对于这些事情很是乐意的去做,童年的记忆里外婆家境窘迫,可以想象童年的生活很是艰辛,儿时和所有农村的孩子一样,整年整月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巴望着夏收秋收的到来。一旦秋收了,大人们不分早晚地忙碌,那些农村的孩子也没有闲着的空,放学回来,放下书包,背起竹篮就到地里拾穗去了。除了捡拾遗落在田里的麦穗、稻穗、豆子之类,还拔麦茬、稻茬回来做燃料……初秋时节村庄里显得空落空落的,一到天亮,家畜的叫声就越显得响亮,到了真正收割的季节,庄稼的秸秆堆得到处都是,村头的老柳树桩头上挂满了杆红叶青红芋的藤子。农村拾秋的孩子人人衣不蔽体,今天想来,当时他们确实为秋天大地的收获濒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当初生活虽且艰苦,可在艰苦中也会有很多的乐趣,竟管有许多的快乐,可快乐确并不总是常有的,终日奔波为的就是一张嘴,在那个年代挖野菜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乡里的孩子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一帮一帮的,往往是一个生产队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群体,界线分明,而我即不是生产队的孩子,也不是城里的孩子,处于一个孤立的个体,若想有小伙伴一起玩,只好加入到其中一帮孩子的群体中去,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该午休的时侯,一帮孩子经常避着家里人光着身子偷偷地跑到河里去洗澡,说是洗澡,可洗澡的名堂很多,比如;摸鱼,掏螃蟹,上树掏鸟,还有就是偷瓜,偷瓜很吓人,瓜田里往往搭起一个不大的看瓜用的庵棚,庵棚里面住着一位即打理瓜苗又看瓜的老瓜匠。如果这帮孩子的群体不出任何事情还可以在一块儿玩,如果这帮孩子群体惹出了什么祸事,比如干了坏的事情大人们一定会要纠出领头造事者的(主谋)。而那个孤立个体的我毫无疑问首当其冲地被推上了审判台,替罪羊的角色永远是孤立个体的我,</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农村孩子的群帮头也就是(孩子王)年龄上都是很大的,本身这群孩子在年龄上都比城里来的孩子大,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有趣,拿来充当替罪羊的竟然是个很小很小的孩子。连这群孩子的父母都异口同声地相信替罪羊是主谋,因为所有的家长都害怕承担责任,宁可相信这些是真的也不能让自家孩子牵扯进去而承担受到指责的责任。说明农村的这帮孩子经历的及人情风雨世故的经验远比城里去的孩子要丰富的多。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叫着早熟,世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不禁使人联想到今天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远在村子以外很远很远的大城市,没有父母的呵护,教育,关怀!当今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等普遍的社会现象,从而应运而生了一群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影响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的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在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数量很大。他们靠单亲或祖父祖母照顾,甚至有的靠亲戚照顾。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决大部分的表现是:贪玩、淘气、不守纪律、不爱做作业,学习成绩下降,不讲卫生,自由散漫,有的不讲文明礼貌,等等。</p> <p class="ql-block">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问题,急呼教育工作者们,对留守儿童多给一些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成为远在他乡父母的一个“心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期望家庭和社会能够一道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快乐与烦恼在记忆中伴随着人一天天的长大,童年里的秋趣令人回味,又是一个初秋的季节,秋蝉鸣树暑犹残正是风凉稍动时,记忆里的外婆是在一个深秋的季节里离去的,每到秋海棠盛开的时候总也忘不掉外婆养育我的那些日子,童年的秋天,睡在用绳子编结的小木床上,仰望的天空,常常眨着星星一样晶亮的眼睛,听外婆讲天上的星星。外婆说;地上有好多少个人,天上就有好多少颗星。每一个人都属于一颗星星,如果这个人不在了,天上就再也找不到他的那颗星星了。 外婆随风仙逝已经许多许多年了。多少次,在秋日里的清新凉爽的风中,我昂起头仰望着被秋风吹得一眨一眨的星星,努力地在满天的星斗中去找寻属于外婆的那一颗星星,可就是总也找不到属于外婆的那一颗星星......</p> <p class="ql-block">每当我看见这个视频时,总是潸然泪下,不由得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已经走了几十年的姥爷姥姥。我是六零后生人,哪个时侯,这饭是姥姥姥爷过年时做的最好吃的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