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龛上春晖

雪峰竹

<p class="ql-block">  我们乡下人有个共识,在人间和仙界有个连结点,称做神龛。这是远近先祖和大小神佛相融相通的神秘之所。众位神灵仙佛,能感知民间祸福,掌控苍生悲喜。正堂龛前,每有五谷黎民沐冠整衣,心虔意诚地举行着祭祀仪典,祈福礼法。</p><p class="ql-block">&nbsp; 辈辈先人,辛勤养儿育女,最朴实的愿望,莫过于老有衣食,逝有香火。百年故世,灵归龛位,安享儿孙香火供奉,乐佑后裔富贵绵长。百年千载,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父亲故去,依传统习俗,需满三年,才可位列神龛。这三年间,父亲的灵位只能偏居正堂一隅。儿孙供奉,父亲也不能位列正席,坐享尊荣。仿佛是正规单位里的实习生,实习期未满就不得转正,只能享受次等待遇。我感觉不是滋味,也不知父亲是否觉得委屈。我就屈指计算着时日,盼早点把仙父上龛,把老人家的位置扶正。</p><p class="ql-block">&nbsp; 事不凑巧,三年未满,母亲脑梗偏瘫卧榻,半年后便撒手人寰。正堂偏角位置,又添加了母亲遗照。</p><p class="ql-block">&nbsp; 我和兄长一计议,想图个简省,也为不让母亲独个孤寂,便决定再等三年,届时把父母二老一同上龛。</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挽留住很多东西,却总忽略了象水一样悄无声息逝去的时光。当我惊觉该为父母上龛的时候,三年已过数月,我心里十分忐忑。偶尔有事回趟老家,一打开堂屋门,看到侧边矮桌上,父母遗像尘灰沉集,蛛丝缠覆,烛香无烟,纸灰冷凉,尤为自己的大意深深愧疚。</p><p class="ql-block">&nbsp; 余秋雨的《老师》中有一段话:“天地间最大的人情失衡,第一产生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第二产生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子女和学生痛切地发现这种失衡时,大多已无法弥补。”温润却沉重的言语,撞得我阵阵心疼。</p><p class="ql-block">&nbsp; 朦胧中,我看到了父母的眼神中流露出几丝责怪和失望。父母一辈子蜗居山窝里,简简单单,就做着两件事情:忙忙碌碌为家人挣衣捞食,虔虔诚诚敬仰祖先。面对我们儿女,一方面企盼着我们摆脱劳苦百姓身份,超越他们,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传承敬仰先祖的孝道,接力他们。他们自然指望着我们,能在他们仙逝后,及时把他们二老的魂灵,安置上自己亲手建成的神龛,就像他们及时把祖父母安置在龛位上一样。</p> <p class="ql-block">&nbsp; 生活中有些突发事件,常让人无法预及,也防不胜防。就在我们计划把父母上龛时,灾祸却陡然降临。 2021年1月8日(二0二0腊月二十五)深夜,一场特大火灾把父母倾尽一生建造的两座宏伟亮堂的木楼化为灰烬,一生引为骄傲的杰作毁灭殆尽。满目残罐乱瓦,不忍直视。空空落落,凄凄惨惨的场景,宣示着父辈时代的残酷落幕。父母的遗像没了,父亲拜祭先祖的神龛没了。隐隐约约的烟雾,似先祖们的灵魄在飘忽游离;丝丝缕缕,又似身无所寄的先祖们的绵绵忧伤。</p><p class="ql-block">&nbsp; 忽发火灾,给灾民的年味添进了太多的苦味。灾后重建,漫长而复杂。受灾民众暂时的安置倒不难解决,可丧失家园的先祖的魂魄,又能寄存何处?再不想办法把受到惊吓的众位先祖及父母安顿下来,父辈和儿女间的人情天平就更加倾斜了!</p> <p class="ql-block">&nbsp; 农历二月二十,是母亲的生日。沿承习俗,这个特殊的日子便是父母上龛的最佳时日。可因兄长急着去怀化侄儿家,我们还是择日把时间提前了三天。我依照法师的指点,为父母刻锲了两尊灵牌,我们兄弟俩各拥一尊。又购买了衣冠柜笼,彩纸红绫,三牲祭礼。在二月十七,恭请法师在老家小侄新居,诵经祭拜,接迎先祖驾临安居,拜请父母灵魄上龛。</p><p class="ql-block">&nbsp; 此时,正值清明扫墓期间,除三姐外,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家中,团聚一块,合力完成了为父母上龛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nbsp;&nbsp; 法事完成,我当即毕恭毕敬地捧着父母裹覆红绫的牌位,坐上外甥的专车直驱山门。车上,我轻轻柔柔却稳稳牢牢地环抱着父母的化身,就像父母当初抱着襁褓中的自己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受到一丝惊扰。一路上,我轻声却深情地呼唤着父母亲,跟着他们的最小的儿子回向山门的家。</p><p class="ql-block">&nbsp; 街上堂屋正中,我将三杯新煮的香茶摆上八仙桌,再点亮红烛,插上紫香,燃烧一堆红红旺旺的钱纸,便跪请父母正座受用。看着神龛上红绫金字的父母牌位,我终于安下心来。龛上尊牌端庄祥瑞,溢彩流金,亮堂耀目。我赶紧又把保存完好的父母相框,并排捧列龛台。细致端详,我看到,欣慰的父母笑如春晖。有了这般春晖照拂,祖恩润泽,门庭必然桂馥兰芳。</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15日定稿于蔡锷故里山门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