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 张 珍 贵 的 照 片</p><p class="ql-block"> 赵国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文刊登在1995年12月27日</p><p class="ql-block"> 石家庄日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月穿梭,岁月流逝,转眼间近三十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这张“周恩来和我们在一起”的照片,就会想起我的父亲,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就好像自己也置身于这张照片之中,往事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时1966年的春天,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六年级,那年邢台地区发生地震,波及到磁县一带,为了安全期间,父母把我们姊妹几个从学校的集体宿舍接回来,搬到父母单位县人委大院临时搭的防震棚里去住,防震棚紧挨着县人委食堂,因父母工作忙顾不上管我们,食堂的大师傅就经常帮助和照顾我们。记得一天清晨刚起来,食堂的一位大师傅高高兴兴地跑过来告诉我们:“昨天下午周总理来了,晚上你爸爸他们和周总理在县委食堂一块吃的饭,还照了像呢!晚上很晚才走。”当时一听,我们几个都惊叫起来,“真的,怎么不叫我们也去呀!早知道,昨天晚上跳墙过去该多好。”当时县人委和县委就隔着一堵墙,平时我们玩的时候,总是跳过来跳过去,听说周总理晚上就在我们隔壁,为没能见到周总理而感到遗憾,但又为总理到我们磁县视察和自己的父亲能见到总理而感到高兴和自豪!</p> 前排正中间是我的父亲 赵文爱 <p class="ql-block"> 几天之后,见到父亲提起此事,父亲就从工作包里拿出一张照片,一看正是父亲他们和周总理合影的那张照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 1966年4月5日。父亲边看照片边说到,总理衣着非常朴实,说话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总理汇报工作,毫无拘束之感。总理是视察了岳城水库以后又来到我们磁县的,总理下车后,不顾一路的劳累,风尘仆仆,一刻也没休息,就听取县领导的汇报。父亲当时是县里主抓农业的副县长,亲自向总理汇报了磁县的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及农业方面的其他情况。总理对农业非常重视,认真听取汇报一丝不苟,并对问题作了详细的记录,有些问题还当即拿出了解决意见。总理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使当场的人很受感动。当父亲提出大家要和总理一起照相时,总理很爽快地答应了。照相时总理还特意把县里的主要领导拉到前排中间就座,还招呼食堂的同志过来照相,最后总理才坐到靠边的第三个位置上与大家一起合影,父亲说到这里显得异常的兴奋。接着父亲又特意提到总理吃饭时,不搞特殊化,和大家一起吃晚饭,要求吃地方饭,菜最多四个,还执意要吃磁县的窝头和红薯。总理这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大家深受教育。父亲越说越激动,在言谈话语中特别流露出对总理的敬爱之情,我们也受到了感染,看到父亲的高兴劲,真觉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自我记事起 父亲在我眼里,总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平时说话不多,很少向我们谈起他的工作情况及他个人的一些事情,因工作忙,我们很少见到他,总是来去匆匆,像今天这样兴奋健谈,是从来没有的,不由得我们也激动起来,和父亲共同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后来,父亲还专门让人做了个木头镜框,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入镜框,摆放在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的床头柜上。</p><p class="ql-block"> 这张特殊的照片,给父亲带来了精神上的快乐,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然而,当我们正沉浸在这幸福欢乐的时刻时,十年浩劫开始了,这张特殊的照片也遭到了不幸。父亲的办公室被抄,接着被红卫兵挂上走资派的牌子游街、批斗,母亲也受了牵连,被隔离审查,从那以后父母双双都进了“牛棚”,父亲桌上的那张照片从此也就不见了。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在父亲的办公室仔细查找没找到,又到我们原来所谓的家,也就是母亲的办公室兼卧室,我们姊妹几个每周末和父母团聚的地方去找,也没有找到。后来母亲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就把我们几个从学校接了回来,搬出了县人委大院,租住民房,又经过几次搬家,也没能见到这张照片,问过母亲也说不知道。后来父亲从“牛棚”出来,又去了“五七”干校,照片的事也就认为算完了,永远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1971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要解放一些老干部,结合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父亲被作为第一批解放干部,重新分配工作到邯郸地区任职。我当时已经参加工作,也在本市,和父亲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有一天在父亲的办公室兼卧室的床头柜上,又看到了那一张朝思暮想、即熟悉又感到陌生的照片,于是,我就奇怪地问父亲:“这张照片没丢啊?你在哪儿放着?”父亲很认真地说:“那怎么能丢了呢!”究竟在哪儿珍藏着,父亲没有说下去,从父亲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不再愿意提起过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我也没再多问,就这样,这张不寻常的照片,不知经历了多少个风风雨雨,最终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心里感到极大的欣慰。后来,父亲单位给了宿舍楼,父亲又把 这张照片放到了家里卧室的床头柜上。</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1976年1月9日,突然,广播里传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震惊了,人民最爱戴的总理离开了我们的不幸消息,真是晴天打了一个霹雳,人们哭着喊着:人民的好总理,你没有死,你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但是,在那个“四人帮”控制的 年代,全国人民不能公开举行悼念活动,不能公开表示自己对总理的真实感情,只能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默默地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那天我心情沉重的回到家,见父亲坐在床前,手里拿着这张照片,正在认真仔细地凝望着,一句话也不说,本来就严肃的脸更显得阴沉了,那种痛苦的表情让人看了难过。一连几天父亲都是这样沉默不语,上班走得更早了,回来的更晚了。</p><p class="ql-block"> 自从总理去世后,父亲把这张照片看得更珍贵了,平时只要有空,总要小心地拿起来,把木框和玻璃反复擦上几遍,直到满意为止,不论什么时候看到这张照片,它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床头柜最醒目的地方。1986年父亲离休了,要回老家了,最不能忘的就是这张照片,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随身只带着这张照片,回家后又放在了他屋里的床头柜上。这张既珍贵又不寻常的照片,是父亲的精神支柱,父亲不能没有它,不能离开它,它伴随父亲走过了他的后半生。</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了,没有留下什么,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文后续:多年后才得知此照片父亲珍藏在《毛泽东选集》书本里。现在我们姊妹五个每家有一张“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的照片。它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世世代代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纪念周总理和我的父亲而创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赵国华</p><p class="ql-block">制作:青草地</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12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