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受朋友之邀,去了一趟江苏盐城,接待我们的是尧稜商贸公司的陆董事长。他所代理的"太白六粮玉液” 酒,竞是我们马鞍山太白酒厂生产的。宴请所饮,也是该洒。我巳戒酒多年,禁不住小呷一口,洒品真是清爽醇厚,绵长回甘,不失为一款精酿佳醇。</p><p class="ql-block"> 马鞍山是一座根植于悠久历史根基之上的新兴工业城市,它延革于当涂县,是当涂县的衍生城市。当涂秦代建郡,古称姑孰、太平府,虽辖属屡迭变更,但因位于金陵京畿门户,长江要津,史上历为江东大郡,不论从考古学遗存发现还是从史籍记载,当涂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含蕴深厚,特别是经朝历代,绵延2000多年的人文历史,更是凿凿有史,丰富多姿。当涂山水灵秀,风光绮丽,自古就是江东名胜。姑孰以"山水都”的美誉,成为众多的文人诗家的趋骛之地,史上谢朓、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白居易、贾岛、韦庄、杜荀鹤、曾巩、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著名诗魁文斗寻名觅迹,纷至沓来,在当涂遗诗百篇,使当涂有了"诗城"盛名。特别是诗仙李白,一生眷恋当涂山水,六次临顾,在当涂的江矶山水间,抒写了几十首诗篇,直到他终老大青山下。但是由于马鞍山以"钢城"兴市的嬗变,现代工业的形象掩盖了当涂的历史本真,当涂的历史声名被湮没在现代工业的喧嚣之下。虽然马鞍山区划辖制当涂,撷用了"诗城"的花冠,但那只是一种名份的替代,还要以当涂的历史为根基,以至使马鞍山有一种历史身份的尴尬,最终形成两全不能其美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当涂地处富庶之地,物产丰富,酿酒有近10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诗文酒乡的天然渊缘,使当涂的诗酒文化极为丰富。特别是李白携朋聚友,遍游当涂山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欲行不行各尽觞",在险峻的采石矶,苍翠的大青山,以酒激情,行吟醉赋,写下了优美的赞赏当涂山水的诗篇,为当涂留下了瑰丽的史存。特别是他在采石矶醉酒捞月,驾鲸西去的传说,成了当涂千年流传的史谈,当涂的诗酒文化以李白为标志性象征。</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白酒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白酒的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洒的酿造和消费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饮酒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现象,更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p><p class="ql-block"> 当今,酒的酿造和消费更是成了中国巨大的产业,白酒的厂家无数,品牌众多,在商业竞争的环境下,厂商为争取市场,巧立名目,标新立异,使白酒的生产竞争激烈,品牌眼花缭乱。厂商都千方百计借助历史文化的衬托,籍以酒文化来实现产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当涂占历史名胜地之利,借李白诗酒之影响,具有丰厚的酒文化遗产。但遗憾的是,当涂一直没有形成知名品牌的名酒,相比宣城"宣洒贡",陕西"太白"四川江油"李白酒"以及重庆、湖北等以李白文化为元素的品牌,当涂以李白冠名的"太白酒"一直默默无闻,产品一直没能形成知名度。虽然以李白冠名的品牌众多,但以诗酒融汇李白酒文化一体的只有"宣酒贡"和"太白酒 ” ,而以李白诗赋巨多,又终老于此的区位之优先的仅有当涂一地,诗酒之冠而酒不著名,实是辜负了李白盛名。究其原因,一是在马鞍山这一移民城市,人们缺少对姑孰文化的感情认同。二是马鞍山白酒生产缺乏品牌创新能力,虽有李白文化的独特资源,但没能很好的发扬光大。马鞍山人自身就对产于本地的白酒就缺乏认同,马鞍山人不喝马鞍山产酒,岂有此理!</p><p class="ql-block"> 其实,白酒的酿造生产,除去作物和水质的等次外,不论是固态法还是液态法,其实工艺大同小异,其品质在酒质的纯正度,既勾兑的成份比例,其香型口味因人的口感有异而己。酒的品质固然重要,但其商品价值多产生在营销的过程,在于商业渲杂和广告炒作中。再加上产品本身的的文化涵蕴,附加值越高,产品的价值越高。茅台酒为什么卖出天价,是因茅台酒巳成为一种文化品牌的极端象征。</p><p class="ql-block"> 业内人都知道,洒的品质取决于酒的原浆液度。而现在市场销售的白酒多是采用勾兑技术制成的。勾兑就是为节约粮食和降低成本,采用食用酒精加入调味成份制成的模拟原浆酒的酒产品。