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蕲春管窑陶艺小镇,位临长江边,镇内赤西湖与长江相连,四处山林茂密。以陶瓷闻名的地方,一般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水路便于陶瓷运输,山林提供烧制燃料,黄胶泥土则是基本原料。自古以来,村民大都以制陶为生,村子均以姓氏为陶窑名,鼎盛时期有上万名从业人员。</p><p class="ql-block">管窑镇制陶业,最早记载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1987年,该镇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湖北陶器之乡”,2007年管窑手工制陶技艺被列入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这里主要生产老百姓生活用陶器,包括水缸、茶壶、酒壶、泡菜坛、蒸菜钵等,运到汉口后销往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末,当地有4000多人以陶为生。然而,上世纪80年代,随着塑料、不锈钢兴起,陶器慢慢淡出市场。到上世纪90年代,陶厂纷纷停产歇业,陶工们远走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等地谋生。</p> <p class="ql-block">手工拉胚是管窑制陶工艺的代表,其技术含金量高,劳动强度大,盘制出来的产品密度大,渗水量小。另外,管窑的刻划工艺,以复杂的制陶技巧,吸取了众多艺术元素。管窑手工制陶形成了“器形古朴厚重,刻划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兼具艺术和实用功能”的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08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管窑陶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 <p class="ql-block">1980年,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省博物馆的研究员在李窑的古窑遗址中发掘了大量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整器,尤其是在一窑址中发现了宋代的窑砖、彩陶器物及残片,为研究管窑手工制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数据,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管窑手工制陶工艺可能始于宋代。根据李窑的古窑架上有一根横梁上写有“明朝洪武三年修建”的记载,距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古龙窑薪火延续至今还在烧制陶品。管窑手工制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赤西湖畔的黄、白胶泥,数百年来形成了管窑风格的拉坯、盘条、水花、刮花、堆花、跳刀、书画、灰釉等,简称管窑陶艺“八技”。</p> <p class="ql-block">在博采众长中创新</p><p class="ql-block">在蕲春的管窑博物馆,展出了花瓶、餐具、茶杯、坛子等各种陶瓷摆件近百种。其中,“仿宋吉州窑木叶盏”之作——树叶烧制到碗上,碗里装满水,叶子如同在水中漂。</p><p class="ql-block">陶工纷纷返乡创业</p><p class="ql-block">陶艺师傅回归,源于管窑镇政府2013年举办的艺术新春座谈会。管窑陶艺的现状令他们震动,大家都不忍见到陶器工厂凋敝的景象,怕对不住老祖宗,纷纷表示要回乡创业。</p><p class="ql-block">为吸引师傅回乡,镇政府决定:免费提供土地建设大师工作室,配套水电、道路等设施。2015年,数位回乡,建起大师工作室。</p><p class="ql-block">该镇镇长说,工艺美术大师越多,越能恢复文化自信,越能培养新人。目前,管窑镇确定发展方向是陶艺小镇,进行“以旅游为总引领的陶器生产创造”。</p><p class="ql-block">长江边60年前建的“岚头矶工艺陶器厂”内,建筑工人正粉刷墙壁、修旧复旧,建设大师工作室、创新创意基地、旅游景点。厂门口的长江中,棋盘洲大桥的桥墩正在施工。该桥建成后,从武汉到管窑镇只需1个多小时,那时就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管窑陶器。</p><p class="ql-block">请回更多陶艺工匠,“让指尖上的精彩,再次造福管窑镇。”</p><p class="ql-block">目前,在外发展的管窑镇师傅超过100人。师傅回家,把外面的技术都带回来,互学互鉴,建设陶艺小镇不是梦。</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照片的意义在于时间,当时觉得很平常的瞬间,几年以后就是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阿司匹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