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轻叩诗歌大门”是本册的一个学习难点,把握诗歌的特点如何诵、品、写诗对于大部分孩子都不太会。因此本次儿童诗朗诵比赛,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语言表达的独特,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p><p class="ql-block"> </p> 一等奖:郑子墨、李嘉艺、任飞阳、高岚、李彥彤、彭语嫣 <p class="ql-block">秀秀老师点评1:</p><p class="ql-block"> 以上六位孩子选取的诗歌都注意到了语言的趣味性,因此在朗诵的过程中做到了有声有色,娓娓动听。比如郑子墨同学,一句“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声音的上扬读出儿童这份天真的问。再如高岚同学《小小的船》,这是一首每个孩子都能倒背如流的儿童诗,但琅琅上口的语言特点,加上她的适时的动作表演就内化了诗歌这份想象力。再如李嘉艺同学朗诵的《汽水》,最后一句“看你还,神不神气!”孩子在幽默风趣的声音描述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让人听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二等奖:谭畅、郝悦珲、王宥友、许梓莹、张圣月、陈柏瑞、李湘颖、陈韵欣、刘辛圆、谢筱涵、义梓涵 <p class="ql-block">秀秀老师点评2:</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静心聆听二等奖孩子们朗诵的诗歌,我们发现这部分孩子选取的诗最大的优点是画面感较强。通过他们的声音逼真地传达出他们那份饱满的情感。比如张圣月同学的《梦》,“醒着的时候,只能幻想。而梦却在睡着的时候来访。”,只有睡着的时候梦才会来造访,这份美好的感情、有趣的童真激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再如陈韵欣同学的《秋天》,“你是一支神奇的画笔,你是一位魔发师,你是一位迷人的老师”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声音描摹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又如许梓莹同学的《中国梦》,整首儿童诗采用了排比手法,声音层层推进,描绘了一个大中国十四亿人民的中国梦!又再如陈柏瑞同学选取的诗歌《童年的颜色》,“童年是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朗诵出了这份美好的愿望,也把我们带回到童心萌动的童年中,重温儿时的金色童年。刘辛圆同学《妈妈的爱》,诗中句式错落有致,感情真挚,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如千千万万滴水,汇聚成了伟大、深沉的爱!</p><p class="ql-block"> 这部分孩子需要加强节奏与诗歌的表现力,因为没有把握好诗歌的韵律美往往就丢失了叙述的画面感。</p> 三等奖:张沁雅、张诚真、禤伊帆、林意童、钟林思、亢致轩、莫思凡、曹剑峰、邱博涛、刘江宁、周敬涵、戴肖好、林昭宇、邱皓轩、李雨錡 <p class="ql-block">秀秀老师点评3:</p><p class="ql-block"> 这部分孩子,在朗诵中有一个最大的遗憾,选取的诗歌较难表现音乐美与节奏美。比如印象深刻的钟林思同学,选取了一首非常好的诗《纸船——寄母亲》,诗中有这样三句“有的被吹卷到舟中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要通过朗诵诠释好这几句诗实不易,前面两句需要实声吟出不同的层面,后面一句需要虚声饱满表达出自己对母亲这份浓浓的爱。因此诗歌意境很好,但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要表达出诗里的意思,需要日后多加练习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朗诵要求。</p><p class="ql-block">再如张诚真朗诵的诗《远方》,作者是三毛。作品不长,但蕴涵的诗意却深远,你听听诗句“问一问你的心,只要它答应,没有地方,是到不了那么远。”我想孩子很难理解“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句话,因此朗诵出来的语调就平白干涩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比赛中,个别孩子诗选得很好,但因自身的声音条件,又没有多加练习,因此在本次比赛中没有赛出成绩。我作为语文老师也深感惋惜,希望今后我们一起努力,让早读、午读成为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课堂。</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