勾兑酒虽然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其香气,口味,口感和营养性都无法达到原浆酒的水平。随着当代人们对健康理念的重视,原浆酒又成为酒生产商的酒品质的标榜。但为节约粮食和降低成本,勾兑白酒仍是市场的主体,白酒的品质也就有了优差之分,价格也就有了高低之别。所以,尽管白酒市场上酒类品牌繁多,五花八门,其实都不过是白酒原浆和勺兑的差别而己。</p><p class="ql-block"> 现今中国的白酒生产巳严重过剩,厂家竞争非常激烈。白酒的生产和销售出现两端。一是原浆高价奢侈型,一是勺兑低价大众型,而真正的卖点在于酒文化所体现的内涵,所以,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当涂"太白洒"及其衍生系例,没有理由不成为李白酒文化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论怎样,因一些高端白酒的引领,白酒的销售价值巳远远高于生产成本,而其价格多决定于其营销过程,这样,就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一些品质很好的白酒,因不重于市场宣传和广告的投入,缺乏一定的市场知名度,限制了产品的销量,限制了产品的价格,质优价廉。而一些没有文化内涵,品质一般的白酒,却因广告的巨大投入,市场知名度高,但质价不符。但是,对白酒的质量认可,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饮用体验,那些名噪一时的所谓品牌酒,最终是名噪一时,砸牌倒牌,因为说到底酒的品质是起决定因素的。以"六粮玉液"冠名的"太白酒"能在盐城地区开辟出市场,它一是因于人们一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流誉心理现象,一是因于尧梭公司通过市场培植而形成的市场拓展。我考察了尧梭公司的营销理念和运行模式,那就是,利用"六粮玉液"酒所含蕴的李白在当涂诗酒文化中的知名度,通过一种共同创业,利益分享的代理营销方式,在形式上把酒做为一种文化意识传播来推介,在本质上则把酒做为一种健康生活理念来推销,这样的运营手段起到了一个另辟蹊径,创立品牌的效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于"太白酒"酒的自身品质。现在"六粮御液"已打入了北方市场,初步实现了区域突破。</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在商品生产社会,消费商品销售目的的实现,无非是它的生产过程和营销过程。生产过程必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为根本,而销售过程必须以一种文化精神来体现。我和尧稄公司朋友的接触,他们给我一种强烈的文化气质,这个公司的发起人都是具有儒雅气质的文人,其营销理念有着传统的儒商意识。商品的营销是有着利益目的,但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知识因素,这就是一种商业文化了,更何况酒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载体,"六粮玉液"中浸涵着李白文化的古典清醇。</p><p class="ql-block"> 很巧,盐城返回时又受到了当涂太白酒厂毛总的宴请,经过参观和与毛总的交流,我感到毛总是一位很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他虽然倾心想把太白酒业做成一个效益产业,但同时又把酿酒做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发展,这很恰应了产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但如前所述,太白酒业的产品受到社会知名度和消费认可的困难。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酒作为一种饮料商品,最终是以消费者的口味认同为目的,只要本持踏踏实实做好酒的理念,就像太白酒业所秉持的"古法酿造,六粮小窖"的生产观,并持之以恒,不怕不转变消费者的观念,不怕不被消费者接受,销售的扩大不过是区域的拓展和时间的问题。当然,这里也有一个营销模式和策略的问题,有一个价位和认可度逐渐提高到相适应水平的过渡问题。但是,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取决于质量的稳定可靠的保证。同时,也要注意营销的方式和形式,如在产品的形象包装上不要繁杂过饰,给人感官一种花俏不定的概念,只要概念深入人心,就不在于形式的奇特和变换。茅台酒百年不变的简约素朴的样式,却成了人们特定标识。同时,在代理经销上要有选择的标准,要选择一些既有营销意识,更要有文化传承意识的合作伙伴加盟,清理门户,宁少勿滥,排除那些有损和败坏企业形象和影响的代理经销商,通过严格的加盟规程,牢牢地控制住产品的营销过程,以保证企业和产品的信誉。</p><p class="ql-block"> 我对白酒的生产和洒文化一知半解,可能是做了是门外闲谈了。</p>